第一次吃到这种瓜,既害羞,又新奇。一手捂嘴偷笑,一手捂眼偷瞧。硕大的指缝下,一双乌黑的眼睛亮晶晶的,眨也不眨地盯着杜卫国和她姐姐。李正月只是内向,又不是傻,人家都问她脸上了,是啥意思她还能不明白?她也是第一次经历这种阵仗,心中不由慌乱,脸刷地一下就红透了,头埋得更低了些,小声道:“那……那我祝你一路顺风?”
杜卫国气笑了:就这?他竟有点儿庆幸,好歹她没说“一路走好”这样的话。我真是谢谢您了!这家人,委实难搞,看来“直拳”是搞不定他们了,得曲线救国才行。虽然麻烦一些,但如果他能把这么难啃的骨头给啃下来,岂不是显得他能力超群?狼哥肯定会看出他的本事,从此提拔重用他吧?杜卫国几近崩塌的心态,又叫他给自我建设了起来。他深吸了口气,正色道:“谢谢正月妹妹的祝福,各位,那就后会有期了。”
说完起身,朝李家老两口鞠了个躬,转身头也不回地走了。只给李家众人留下一道潇洒离去的背影。老李家堂屋里寂静一阵后,赵老太太才出声打破了这诡异的气氛。“正月啊,家里是不赞成你远嫁的,且这位杜同志过于轻浮孟浪,看着不像好人,你可别叫他骗了去。”
李正月一张脸爆红,低着头嘤嘤嗡嗡地反驳:“奶,您说啥呢,我才没起那心思呢,我……我上工去了!”
说完低着头起身,红着脸跑了。老两口有些摸不着头脑,不由面面相觑:这样子,到底是起了心思,还是没起心思啊?怎么有些看不懂呢?其实是他俩多虑了。李正月确实对杜卫国没想法。她心里早就有人了,杜卫国再怎么献殷勤,也只是令她徒增烦恼而已,并没有心动,更不会为之感动。只是,她心里的那个人,却因她的内向和不擅长表达,最终变成了不可能的人。眼泪早在夜深人静时流尽,害羞和内向,成了她的保护色。谁也没看出来,李正月藏了好几年的初恋,在昨天,彻底失恋。不过,这些儿女情长的小心思,在粮食面前,屁也不是。杜卫国离开后第二天,也就是连桥乡当集这日。傍晚的时候,祝永祥在晒谷场召开了动员大会,宣布祝家庄生产队正式开始抢收冬小麦。今年年景不好,已经一个多月没下雨了,哪怕社员们隔三差五便挑水浇地,累得肩膀都脱皮起茧了,也无法改变冬小麦减产的结果。不过,就算是减产,可收获总归是喜悦而忙碌的。动员大会一开,生产队里但凡还能动弹的人,都跟打了鸡血似的抢着要下地干活。包括说好要退休的钱素云,以及刚嫁过来连户口都还没落到祝家庄的靳文娜。要不是祝明月拉着,就连卧病在床的祝有德都险些爬到地里帮忙去了。这个年代的人,就是这么干劲儿十足。抢收就像是从老天爷手里抢饭吃,粮食安然无恙地收进仓库里,农民们这大半年才算没有白忙活。事关粮食,壮劳力们恨不得一天二十四小时长在地里。只恨白日太短,不能一口气把粮食都收进仓库里。在这种情况下,连回家吃饭都觉得耽误时间。所以,每到午饭时,就有许多女人孩子往地里送饭。老祝家虽然分了家,但又不是决裂了,必要的时候,依旧会互相帮衬。抢收前,老祝家的几房人就把农忙这半个月的口粮都交到小二房祝明月手里,由她承包农忙期间整个老祝家的伙食。另外,还把祝孝敏派来给祝明月打下手。自打小二房分出来单过后,祝孝敏变化挺大的。老祝家的家务几乎全落在她身上,扫地喂鸡洗衣服,每天总有干不完的活儿。原本珠圆玉润的胖姑娘,肉眼可见地瘦了许多。人也变得勤快了。虽然赶不上祝明月,但总算眼里有活儿了。进了灶房,也不用人安排,洗菜切菜,收拾灶台,倒也做得像模像样。有她帮衬着,祝明月轻松了不少。姐妹俩十一点半左右便做好午饭,拿背篓装起来,送到地里去。等大人们吃好了,还得把碗筷收回来。等她俩把这一摊子拾掇干净了,又得开始张罗晚饭了。农忙时节,家家户户都过上了一天三顿的奢侈生活。就在祝家庄全员抢收冬小麦的日子里,一封从滳水县寄出的信,经过重重周转,终于送到了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