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语录】鄙意办理洋务,小事不妨放松,大事之必不可从者,乃可出死力与之苦争。当康熙全盛之时,而天主教已盛行中国,自京师至外省名城,几于无处无天主堂。以今日比之康熙时,则传教一事犹为患之小者,故鄙意不欲过于纠缠,正欲留全力以争持大事耳。【曾国藩轶事】办任何事都有全局与局部、小处与大处的区别,如果不加区分,有些事就很难办成。为此,曾国藩提出,为了达到大目标,保证全局利益,有时在小处应当放松,以使自己有回旋余地,掌握主动。这是曾国藩“松字诀”在处理具体问题上的应用。咸丰十一年(1861)五月十三日,他给曾国荃写信说:“弟论兵事,宜从大处分清界限,不宜从小处剖晰微茫。”
但是有些人为了眼前的、小处的利益,看不到大局。结果贪了小便宜,却遭受了更大的损失。曾国藩把这种情况视为一大弊病。1851年他给咸丰皇帝上疏,激切批评了这一积习,说现在人才不振,皆因谨小而忽于大。针对这一弊政,曾国藩提出了“舍小图大”的观点。宁可放弃局部利益,也不能使全局受害。“天津教案”中,曾国藩同意洋人的要求,逮捕并准备处死20名中国百姓,以图平息事端。他认为,当时国家实力与列强相比,不可同日而语,也无力与之争锋。在战争一触即发之际,大局是整个国家得以保全,小处是20名百姓的性命。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曾国藩作出了这个痛苦的选择。尽管当时人和后人对他的批评非常激烈,但事情仍是按照他的思路进行的。李鸿章接办“天津教案”,方法与他相同。清政府也因此避免了一次更加严重的危机。“小事放松”的做法典型地体现在曾国藩的外交活动中。他强调指出:“凡与洋人交际,小事可许者,宜示以大平恕,大事不可许者,宜始终坚执力争。若小事处处争竞,则大事或反有放松之时,不分大小,朝夕争辩,徒为彼族所轻视也。”
当时中国正力图自强,在外交中处于被动地位。为了争取时间,应在坚持遵守条约的前提下,随机应变,给自己留下回旋余地。所以他又说:“与洋人交际,丰裁不宜过峻,宜带浑含气象。渠之欺侮诡谲蔑视一切,吾若知之,若不知之,恍似有几分痴气者,亦善处之道也。”
在曾国藩眼中,一些礼节性的事情属于小事,他在给一位办洋务的官员写信说,不要在此细枝末节上费心思。他认为,关系到百姓生计和国家发展的就是大事,是不能放松的。他对外国商品在中国的倾销极为关注,对于洋人恣意扩大条约以外诸如在中国建造铁路、私运盐米贩卖剥夺百姓生计等行为,他都进行了激烈抗争,保持了民族气节。他激愤地指出:“军兴以来,中国之民久已痛深水火,加以三口、五口通商,长江通商,生计日蹙,小民困苦无告,迫于倒悬。今若听洋人行盐,则场商贩之生路穷矣,听洋人设机,则行应囤积之生路穷矣,听小轮船入内河,则大小舟船水手、舵工之生路穷矣。”
铁路、轮船、行盐、商栈等事,若由洋人进行,则害中国百姓生计,所以应竭力相争。与此同时,曾国藩急迫地认识到自己发展这些事业的要求,倡导自强的“洋务运动”,使中国步入了近代化的艰难进程。【智慧解读】做人虽不能玩世不恭,放荡人生,但也不能太较真,太面面俱到。太较真,什么事情都想扛在肩上,什么事情都非要分出个是非曲直,这未免活得太累。狄士雷曾经说过:“生命太短暂,无暇再顾及小事。”
其实,我们根本没有必要把所有事情都放在心上,做人做事有时不妨糊涂一点,将那些无关紧要的烦恼抛到九霄云外,如此你会发现,生命中突然不再那么沉重。古往今来、古今中外,凡能成大事者皆是如此:善于求大同存小异,团结大多数人。他们极有胸怀,豁达而不拘小节,大处着眼而不会目光如豆,从不斤斤计较,纠缠于非原则的琐事,所以他们才能成大事、立大业,使自己成为不平凡的伟人。我们虽未必成得了伟人,但在细枝末节上粗糙点,留着精力、留着体力去做真正有意义的事情,人生岂不是更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