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都,咸阳。
秦月容安坐于王位之上,正聆听着大臣们的汇报。
“恭喜我王,贺喜我王!前线昨夜发来线报,方源先生将逆贼薛松阵斩于杜平城下,匪首既死,东陵乱党败亡已成定局。”
“新军在百里将军的统帅下势如破竹,逆贼薛松封疆之内大半城池被破。目前百里将军正加快步伐,争取早日攻克贼巢东陵城。”
“赵王今晨以传音符形式通知我国,赵国已决定与我大秦达成无条件和谈。”
“不止如此,在方源先生的劝说下,赵王还表示愿与我国重修旧好、永结同心,希望能与我大秦联攻共守,缔结同盟。”
“回禀大王,南郑侯传回消息,已初步平定蜀地南蛮叛乱。但由于蜀地余孽尚存,他请求将蜀地蛮人全部肃清后,再班师回朝。”
秦月容微微点头。
事情就像是她事先预估的那样,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东陵侯被方源镇杀,他的得力干将们也大多在杜平城随之自刎。
而留在地方上的东陵侯党羽多是些无能之辈,他们不是畏罪自杀,就是慌忙逃亡。
经此一役,她执掌秦国国政的最大障碍已经被扫清。
而朝中那些原本对她能力抱有怀疑的墙头草们,也随之彻底倒向了他。
此次除去东陵侯,平阳侯作为朝中少壮派的领袖以及幕后主导,肯定不会多说什么。
虽然他肯定会对我顺手摘桃子,趁机将东陵侯封地收归国有的行为不满,但大势所趋之下,他也不敢多作言语。
而南郑侯作为两朝元老,元老派的执牛耳者,他表现出的态度则相当暧昧。
蜀地叛乱的规模不算大,以南郑侯的能力和资历,在击溃南蛮主力后,完全不需要亲力亲为的继续留在蜀地清扫余孽。
但他却执意留在蜀地,说明他正在观察朝中的动向。
南郑侯虽然什么话都没说,但他的态度已经说明了一切。
秦月容扫平东陵侯,他不支持,却也不反对。
但如果秦月容做的太过分,想要借助这个势头,一举推翻他们这些旧臣往日的功绩。
那么,就不要怪他南郑侯不客气了。
南郑侯与苦心经营关中地区的平阳侯与东陵侯不同。
他的势力范围集中于汉中与蜀地。
如果他真的狠下心来反叛,虽然无法威胁到秦月容的王位,也不可能攻入咸阳。
但秦国也要承受失去蜀地这片天府之国的代价。
只要南郑侯扼守汉中关隘,秦国想再次收复蜀地,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
对于这样一位并无不臣之心,平日行事低调的老臣,秦月容决定还是以安抚为主。
“寡人深知南蛮叛乱对蜀地摧残甚重,因此,寡人特许南郑侯暂缓回朝。值此危难之际,南郑侯能老当益壮挺身而出为国解难,寡人深感欣慰。
为表南郑侯之功勋,寡人将从这次收回的东陵侯封地中,拿出两千户加封于他。至于到底是哪座千户之城,就让他自己选吧。”
秦月容此话一出,台下高呼声连连。
“大王圣明!”
话音刚落,秦月容又满脸笑容道。
“另,云阳方自流,忠君体国,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出使魏国,力促两国和谈。出访赵国,又促成两国同盟。杜平城下,孤身应战,阵斩东陵侯。
如此丰功,此等伟业,诸位爱卿以为,方卿此番的功绩应当如何评价呀?”
秦月容此话一出,就算是再笨的人也听明白了她的意思。
她是想要趁机给方源封赏。
秦王新掌国政,自然需要得力干臣。
朝堂上的臣子虽然数目众多,但大多不是受她提拔上升的。
他们要么是先王留下的老臣,要么是三侯举荐的才人。
真正是受到秦月容信任而上位的,在大秦翻来数去,似乎也就只有一个新军主帅百里闵。
以前秦月容受三侯掣肘,在国家大政上能够插手的领域极为有限。
但今时不同往日,秦月容通过剪除东陵一党,彻底把大权握在了手中。
既然秦国的天变了,那这大秦的朝堂,自然也要一番新人换旧人。
如果此时秦月容推出其他人,这帮老臣兴许还可以用资历尚浅、未建功勋来阻挠一二。
但方源虽然年轻,但却早已声名远播。
他不止是儒家的后起之秀,还是墨家推崇的大义之士。
而他的功劳簿上,更是堆满了各种各样的功勋。
方源的功劳中,文可出使敌国说动列王,武能杜平城下阵斩薛松。
如此文武全才,又有高洁之士的美誉。
倘若他们阻挠方源出仕,那就等着被秦人戳脊梁骨骂一辈子吧。
与其同方先生为敌,不如及时变换脑筋,化敌为友。
方源未来将在秦国受到重用已经是可以预见的了。
以大王对他的恩宠程度,只要假以时日,方源便是秦国的下一个东陵侯。
堂下的臣子们大多抱有这样的想法。
所以秦月容话音刚落,便立刻有人站出来陈述。
“方源方自流,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可谓国之干城!臣斗胆,请奏大王,应论功行赏,严明我大秦法纪,安定我大秦民心。”
有第一个人站出来,其他人也接二连三的站出来表态站队。
“《孟子》有言:穷不失义,达不离道。方先生素来贫寒,虽遭贬斥,仍能不改其心,以庶民之身为国分忧。此等高士,若国不能用,实乃我秦国一大损失。”
“《三略》有言:夫为国之道,恃贤与民。信贤如腹心,使民如四肢,则策无遗。所适如肢体相随,骨节相救。天道自然,其巧无间。”
(治理国家的大道,在于依靠贤士和人民。信任贤士像自己的心腹,使用百姓像自己的四肢,那么政令就不会有什么纰漏。
这样行动起来,就会像四肢一样协调,骨头关节相互照应,像天道一样自然运行,灵巧的没有一点造作痕迹。)
“臣斗胆,奏请大王,裂土分疆,将方源故里云阳城作为封邑赐下,使方先生成为我国封君,永驻大秦。”
朝堂上对方源的夸赞之声连绵不绝,大臣们在此刻心照不宣的达成了共识。
而秦月容也微笑着起身。
“既然诸位爱卿都如此认为,那么,便依诸位爱卿所言,将云阳城赐予方源,封号仁信君,食邑三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