扯皮、吵闹、惜别都是别人家的事,王紫凝如今是诸事不理,满眼满心只有两个心肝宝贝。
小孩子真是一天一个样。
昨儿还迷迷糊糊,连眼睛都睁不大开呢,今儿个便能瞪着小眼睛,拧着小眉头,“审视”地看人。
王紫凝原以为是洗三那天,见了太多生人的缘故。
谁料又过了三五天,两个小家伙只要一醒着,便是这么一副警惕的小模样。
“老林,都怪你!就因为你喜欢皱眉,孩子们一个个都有样学样,跟小老头似的。”
林如海不满道:“我哪里皱眉了?孩子们只是刚出生,还不熟悉环境,咱们多抱抱他们,自然就好了。”
王紫凝抬眼看时,只见林如海眉目舒展,眼角带笑,一手抱着一个娃,俨然一副把天下都给了他也不肯换的模样。
就这娃奴的样子,还说要揍儿子一顿呢,可别惯成个纨绔就好。
不过,他说的也有道理。
怪不得好几位心理学家都说过,婴儿期的孩子普遍存在基本焦虑。她以前没见过这么小的孩子,毕竟前世的父母是躲在外面生娃,满月后才回家的。
如今看来,孩子在刚出生的时候,确实对整个世界都充满了不信任。
也是,从温暖湿润的子宫,突然来到干燥清冷的外界,各种喧嚣吵闹、人影晃动,与原本的环境已是天壤之别。
这跨度,较之关良弼、杨载元他们去到英吉利,也有过而无不及!
孩子能不焦虑么?
唯有父母的关爱、无微不至的照顾,才能让他们卸下心防。可笑后世有些人还鼓吹什么“哭声免疫法”,孩子哭了不予理睬,孩子乖乖的才给予奖励……为人父母者,怎能如此狠心?【注1】
一岁以内的孩子,就别想着管教、约束,爱就是了!【注2】
于是,王紫凝一边暗骂林如海“娃奴”,一边表现得比林如海更“娃奴”。
便是喂奶这件事,虽早已预备了两个奶妈,王紫凝仍是亲身上阵,每日定要亲喂孩子们几次。尤其是佳禾,因总觉得她在胎里受了委屈,少不得多喂几次。
“佳禾”,便是林如海给小女儿起的名字。
他原拟了“青玉”、“绯玉”等几个名字,但看到那软软糯糯的小女儿之后,突然觉得“玉”质过坚,过冷。
——前世的黛玉,不就是太过执着,反送了卿卿性命?倒不如取个极具韧性的名字,便是稍微寻常一些亦无所谓。
就像刘姥姥的女婿,叫个什么“狗儿”,为的就是好养活。
竟放弃了“玉”字,选了“禾”字。
《小雅·甫田》有云:“禾易长亩,终善且有”,多吉利!可毕竟是视若珍宝的女儿,林如海又舍不得轻贱了她,便加了一个“佳”字,取其美好之意。
小儿子的名字,则叫“林枫”,不过是“木”字旁的字随便取了一个,臭小子嘛,不用那么精心。
王紫凝全盘接受,不提任何反对意见。
她向来有自知之明,很清楚地知道,论起名的水平,自己肯定没法跟林老探花郎相比,还是干脆不要班门弄斧了。
当然,也有那些缺乏自知之明的人,喜欢指手画脚。
比如太上皇,抗议了好几次,嫌“林枫”这个名字太普通,还给出了“林栋”、“林权”等若干建议,都被林如海撅了回去。
“我的儿子,自然是我来取名。等您家桦哥儿生了孩子,您随便取就是了!”
太上皇眼珠子一转,答道:“好,那咱可说好了,到时候你可别跟我争!”
林如海一阵无语:“我跟您争个锤……您的重孙,我跟您争得着么?”
太上皇闻言,竟真的放过了林枫,甚至干脆离开了县主府,不知到何处野逛去了。
林如海知道这老头身边的暗卫有多厉害,倒也不必担心。他还要趁着这几天难得的假期,多陪陪夫人,多抱抱佳禾和枫儿呢。
太上皇为何离开县主府?实在是太不胜其烦了!
皇帝一天派三拨人过来请安问候,希望他收回成命。甚至有一次,皇帝自己都微服来了,若不是林如海被一双小儿女迷得找不着北,不知折腾出多大阵仗!
县主府是住不成了,太上皇决定躲着。
不仅林如海不知道他去了哪儿,皇帝也不知道。皇帝派来的几条尾巴,连带专门负责送银子的人,都被他的暗卫带着绕了个大圈,甩掉了。
太上皇只带了几个最亲近的暗卫,一路向北,竟来到了宣陵!
昭陵是先帝的陵墓,庆陵是当今皇帝的陵墓,而宣陵……是太上皇自己的陵墓。
每个皇帝的陵墓,都是从他即位不久就开始修建,太上皇在位四十年,退位后又过了十三年,陵墓早已建成,且如今里面已经葬了他的一位皇后和十余位妃嫔。
陵墓自然有人守着,宣陵这边的内侍、官员、将士共一千余人。主将廖千户是太上皇昔日的心腹,见到暗卫首领拿出太上皇本人的令牌,他才意识到,前面这位不起眼的老者,竟是太上皇乔装改扮的!
廖千户当即就要下跪,却被暗卫首领及时扶住。
是了,太上皇既然乔装,定不想被人揭破身份。他忍着心里的激动,命其他人在外面守着,亲自带老主子进来巡视。
谁知太上皇不去查看自己的陵寝,却朝一旁慕仁皇后的陵寝走去。
“陛……大人请留步!”廖千户连忙上前禀道:“适才有宁国公府的敬老爷,去了皇后陵寝。”
“贾敬?”太上皇不悦:“他来做什么?你们就这样随意放人进去?”
廖千户跪下道:“禀大人,敬老爷拿了义忠亲王的令牌,说是要代王爷祭奠皇后娘娘。下官做事有失分寸,请大人责罚!”
太上皇闻言,长叹了一口气。
贾敬倒真是个忠心的,不仅查出了启儿的冤屈,还特地前来帮他祭奠母亲……
“起来吧,你有何罪?慕仁皇后有他祭拜,想必也甚感欣慰。你们都不必跟着了,就在这里守着,我自己过去,会一会他!”
有些事情,还是要亲口问问贾敬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