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今天韩稚圭给宋方下的绊子可不小了。
他揪住了宋方这几天一直操持得这件事做文章,然后步步紧逼,也可谓是非常犀利的攻击了。
可惜的是,他过于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也低估了宋方反击的决心,包括崔忠信那边的变量,他也没有预料到。
这样的情况,他怎么能不输?
今天的对局,宋方可以说是完胜。相信这消息传到枢密院之后,诸房的人,也都会重新审视宋方吧。
“哎呀,快来人啊,韩大人……韩大人又晕倒了……”
宋方扭头看去,只见后边一群人都围在了一处,然后一个个手忙脚乱的。再之后,就有那些内侍上前查看情况了。
那韩稚圭居然又晕倒了。
算起来,这已经是因为宋方,第二次晕倒了。
这个老韩,再怎么说,以前也是领过兵的,这身体,就这么虚弱吗?
宋方无所谓得摇了摇头。甭管对方是真晕过去,还是想靠着装晕掩饰尴尬,都不会影响什么的心情了。
离开了皇宫,宋方看到了门口居然立着几个人,一个个都是一脸的严肃。
这些人手里都拿着奏折,很明显,这都是老包的手下,准备去弹劾“某人”呢。
“你们这是准备给谁添堵呢?”
宋方此时也是心情大好,也不管人家待见不待见自己,凑上去嘻哈了一句。
那几个御史一看,正主来了,冷冷得哼了一声,也懒得理会宋方了。
宋方摇了摇头,叹口气说道:“哎,整天给人添堵,也不知道哪儿那么大得气劲儿。要是放在……嘿……”
宋方还想说要是放在千年以后,估计轮回之后,这些人都得干疏通马桶一类的活计,为这一世造的孽赎罪吧。
不过想想,这有点职业歧视,人家疏通马桶都是正经的为人民服务,这些御史呢?纯粹就是光恶心人不干事儿的搅屎棍子。
那几个御史本来就跟宋方不对付,所以听了宋方的话之后,也只是恨恨得瞪了宋方一眼,也就不再搭理对方。
宋方还说走呢,结果外边飞奔一匹快马,冲着这边驰骋而来。
“报……十万火急!”
看着那骑士一脸焦急的样子,宋方赶紧闪开道路。旁边的几个御史因为堵得有点严重,差点就要被马给撞上了。
骑士下马之后,脚步不停,继续冲着前边跑去。
宋方刚想问是什么事儿呢,结果那枢密院的都承旨崔方平就赶了过来。
看着对方一脸凝重的样子,估计是出大事儿了吧。
“崔大人,这是出什么事儿了?”
宋方问道。
“造反!有人造反了!陈桥驿的王庄造反了!”
“什么?”
宋方顿时愣住了。这事儿……闹的有点大啊。
扔下这一句话之后,崔方平就急急忙忙得进去了。
旁边的那几个御史还在那等着通传呢。不过……
想想刚才的那事儿,估计今天,这几个人是甭想再进去了。
按理说,一个小小的村庄造反,是掀不起什么浪花的,顶了天了能有一千户人不能?随便安排一路禁军去镇压,要不了半天就能平息掉战乱。
关键是这王庄在哪儿啊?
刚才崔方平说了,那是在陈桥驿啊。
这个地方实在是太敏感了。
因为以前,老赵家发家,就是在那个地方啊……
……
仁宗刚刚坐下休息还不到半柱香得功夫,就有人进来通告,说是那些宰辅大臣们又过来了。
“嗯?想来是出大事了,赶紧走!”
仁宗多年的经验告诉他,等一下的事儿肯定不会小。因此也是急急忙忙得往垂拱殿那边跑。
这边的火炉子还没有撤掉呢,仁宗跟诸位大臣就再一次得碰头了。
宋郊很明显已经接到消息了,他上前说道:“陛下,陈桥驿附近的王庄,有人聚众造反……”
仁宗一听,顿时瞪大了眼睛,然后脸上流露出了悲伤的表情。
造反啊……
这可不是什么好话啊。什么样得世道才会有人造反啊?那可是乱世啊!
可是……朕自诩兢兢业业几十年,克己奉公,为大宋呕心沥血,就为了打造一个太平盛世。
再看看现在世道,虽然有辽人西夏人的威胁,可是也有好多年未燃战火了吧?算起来,这也算是一个繁华盛世了吧?为什么还有人造反呢?
难道说,朕做的不够好吗?
“为什么?”
仁宗有点悲伤得问道。
在场的那些大臣们都楞了一下,然后都把头低了下来。
谁也回答不上来这种问题。
这种问题,就是一个坑啊。
尤其是,这造反的地方,非常微妙啊。
可以说,这就是龙胜之地啊,对于老赵家的人来说,这就是一个值得铭记和警惕的地名。
每一次,这个地方出了岔子的时候,这皇帝就要好好得想一想,到底自己做的怎么样,是不是不到位?
如果不到位的话,那么是哪里不到位,自己要怎么改?
因为他不敢说,下一个陈桥驿兵变,就不会发生在自己的治下!
报信的骑士已经被唤了进来。
可能是头一回见到陛下跟诸位大臣,因此这气势也有点紧张。
仁宗一脸温和得说道:“不用慌,慢慢说。”
那骑士深深得呼了两口气,然后说道:“陛下,王庄这一次遭雪灾,大家都觉得年景不好。然后这庄子里又有两个刚刚反籍回乡的老卒,喝了点酒……”
“然后就吆喝了几句,这庄子里的人就被鼓动起来了。现在,已经反了起来。”
仁宗确实不怎么担心,这些人能翻出天大的浪花来。一个庄子,能有多少人?
但是仁宗确实非常伤感。
看了看眼前的诸位大臣,仁宗说道:“朕好像记得,前几天我刚刚问过,这一次雪灾有没有事,你们都说没事儿,都安排好了。现在这是怎么回事儿?”
仁宗平日里很少这么当面斥责诸位大臣的。也正是因为如此,仁宗这偶然为之的斥责,更显得分量重。
“还有,为什么?为什么从我军中退下的老卒,也会要造反?”
听着仁宗的话,几个大臣都不吭声。有人隐隐察觉出来,这里边怕不是有什么内情吧?
那传信的人继续说道:“据说,这两个老卒原本是有功劳,可以升迁的。结果让人给冒领了,再接着,这俩人就让撵回家了……”
富弼一听,顿时恼了。
看着宋郊问道:“这事儿是谁管的?”
这种事情确实好摆平,可是在摆平之前,肯定要追究一批人的责任的。
宋郊想了想,然后问道:“这事儿归兵籍房管。”
退下去的老兵,基本上都归兵籍房这边管理。
不过,如果真打算查的话,这工作量也不小。得回去好好得翻阅档案,然后看看升迁得原因和理由。最后再看看,这两个人的功劳,让谁给冒领了。
“赶紧找!”
这么重要的事情,仁宗肯定不会让人在这扯皮拖拉。
他直接说道:“让兵籍房得主事过去,还有……宋方现在主管这些,叫他也跟着过去。”
仁宗这边的决定或者说处理意见传到宋方这边的时候,宋方还在宫门口得小摊儿上喝羊肉汤呢。
传话的内侍也是一脸着急,他频频催促宋方:“哎呀,我说宋大人啊,您就别再喝了,赶紧去吧。晚了陛下又要生气了。”
宋方一脸无奈得说道:“怎么啥事儿都找我啊?”
宋方感觉自己是不是成了救火队员了,可惜他的这个问题,也没有人能回答上来。八壹中文網
……
王安石回去了。跟自己的兄弟聊了一会儿天,然后儿子王元泽过来了。
因为遗传基因的问题,这王元泽长得也只能叫普普通通,虽然五官端正,但是绝对没有那种让人一眼看去,就能印象深刻得出彩感。
不过,这家伙脸上的表情自信啊。
那种自信的样子,就差一点成了张狂了。
王元泽看着自己老爹跟老叔在一起聊天,也凑上前,高谈阔论一番。
这小家伙也算是饱读诗书、满腹经纶了,老叔王安国感觉这小子的见解还是有点意思的。
也是连连称赞。
王安石看着自己的儿子,想了想开口说道:“元泽,你聪明倒是聪明了,不过今天……为父看到了一个少年,只怕是,比你更加聪慧啊。”
一般来说,聪明人都有一个毛病,那就是骄傲。这个王元泽也不例外。
为这事儿,王安石也没少头疼。他倒是说过人家,可是人家怎么说的?
对上那些不如我的人,我干嘛还要委屈自己,去陪个笑脸说他们比我强?那不是虚伪吗?
是啊。想要打击自己的这个儿子,那就要找一个比他强的人。自己是比他强,可是年龄在这摆着呢不是?
想在同龄人当中,找出来一个比王元泽强的,还真不容易。
可是现在,王安石终于找到了。
“那个宋方,跟你差不多的年龄,但是他捣鼓出来得东西就太多了。今天你可知道发生什么事儿了?”
“这个宋方,居然和韩稚圭当朝对峙,最后……那韩稚圭被这少年逼的,得靠着装晕,才能掩饰那尴尬啊。”
韩稚圭装晕的事儿,也就是糊弄糊弄那些新丁了。对于那些老江湖,谁看不出来啊?
大家不过就是装糊涂,不点破罢了。
怎么说,也要给你留个面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