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三那日,楚王妃的肚子在万众瞩目下提前发动。
当日,楚王府里三层外三层把守着从大内调遣过去的禁卫军,楚王府内宅里,姚贵妃精挑细选的稳婆、乳母等十来个人将产房围了个水泄不通。
太医院当值的所有太医都去了楚王府,由太监总管亲自看着,便是楚王府着火了,也不许他们跑出去。
就防着楚王妃生产时出现意外。
好在,折腾了一整天,楚王的遗腹子顺利诞生,母子平安。
喜报传到宫里,姚贵妃大喜之下,开了昭泰帝的私库,赏了全皇宫的人。
昭泰帝也高兴,若不是时至半夜,他恨不得立刻招来礼部,要大赦天下,为他刚刚降生的皇孙祈福。
大赦天下的事,只好等到明日朝会上再说。
谁知次日早朝,他还来不及宣布这一喜讯,便有朝臣出列,奏禀说,昨日接到多个地方官员快马加鞭送来的邸报,因大雪和严寒,多地越冬庄稼冻死,牲畜冻死,百姓冻死。
更有许多百姓流离失所,背井离乡成为流民,一路乞讨着,往京城涌来了。
年关将至,却多地遭灾,放眼整个大齐,唯有京城最为富庶,天子脚下,达官贵人多。流民们便觉得,到了京城,即便是乞讨,也能多讨些银钱粥饭,不失为一条活路。
朝臣们有的建议施粥赈灾,打开京城城门接纳流民。
有的担心各地的流民汇聚在一起,难免会形成瘟疫。若是让那些人把瘟疫带入了京城,便又是一场天灾人祸。
有的又担心来年颗粒无收,大片的荒地无人耕种,粮价又要飞涨。
这些忧国忧民之言听在昭泰帝耳朵里,又成了破坏他喜得佳孙的逆耳之言。
他心头火气,摔了各地报灾的奏折,宣布道:“从今日起,京城城门口加强戒备,不许放流民进城。有违令者,立斩。京城各家各户,从怡王往下,各自按照品阶认捐,捐出来的粮食,就在京城外十里处设置粥棚,安置流民。各地州府、县衙务必尽快劝返百姓,一月之内劝不返者,按渎职论罪。”
一通处置脱口成章,也算是杀伐果断了。
末了,他缓了口气,提起几分喜悦,当朝宣布道:“诸位臣工,朕有一好消息要宣布。今日子时三刻,楚王妃生下麟儿,朕有了孙子。”
这自然是喜事,朝臣们忙向昭泰帝贺喜。
谁知昭泰帝话锋一转,直接宣布:“这是上天赐给朕的孙子。朕已决意,大赦天下,并立孙儿独孤佳为皇太孙,朕百年之后,皇位便由皇太孙继承。特此宣告,改日再祭告上苍。”
一石激起千层浪。
皇太孙。
别说是大齐,就是历朝历代,也极少听说什么皇太孙。
只有一位,还是成年之后才立的,而且下场也不怎么好,成为一宗宫廷悬案。
而昭泰帝这个孙子独孤佳,出生仅半日,就成了大齐皇位继承人。
这……
当时便有朝臣在心里想,若是昭泰帝明日便驾崩了,他们这些胡子一大把的老头子,莫非还要对这个尚在襁褓中的奶娃娃三跪九叩,山呼万岁吗?
而更多的朝臣们则是在偷偷看向独孤御。
自打楚王死了后,大家心里明显更倾向于独孤御,除了怡王殿下除了脾气不好这个槽点以外,似乎也没什么别的缺点了。
而且这些日子,怡王殿下的脾气明显转好了许多,和人说话越发的谦逊有礼,和怡王妃恩爱有加,在百姓中的口碑也不知怎么的突然好转起来。
甚至坊间还有传言,说怡王面冷心善,是忍辱负重的活菩萨,因为有情有义感动上苍,才娶了怡王妃这么个牡丹仙子转世的王妃。
也不知道怎么就传的这么神乎其神了。
再者,和怡王相比,昭泰帝仅存的亲儿子淳王实在平庸无能,让这样的人继承皇位,倒不如将皇位回归先帝一脉。
就连一些当初支持楚王的朝臣,最近也变了想法,改为暗戳戳支持怡王了。
谁也没有想到,太子之位悬了这么些年,昭泰帝竟立了个奶娃娃做皇太孙。
虽然打了怡王殿下的脸,可也寒了不少朝臣的心。
“圣上……”
有人想劝。
被昭泰帝止住:“朕意已决,爱卿不必多说。”
这事,便这么定了。
大齐立了皇太孙之事,当日便贴了皇榜出去,顷刻间全京城都知道了。
不出半月,全大齐,以及月国、突利国也都会知道。
至于各国会起什么样的心思,就无从得知了。
独孤御下朝回到怡王府,刚跨进大门,便被个小小的身影拦腰抱住,抱得紧紧的。
他鼻腔里闻到那抹熟悉的香味,不觉笑了,伸手在那人背上轻轻拍了拍:“这是做什么?天这么冷,怎么还穿的这样单薄?也不知道加件大氅再出门?”
顾惜夕从他怀里抬起头,眉宇间很是担忧:“夫君,今天街上都在传言,说是,说是立了,立了……”
“立了皇太孙是不是?”
“是啊。”她郁闷地点头,水灵灵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看向他,生怕错过他脸上的细微表情,“夫君若是心里难受,咱们便关起门来,在家里好好醉一场吧。”
明明,那个位子,该是他的。
她有预感,那位子本就该是他的。
因快要过年了,怡王府早早给众人做了新衣。
她今日就穿了件大红色的袄子,上面用金线绣着百蝶穿花图案,虽不及跟着顾叔泰去了商州赴任的苏氏绣工精细,但也是出自经年绣娘之手,花样极为热闹,穿上她身上,衬得她白皙的脸上也多了抹粉色。
漂亮的好似从年画上走下来的仙子一般。
独孤御看得心痒痒,忍不住就低头在她唇角上亲了亲。
他时刻牢记着刘太医的话,足足与她分房睡了两个多月,此刻一亲近,便再难止住心里的相思之情。
忍不住就把这个吻加深,再加深。
跟在他身后的杰公公看的眼睛都直了。
这可是怡王府大门口!
在咳嗽和关门之间,杰公公果断选择了关门。
怡王府的大门在大白天吱吱呀呀地关上。
南来北往的过客便看到闭门谢客的怡王府大门,再联想到今日的立皇太孙诏书,谁不为怡王殿下掬一把辛酸泪?
怡王殿下,真是令人同情啊。
而今日,被满京城同情的怡王殿下,正情难自禁地抱着他的王妃往玲珑阁里走,刚一进门,便把王妃压在了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