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上午,我与孔明及水镜先生三人出发去拜访寺庙的胡人住持。
路程并不太远。一路上,环顾四处,意境幽绝果真应了那句“深山藏古寺”。
途中有古树仆地,绿苔苍苍;小溪汩汩有声,如丝竹环佩,林中鸟鸣声清翠,禅意都在无意间。
……
就在山里,有一段地下却有淡淡的一层薄雾。
迷雾究竟是如何产生的,究竟是山间湿气产生,还是由地底涌来竟然无法看出。
正犹豫间,转过山道就已见刚刚修好的这座庙宇。
并不大,尽是用泥土石块所砌,简陋而整洁。
进入寺庙,见有一僧一道正在品茶,此景不由令我纳闷。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胡人住持见到有人,于是行了个佛礼,说了声,“阿弥陀佛!”
此人碧眼高鼻,虽无头发却能一眼看出为异族。
庙内整洁朴素,正中有一泥塑佛像。
另一位道士模样的中原人谦虚地同我们行了一礼。交谈后,得知他从汉中而来。
见这道士从汉中而来,不由得让我想起了一人。
他在中国历史上的真实影响力恐怕被严重低估。
就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他还被列为封建迷信的反动头目之一,归属于万恶的封建迷信残余势力。
此人就是准备派兵攻打益州刘璋的汉宁太守张鲁。
据传他是张良的十世孙、同时又是教祖张道陵的孙子,五斗米道的第三代天师。在祖父和父亲去世后继续在汉中、巴西一带传播五斗米道,雄据汉中数十年。
当时,道教始祖张道陵在鹄鸣山创办了道派,而且影响力非常大。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后来张鲁继承祖业成为了“五斗米道”的宗教领袖。
《三国志》中记载有:张鲁字公祺,沛国丰人也。祖父陵,客蜀,学道鹄鸣山中,造作道书以惑百姓,从受道者出五斗米,故世号米贼。陵死,子衡行其道。衡死,鲁复行之。
作为张道陵的孙子,张鲁早年就带着五斗米道的信徒们,在汉中建立了属于他们自己的政权。这是以政教形式建立的第一个政权。
据传张鲁的母亲很有一些道行,颇有姿色。后来常去益州牧刘焉那里。
因为此种关系,张鲁得到了刘焉的信任,交了一些地盘兵马给他。
但张鲁却趁机扩展了自己的势力,之后刘焉的儿子刘璋将张鲁的母亲所杀,于是双方结下了梁子。
张鲁虽然气愤终究没用,因为打不过。发奋图强后又利用宗教的组织和管理方式,在当地建立了政教合一的汉中政权。东汉朝廷无能为力,只得封他为汉宁太守。
别看道名有些土气,它可是历史上传承最久,影响最为深远的宗教组织,难有之一。
后来例如谢安、王羲之、李太白等都是其教徒。
张鲁采用的管理方式有些特别,据他所说鬼神皆有参与。
塔读^小说app@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他尽力解决穷苦百姓吃饭问题。每个入道的人都要交米五斗,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粮食可自取,无人过问,因为有鬼神参与了管理,谁敢多拿?
当时宣称的是:“若过多,鬼道辄病之”。
对于犯法者,会视情况严重给予原谅的机会,如若再犯严重者乱棍打死。
张鲁趁乱世把握住机会在汉中建立了政教合一的道教政权,当地社会数十年没经由官吏统治,而是采取宗教模式来治理,而且效果还非常明显好,各地投来的人不计其数。信徒众多,成为一支不可小觑的政治势力。
提起道教很多人认为老子应是道教的创始人。这种说法并不准确,道教的确是起源于春秋战国时代,它在当时只是一种思想流派,并没有具体的组织团体。
简单来说,道教认为人是由魂与魄所组成,魂是精神,魄是肉体。魂与魄暗合阴阳,孤阴不长,独阳不生。
我命在我不在天,这也是道教的一个重要教义,本意是指人的长寿取决于自身,而并非是由上天来决定。
常有“佛修来世,道修今生”的说法,也有句俗语叫做“僧不言名,道不言寿”,道教主张要掌控现实世界,此生修炼得道,并无来世;而佛教倡导的却是舍弃现实,展望来世。两者有本质上的区别。
道教在追求仙道的同时,也还包含了哲学、医学、养生、化学等等……
首发&:塔>-读小说
道教相信人可以长生不死,可以成仙。它有永恒的生命,得道后便可长生,人可以修道而长生不死,得道成为神仙。
天地万物都由“道”派生而来,“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人应依道而行,自然无为、清静寡欲、柔弱不争、返璞归真与万法归宗,此为追求无上大道的心境!最终回归到大自然。
………
就在襄阳郊区此一简陋寺庙中,竟有僧道一起,不知此中有何奥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