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笙尴尬了一秒,“当然不算,给我吧。”
李掌柜坐了下来,把纸摊开,递给了于笙。
于笙接过来仔细的看了起来。
李掌柜双手放在桌子上,身子微微前倾,有些紧张地看着于笙,“这些菜是后厨新来的一个厨子给的,说是他们那的地方特色。我尝了觉着还不错,就打算添进来。于娘子,你等会空闲么?我让那个新来的厨子给你弄了尝尝。”
于笙认真地将李掌柜的想法看了一下,点点头,“我空闲的,让他弄吧。”
李掌柜点了点头,去了后厨。
很快新来的厨子就端着菜上来了。
于笙细细品尝了一番,微微挑眉。这个菜像是现代的粤菜,口感鲜甜嫩滑,味道倒是很不错,就是不知道合不合这边人的口味,估计得先上了之后问问客人的感觉后改改融合一下。
于笙想了想,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李掌柜,让他尝试去改改。
李掌柜听了于笙的提醒点了点头,立马就让新来的厨子按着这个建议去研制新菜品了。
于笙坐在椅子上,看着李掌柜忙活了一会儿,觉得有些无聊,于是告别李掌柜,决定回家去了。
今天早上这一遭也勉强算是给于笙脱敏治疗了一下,想起关琛也不再觉得那么尴尬。总在外面带着也没什么事干,还不如回去研究一下有没有什么新的赚钱路子。
反正不会有人嫌钱多,而她也闲得慌。
想着,于笙回到了家里。
正巧关琛出去了,几个孩子也都在学堂里还没回来,家里难得清净一回。
于笙来到院子里的躺椅上躺着,旁边的小桌子上还放着今天出版的小报。
自从报社开始办的时候,每天报社都会送一份给于笙。有的时候于笙去帮忙筛消息了就不会再看小报,但若是没去的话就会在家里看看。
刚好前几日于笙都忙着小吃铺的事情去了没看,于是她就顺手拿起了小报。
这次小报上写的东西终于不只是些家长里短的八卦新闻了。
上面道,今年夏日实在是过于干旱。天气炎热,河流日益干涸。于是朝廷决定组织清淤,修建大坝,保证农业用水和百姓的生活。
看到这里,于笙想起今早在城里从河边路过时确实是看到了不少工人在那处忙碌,看起来汗流浃背的,十分辛苦。
今年的天气极端,冬日里冷得出奇,夏日就热的发慌,让人过得很不痛快。
于笙又想到最近因为夏日之后,汤圆和关东煮的生意不好做了,每日煮了都是浪费,老大媳妇干脆就不出摊,在家里帮着养鸡鸭,连着几日说日子无趣。
既然冬日有冬日脱销的吃食,夏季也就该有夏季的吃食才对。
突然,一个想法在她的脑中一闪而过。
之前大火的汤圆和关东煮只适合在冷天的时候卖,现在天气热了,想要买的人自然就少了,而这个天气就适合吃些冰爽的东西。
于笙顿时想起了现代的奶茶果茶,“嗖”地一下子从躺椅上站了起来,一只手拿着扇子,一只手拿着小报,激动地继续谋划着。
城门口的人流量大,刚好奶茶果茶一类的东西清热解渴,利润高又销量好,正好能够把小摊的生意再次做起来,免得老大媳妇觉得自己没事做心里无趣。
于笙又发现了一个赚钱的法子,心中高兴,但转眼又想到要如何保存东西和把东西弄到官道上去。
毕竟之前的小车用来煮热食的,可以烧煤却不能放冰块保温。如果奶茶果茶不冰冻的话,在夏日买了就没意思了。
可是,这里本就科技落后,要怎么样才能弄到冰块并且保存呢?古代也都是只有达官贵族才能挖好冰窖在冬日储存好冰块才能够在夏日用,数量稀少昂贵,不能作为她的供货来源,否则这成本就够她亏死了。
于笙翻了翻系统,发现系统里暂时也还没开放制冰机这样的现代科技玩意。
那还有什么办法呢?
除了直接使用科技,应该还能用点别的现代知识制冰才对。
于笙突然想起唐代有一种很先进的制冰的方法是使用硝石制冰。
硝石的化学名称也就是硝酸钙,和水作吸热反应。只要将硝石丢进水里就会瞬间开始降温,使用差不多一比一的量可以将水冻成冰。
于笙又翻了翻系统,发现系统里有硝石出售,刚好省去她找硝石的功夫。
一切都计划得差不多,于笙一拍手,决定就这样办。
于是她先是拿来纸笔,写出奶茶需要的食材。
她打算先做一个珍珠奶茶和芋泥奶茶试试水,这就需要茶叶,牛奶,糖,木薯粉以及芋头。
这些东西都很常见,可以不用从系统里兑换,直接花银子买就行了。
列好单子后,于笙吩咐了刚好回来的李大友去买了。
李大友看着这些东西,挠了挠头,“这些家里不都有么?还要买多少?”
于笙在心里算了算需要的材料,“有多少买多少吧,以后咱们小摊就买这些了。”
李大友脸上浮起疑惑,不明白这些有什么好卖的,但是于笙也不是一次两次搞他不理解但是很成功的名堂了,所以他也不急着问,拿着单子就去买了回来。
等李大友买了回来,于笙决定先做一点试试。
她在现代的时候也是做过奶茶和果茶的,毕竟外面奶茶店都是糖精兑出来的,并不健康。她喝了几次之后就在网上找了方法自己煮奶茶喝,煮出来美味且健康。
于笙将东西拿到厨房里,想了想,又把老大媳妇喊了过来。
老大媳妇在边上看着一堆杂七杂八的东西,不明所以,“娘,你找我干啥?”
于笙也懒得全都自己动手,于是吩咐道:“做点东西,喊你来干活。”
说到干活,老大媳妇并没有意见,点点头就应下了。
于笙看了在边上傻站着的李大友,觉得也不能让他闲着,开口分配道:“老大和老大媳妇,你俩把芋头和木薯洗一锅出来,放到锅里蒸熟。”
芋头和木薯买了两大袋,如果明天要去摆摊的话,先煮半锅都够了。
但是于笙并不是这么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