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好不容易挤到了马车上回到府门口。
刚到唐府门口,林嬷嬷就迎了上来,看到二人的样子,急得直掉眼泪,下人们赶紧将二人都背进屋,等候已久的老大夫上前号脉,确认两人只是透支了些,加上轻微风寒,只需好好吃药,将养一段时日变好后,大家这才安下心来。
放榜这天是三月初十,贡院门口依旧是人山人海,谢鸿达和林策以及几位青山学院的学子们早早的守在了街中央的一家茶馆里,就等着人出来将榜贴上。
谢鸿达有些紧张,自己最后一日实在是有些头昏脑涨,答得不太好,也不知道能不能过。
倒是林策比较淡然,老师早就说过,他如今的学识中个举人已是不易,强求进士实在太难。加上春闱时自己的答题确实有许多疏漏之处,林策心中早有准备,此时不过是还有一份妄想罢了。
过了半个时辰,终于有两衙役拿着一张大榜贴了出来,在贡院门口等候多时的冬藏立马冲了上去,秉持着对自家公子盲目的崇拜,从第一名开始看起,一直看到第四十三名终于看到“谢鸿达”三个大字,然后一直往后看,看到最后一名后没有找到林策的名字。
冬藏不死心,又看了一遍,确定没有才又拼命往外挤,连鞋子被人踩掉了都来不及捡。
茶楼里的人早就等急了,好多一开始端着不动的人,久等不到消息也相继加入了楼下的看榜大军。
光着一只脚丫子的冬藏一口气跑到了茶馆,众人见他上气不接下气的样子露出期待的目光看向他。
谢鸿达摇摇手中的扇子,吞吞口水来掩饰自己的紧张。
冬藏将榜上看到的几个熟悉的少爷名字说了后,才道:“少爷,你中了进士了,第四十三名呢!”谢鸿达这才收起了自己的扇子,兴奋地站了起来,“好!好!”
林策看向冬藏,开口问道:“可是未见我的名字?”
冬藏低声道:“或是小人看漏了。”
林策也算是悬着的一颗心落了地,站起身来诚挚地拱手恭喜中榜的几位同窗。
崔府
莫言喜滋滋地跑回大厅里,刚进二门就大呼小叫道:“中了,老太爷太夫人,少爷他中了。”
崔家的老太太一下子从软塌上站了起来,拄着拐杖,笑道:“你们听到了吗,永康,永康中了!”
崔首辅倒是沉得住气,等莫言进来后才慢悠悠地问道:“康儿是第几名?”只有那扶在桌案上颤抖的手,出卖了他此时的紧张。
“回老太爷的话,少爷他高中第一名贡士,是本届会元啊!”
“好!”这下连崔首辅都忍不住喜形于色了。
而一旁的崔永康面上始终挂着淡淡的笑容。
不一会,报喜之人就赶来了崔家,一边敲锣打鼓,一边高声呼喊,生怕声音小了,引得这崔家不高兴,少了他们的赏钱。
等热闹过后,崔永康回到书房问莫问:“怎么样?”
“回少爷的话,那林策并未上榜,谢公子在榜上地四十三名。”
崔永康皱眉,难道真的是自己猜错了?
会试完毕后,大部分高中的人都会继续留在京城,因为在会试结束的半个月后,就会举行殿试。
而这段时间,林策放松下来时不时地帮着林墨予看着太白书坊,对于唐忆雪弄回来的儿童读物十分感兴趣。
要说林墨予放到二十一世纪怎么说也是一做大生意的人才。
在听到唐忆雪要在太白书坊开辟儿童区时,心中就有了谋划。
要求掌柜们将经常来买书的公子们都记录下来,特别是家中有孩子的,等将儿童区所有的物品都造出来一些后,便开始有针对性的宣传了。
比如李公子家刚添了个娃娃,重点给他讲讲我们太白书坊即将要卖的全新婴儿床。
孙公子家的孩子快一岁了,可是我们有九连环、万花筒最适合这个年纪的孩子了。
周公子的孩子快启蒙了,那到时候我们的儿童读物最适合了,不仅能提前识字,懂些道理,还能开拓眼界。
吴家……
总之只要他家有孩子,我们太白书坊总有一款适合他!
有了这样的大掌柜,何愁生意不好呢!
没几日,太白书坊一大早又是放鞭炮又是送点心的,搞得人家以为太白书坊换东家了,结果一去,居然是店面升级,开辟了一个儿童区。
这人都来了,总要买点什么东西走吧,谁家还没有一两个孩子。况且,太白书坊从摇篮到那什么儿童椅、书本,全部都有一个低头看书的小童子,看起来可爱极了。
人掌柜的可说了,人之初,性本善,太白书坊就是希望教育从娃娃抓起,自己家的娃娃可不能落后。
而这时远在景水的唐忆雪并不知道,林掌柜凭一己之力,让整个京城的孩子们感受到了内卷的可怕。
可唐忆雪当时寄回来的儿童书太少了,就两本,很快许多老主顾们就时不时的来问问可有新的儿童书。
这不,光林策就遇到了好几次。
抱着好奇的心理,林策看了看,觉得甚是简单,想了想,当时就提起笔画了起来。
没多一会他就画出一本简单的成语故事集,什么掩耳盗铃啊、守株待兔啊、画龙点睛啊……
画完后还觉得不过瘾歇了歇又画了一本。
等林墨予回来时,他第三本已经画了一半了。
没几日,太白书坊便又新出了三本成语故事大全,而林墨予终于有了一个他可以死命催告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