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播种的各种青菜萝卜,将近一个多月的时间已经长得很好了。
从他们是小苗儿开始,文浅就一直在田里摘菜。
小青菜都很嫩,水灵灵的,拔掉一些存起来。
文浅除了吃了一部分,其余的都清理干净,一捆一捆的存放在空间里,绿色蔬菜她没有买很多,现在田里有就一直摘。
播种的时候撒的都很密,长出来也是挨挨挤挤的,陈婶儿也和文浅说了要间苗。
特别是冬天,老家其实也没有特别多绿色蔬菜可以吃,每年过年的时候,街上的青椒芹菜都是10元一斤。
天气越冷,青菜越贵。
文浅基本上每天都要存储一批,小青菜长得密密麻麻,如果不进行间苗,到时候都长不好。
陈婶儿有时候也会从田里挑一批嫩的,捆成捆拿到街上去卖,不过街上卖这种菜的人挺多的,因为是应季的青菜,价格很便宜。
当地的人很少种反季节蔬菜,所以蔬菜扎堆出现的时候,就不怎么值钱了。
10月份的时候,陈叔告诉她可以烧炭了。
文浅经过他们的同意之后就开始拍摄他们烧炭的过程,树枝拖进窑洞里摆放好,封口点火和顶部通气孔冒烟之后,这个窑要第二天才能打开。
第一批出来的效果还不错,木炭会有叮铃叮铃的声音很清脆。
陈叔说还要烧第二窑,他认为这个冬天冷,多烧一点也没什么,可以拿去街上卖。
如果文浅想烧炭的话可以先烧。
文浅拒绝了,因为这个窑一开始就是他们在维护使用的,所以让陈叔弄完了她再开始。
并且陈叔多烧几次她看熟了,到时候也好自己弄,也算是一个本事,技多不压身嘛。
陈叔笑了,很多以前他们学的东西,现在年轻人别说会了,就是见都没见过。
听文浅这么说,他就干脆把自己家的炭先烧完再说。
等陈叔家弄完文浅已经上传了相关的视频了。
他们这种地方通了电,没有通天然气、自来水,也没有通网。
留在这里的人大多用了一辈子的木柴,冬天取暖也是火盆上面烧点炭,没有北方的炕和暖气。
并且这边的人使用煤都不多,顶多买一小筐蜂窝煤回家,偶尔生炉子炖汤用一下。
他们从以前到现在就是这样烧炭或者烧木头的,也从来没有人管他们。
陈叔烧完之后,文浅烧第一窑的时候,他来看了看,说流程都是对的,有些细节需要改进,之后就没再管了。
所以他不知道文浅烧的炭其实比他家的还多,并且很大一部分都存在空间里。
方雅也看了一回,觉得这个女孩子做事真是一把好手,她以前也没见过烧窑,所以跟着看新鲜。
听说以前的人家里的砖瓦,还有陶缸陶罐什么的都是自家烧的。
要不是现在没人弄这些,她也想看看呢。
于是文浅让她自己在网上先看看传统工艺,方雅一看,要自己做这些真是太复杂了,还不如直接买呢。
有些东西文浅觉得自己还可以学学,但是有的本事,不是多试试就能成功的。
虽然这里不兴用煤,文浅还是在别的镇上买了几车散煤放在空间,也买了做蜂窝煤的工具,到时候按照书中的比例和所看的视频自己做蜂窝煤。
之前买的暖炉有木柴胆的也有煤胆的,她到时候可以换着用。
到了十一月份,陈婶儿家还在关心麦子的时候,文浅就感觉自己已经没有什么事做了。
这个时候气温逐渐下降,已经出现了打霜,山上的草已经慢慢变黄了,而远处大片大片的橡子林树叶子也在纷纷变黄掉落。
很快这里就要只剩下光秃秃的树枝了。
放眼望去这少数的树木比如松树、柏树还保持着一丝翠绿,其他都是一片枯黄。
文浅存了这么多柴,烧了炭,存了煤,又囤了青菜,加上之前囤了不少这个秋季的农作物,钱花的差不多了。
之前一直放在心上的防身物品,从安市开始她就陆续购买原材料与配件。
捣鼓到现在也差不多配齐了,
只不过大多数都是关起门来自己做,做好去山里试一下,然后放进自己的空间里。
有的时候她会白天出门,然后在山里徒步,一个人在山里吃中饭,然后在太阳落山之前走回家。
如果是以前她或许会害怕,但是现在她一直在练胆子。
今后的路她都要一个人走的,不管是穿越山林还是穿越溪流,她觉得自己越来越像那些视频中独自求生的人了。
方姐有时候过来找她,看到她很多时候看独自求生的视频,也会问她为什么喜欢看这类的节目。
文浅说自己不喜欢热闹人多的节目,就是乡村生活的节目,人太多她也不喜欢看。
而且求生节目很长见识,平时没有使用过的方式方法都会在视频当中体现,最好是派不上用场。
真的有万一,能救命的。
方雅回来之后针对没网的情况弄了无线网卡,平时在家也用电脑和手机上网的。
连带着教会了公婆上网,公公似乎对网购比较感兴趣,而婆婆则很喜欢追剧。
刚好现在不是农忙时期,他们也有时间上网。
一天早上方姐吃过饭,在二楼换衣服准备去找文浅说话,听到楼下有车子的声音。
从窗边看,有人把小车开到他们家门口了,方姐还以为是家里的亲戚来了。
“你们找谁?”陈婶问,方姐就在楼上窗户边听着。
“嗯,我问一下,这边是有一户姓文的人家吧?文化的文。”车上下来一位中年妇女,脸上带着笑,很客气的问她。
“你是谁?你找文家有什么事?”陈婶儿面对陌生人很警惕。
他们这里很少有外人来,有时候也有骗子来,不是挖到金子就是给人看病卖假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