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明末皇叔:杀出来的太平盛世 > 第195章 不伦不类的圣旨

第195章 不伦不类的圣旨(1 / 1)

没过多久,东厂的番子就从各个渠道传递回来了。

关于已故顺阳怀庄王,疑似有后裔的各种线索。

首先回来的消息是开封周王府的。

周王府的长使,翻看了历代周王府的文案。

确实记载着,在永乐大帝晚年的时候。

有人前来周王府要求认祖归宗。

不过因为当时的政治局势复杂,几个皇子在为了大位展开各种明争暗斗。

满朝大臣也没精力管皇家的破事。

当时的宗人府大宗人,是秦王朱樉。

他远在西安,关于皇族中的事情要禀报给他。

当时的朱樉已经病入膏肓,不久之后就薨了。

再然后成祖把宗人府的职权,全部交给了礼部负责。

大宗人和宗人府的左右宗正,成了虚衔。

就更没有人过问一个,已除国的郡王后裔的事情了。

何况顺阳王无子除国,是明成祖朱棣亲自下的旨意。

在那个时候,也没人敢提及此事,劝成祖收回成命。

再有一个,就是来人虽然说的事情,都跟周王府的记录对的上。

但缺乏关键证据。

毕竟当初换子的事情虽然隐秘,也不是完全没人知道。

何况后来顺阳郡王为了找回自己的子嗣,也是费了不少力气的。

所以周王府也怕有人为了求富贵,冒名顶替认皇亲。

既然缺乏关键的证据,所以此事最后就不了了之了。

其次就是来自上蔡县,卧龙岗大吴庄附近村民们的证言。

他们证实,百年来经常有人在清明、重阳之时,来顺阳怀庄王墓前祭奠。

虽然不是年年来,当每隔个三五年,就必然有人来祭奠。

这些人对外也宣称,自己是顺阳郡王流落在民间的后裔。

第三条消息是来自朱涛在京的亲族。

朱涛族中还是有些辈分高,也是嫡系子孙,但不是长支的同族。

他们其中有些人,就曾经去过顺阳郡王墓祭奠过。

对家族历史的辛秘、来历也很清楚。

最关键的是,他们在朱涛前去沈阳卧底的时候。

亲手从朱涛的手中接过了族谱。

族谱上清楚的记载了,他们这一支的来龙去脉。

所以当这些信息,传递到天启皇帝耳中的时候。

满朝的文武大臣们,也都知道了这些消息。

文武大臣们的表现截然不同。

文臣几乎是态度一致的,不管是东林党还是阉党成员。

他们请求天启皇帝,收录朱涛进入皇家玉蝶。

还恳请皇帝。

看在这一支宗室,一直流落民间多有不易,以及广宁伯战功卓越的份上。

封朱涛为亲王,世袭罔替。

但同时也请皇帝按照祖制。

收回朱涛的锦衣卫职务,以及他手中掌握的兵权。

另派其他干臣接任。

这会儿他们就不说。

他们一直以来要求的,请皇帝不必太过厚待宗室了。

宁愿给朱涛一个亲王的位子,也要拿下朱涛手中的权力。

实在是因为密谍司在朱涛手中,对他们这些文官的威胁太大了。

如果朱涛再着顶一个王爷的身份管理锦衣卫。

那就真没他们这些文官的活路了。

再一个,谁都知道朱涛手中掌握的力量,就是一只金鸡。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只金鸡是会下金蛋的。

而且金蛋还能继续孵化出新的金鸡来。

到时候,不管是谁接替了朱涛手中的权力。

掌握了关外四城,封妻荫子是一定的。

甚至马上封侯也是唾手可得。

如果幸运的话,甚至有封国公的机会。

对这些人的痴心妄想。

就连一向淡定的韩鄺等阁佬都看不过去了。

“你们知道这是封侯甚至是国公机会。朱涛就不知道?”

就连叶向高也说:“别说现在证据还不确凿。

现有的证据。

只能证明朱涛的祖上,确实是跟顺阳郡王换子的朱百户家。

可没法证明,朱涛的祖上,就一定是顺阳郡王的子孙。

谁知道当年的朱百户家,还有没有其他的子嗣?

谁又能保证。

朱涛这一支的始祖,就一定是那位顺阳郡王的后裔。

在刘一憬认为:“就算是证据确凿了。

朱涛本人就愿意放着,广宁伯的大好前程不要。

乖乖的去藩地就藩,做个猪一样的藩王?

别忘了,这个消息最开始的出处,就是来自广宁伯麾下的密谍司。

以广宁伯这样熟悉兵法的人,能给别人留下这样明显的漏洞?

他们是想瞎了心了。”

而武将们的反应,一概是觉得此事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别说现有的证据,根本就无法证明广宁伯的宗室身份。

就算是能证实了,广宁伯的宗室身份又能如何?

按照现有证据来判断。

朱涛已经是顺阳郡王的七世孙了。

按照大明的封爵制度,朱涛现在即便是收入天家玉蝶。

也只能做一个既无实权。也没有封地的奉国中尉。

咋的,这是有人想做汉奸啊!

把一个对大明有巨大功劳的伯爵,弄去做一个混吃等死的奉国中尉。

这不是自毁长城吗?

这是只有秦桧这样的汉奸,才能想出的办法。

当然他们只是在暗地里瞎嘀咕。

因为武将们在朝堂上是没有发言权的。

还是熟知人情世故的二流子太监,魏忠贤看的最清楚。

他在家跟几位亲信,说及此事的时候。

他明确的指出:“朱涛的目的,就是想树立他特殊的地位。

即便有关键性的证据。也肯定是在朱涛的手中掌握着。

所以是不是就藩做藩王。

这个决定权,既不在皇帝手中,也不在大臣的手中。

而是看朱涛自己想不想,做这个手无实权的藩王。

除非皇爷想让朱涛,做名正言顺的实权辽东王。

否则,朱涛是不会把真正有力的证据拿出来的。”

经过几天的发酵。

朱涛的身世问题,已经容不得天启皇帝回避了。

因为阁佬们都几次跟他提及了此事。

为了不让人心惶惶。

皇帝不管是什么说法,总要有一个。

天启皇帝也早就想好了该怎么说了。

他现在就等着大臣们来逼迫他呢。

于是他下了一道合情合理,却也出人意料的旨意。

“近日以来有关广宁伯朱涛的身世问题。一直被传扬的沸沸扬扬。

朕经过多方考证。

缺乏实际证据证明,朱涛确为顺阳郡王后裔。

但朱涛先祖,以亲子换顺阳郡王嫡子之事,却是事实。

故,即便朱涛的先祖,非顺阳郡王嫡系子孙。

然对顺阳郡王嫡子有养育之恩,却可定论。

为了表彰朱涛先祖的忠敬之心。

特加封朱涛先祖朱顺为镇北侯,世袭罔替。

如今传承七代,由广宁伯朱涛原级承继。

镇北侯朱涛本、兼各职不变。

待有新证据,能证明广宁伯真实身份之后,朕再行确定封赏。

钦此!”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大宋私家侦探 戏精公主的盛宠之路 朱寿徐妙锦 打搅南宋 李愔李二 大唐我爸是李二李愔李二 大唐我爸是李二隐为者 热门小说推荐大唐我爸是李二 大唐我爸是李二热门小说推荐 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朱高远李自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