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未来的对手(1 / 1)

在将朱允炆立为皇太孙后,朱元璋仍然有些顾虑,毕竟这个孩子还小,许多道理他还不懂。所以,朱元璋亲自为他挑选了三个人才,三个在他看来能够帮助朱允炆治理好国家,开创出盛世的“栋梁之才”。

朱允炆的帮手

第一个人,叫方孝孺。此人自幼饱读诗书,聪明能干,因此常常受到别人的赞赏。和朱标、朱棣一样,他的老师也是著名大学士宋濂(宋老先生真可谓是桃李满天下,令晚辈敬佩不已)。

在长大成人以后,方孝孺便开始了他的官场生涯。可令他疑惑的是,他明明业务能力不错,口碑也还挺好,地方政府也多次向朝廷举荐,可他就是受不到老朱的青睐,一直在偏远地区做一些芝麻小官。

但其实不然,这个人的能力老朱是知道的,他深知此人天赋异禀,必堪大用,但现在还不是时候。

事情的一切要从十多年前的那场大案说起。按照朝廷的规定,各地方政府每年都需要派人赶赴京城,向户部报告当地的财政收支,然后经户部审核。额度对得上还好,如果对不上,那就麻烦了,整个账表需要拿回去重新审核、修改过后,再填一份新的,而且每一册都需要再盖上当地主印官员的印章,然后再拿到户部去审核。如果还对不上的话,恭喜你,游戏继续,直到账表和户部上的账目完全对得上为止。

由此可见,老朱对于防止地方官员贪污腐化,真是下了功夫的。但那些负责报告工作的地方官员可就受苦了,近的还好,在路上花费的时间也不会太多,但距离京城远的可就受苦了,在那个年代,他们往返一次京城花上三五个月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如果再遇上一些极端天气,道路被损坏,那花费的时间会更久。

这也太麻烦了,许多人为此长期奔波于京城和地方之间,实在是受不了了。于是,有人开始苦心研究“对策”了。接下来他们发现,账目错了,重新核对完成后,改过来就好,有纸和笔就行,关键在于那个印章。首先,不能把地方官员的印章给带走,因为他们也只有那一个,带走了,人家办公咋办,不行不行;然后是也不能造假,这在当时可是重罪,要是被发现了,九族的脑袋都保不住了,这个风险实在是太大了,没有人敢这样做。

突然,有人想到,印章虽然不能带走,也不能造假,但是可以把章提前盖在纸上,然后带上纸去京城不就行了吗。

妙啊,妙啊,实在是妙啊,古人是真的很聪明,在下佩服。于是,这一做法便开始流行了起来,渐渐地,整个朝廷都知道了这件事,除了朱元璋。

可是,纸是包不住火的,最终还是被老朱给发现了。洪武九年(1376年),朱元璋在得知这一消息后勃然大怒,下令刑部严查此案,涉案人员严惩不贷,这就是洪武四大案中“空印案”。

最终的审判结果是:主印官员全部杀掉,副官廷杖一百,然后充军,除此之外,地方监察人员和朝廷言官中的许多人都被迫入狱,理由是监督不力和欺瞒不报。

“空印案”中,被杀之人六千以上,廷杖、充军、入狱、扣除俸禄等人员更是不计其数。其中被杀的就包括方孝孺的父亲,方克勤。

话说回来,至于为什么没有受到重用,这和方孝孺的父亲之间是存在着必然联系的。但是老朱明白,此人是经得起重用的,只是现在还不是时候,需要压制一下他的锐气,然后留给自己的孙子用。

第二个人,叫齐泰,此人是个杰出的管理型人才。洪武十七年(1384年),在应天(当时的京城,现在的南京)的乡试中名列第一,第二年,成为进士,一个妥妥的文科学霸。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从未上过战场的齐泰被任命为兵部左侍郎(兵部副长官,相当于今天的国防部副部长)。这似乎很奇怪,一个从未带兵打仗之人,为何能担此重任?

自然是有原因的。有一次,老朱向其问起边防将领的名字,齐泰不慌不忙,从北到南,从东往西,一一列举,一个不多,一个也不少。随后老朱又问起了全国各地的形势,只见他从袖子中拿出了一本册子,上面详细地记载了各地的状况,这令老朱十分惊讶,因为这次考察是突发的,老朱事先并没有通知齐泰,让他提前做好准备,由此可见,这属实是一个难得的管理型人才。

第三个人,叫黄子澄,这也是个学霸,成绩很好,年少有为,少年时期便陪着朱允炆一起读书,一起玩耍。用现在的话来说,他就是朱允炆的发小和死党,两人亲密无间,无话不谈。

当然,让朱允炆对此更加信任和依赖的是两人之间的一次谈话。有一次,朱允炆坐在东角门外对黄子澄说:“诸位藩王的地位很高,又都是我的长辈,他们还手握重兵,而且许多人都不怀好意,我该怎么办呢?”黄子澄笑着回答道:“诸王的兵力,只够他们自卫,假如他们敢造反的话,只要朝廷发兵镇压,是一定能打败他们的。”朱允炆听了以后,心里的压力减轻了很多,只是,情况真的是这样吗?我们拭目以待。

总的来说,这三个人确实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他们各有各的优点,都有自己的过人之处。这三个人在将来会成为朱棣的主要对手,当然,现在还不是。

我之前说过,但我还是想再强调一遍,老朱看人的眼光是很准的,在老朱看来,这三个人是有能力辅佐好自己的孙子,帮助他治理好国家的。但他忽略了一点,也是最致命的一点。

如果现在来说,这三个人怎么怎么样,似乎带着点成王败寇的味道,但是,他们确实存在着不足之处。根据这三人的履历可以得知,他们三个都只是书生,没有任何军事经验,可能连刀都没摸过,更别说带兵打仗了。假如突然来了一股“敌人”,他们能做些什么呢?拿什么来摆平呢?

老朱对这三人的美好期待的实现,是有前提的,前提就是国家稳定,天下太平。在他看来,自己的孙子当着皇帝,又有一干大臣在其左右,为其出谋划策,还有自己的一群儿子为他守卫边疆,怎么可能会不太平呢?

直到朱允炆向他提出了那个问题。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三国之扬帆起航 大明乱游记 这个历史聊天群有亿点怪 皇叔谈恋爱先打钱 我居然是刘备 山河故宋黑心小海狸 重生三国之天朝威武 我相公是真的很腻害 三国之天下无双 大唐称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