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新的储君(1 / 1)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老朱突然有了迁都西安的想法,于是派太子朱标前去陕西巡视,当然,更重要的是听说秦王在此为非作歹,所以派遣朱标前来调查。

对于这个大哥,在其他诸位皇子心中,他们虽然或许存在着不满,但却都很服气。我之前说过朱标之所以能当上太子,绝不只是因为他是嫡长子,而是这个位置非他莫属。

朱标,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长子,洪武元年(1368年),被立为皇太子。从小,老朱就对这个儿子很器重,这一点,从他的教师团队中就能看出,随便挑几个:李善长,徐达,宋濂,刘基,此阵容之豪华程度在整个华夏历史上恐怕也排得上名号。成年后,朱标便开始协助着老朱处理朝政,并建议施行仁政,处处为了百姓着想,除此之外他还有许多独到的治国理念,如今仍具有借鉴意义。

皇太子朱标是一个好人,一个不折不扣的好人,或许是继承了马皇后的优良品德,他善良、仁慈,对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很好,因此众兄弟也都很服他。对于这样一个有能力,有教养的人,太子不让他当,那该让谁来当?

可意外偏偏就发生了,在视察完陕西的工作回京城的路上,朱标染上了风寒,从此便一病不起。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五月十七日,皇太子朱标薨,享年三十八岁。

此刻最难过的人莫过于朱元璋了,在失去了马皇后之后,又白发人送黑发人,此时已年过花甲的他悲痛欲绝。

下一任储君

但悲痛过后,为了辛苦得来的江山社稷,朱元璋还得继续干活。在丧礼完成以后,朱元璋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或许他在之前也想过,就是下一任接班人究竟该选谁好。这场博弈的对阵双方分别是朱标和朱棣,一个知书达礼,温文尔雅;另一个保卫边疆,屡建奇功。朱元璋最后选择了朱标,虽然朱棣无论是从性格,还是天赋等多个方面都像极了自己,但是他明白,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他需要的是一个能把大明王朝经营得井井有条的治国之人,而不是一个能够摧城拔寨的创业型人才。

江山我已经打下来了,你们需要做的只是把保护好它,然后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如今这个问题又摆在了朱元璋的面前,他不想面对,可又不得不面对。在此刻,无数双的眼睛都在盯着老朱,等他做出最后的决定,这其中自然也包括朱棣。

在太子殒天的消息传到北平后,朱棣很难过,他哭了很久也不相信这是真的。这是肯定的,在那一刻,他失去了大哥,那个从小就对他很好的大哥,在父亲责骂、教训他时,大哥总是第一时间站出来为他解围,可现在,大哥走了。

但此刻站在一旁的道衍却很激动,太子一死,储君的位置就空缺了,而在其他诸位皇子中,燕王的功劳是最大的,所以他的机会也是最大的。

朱棣对此也很期待,在他看来,如果老朱精神上没有出现问题的话,储君之位的最后得主一定是他。

朱棣确实是有这份自信的,在看过他的竞争对手后,你就明白了。第一个对手,秦王朱樉,他的名字本来不该出现在这份名单里,此人在其藩地贪污受贿,欺压百姓,卖官鬻爵,可谓是无恶不做。但太子死后,他就变成了嫡长子,因此他也成了朱棣的潜在竞争对手;第二个是宁王朱权,和朱棣一样,他也肩负着守卫边疆的重任,同样也功劳不小,但在朱棣的眼里,自己的这个弟弟不过是一介武夫,头脑简单,四肢发达,这样的人自然是轮不到他当皇帝的;最后一个对手是朱允炆,他现在是朱标的长子(原长子朱雄英在童年时便因病去世了),但他只有十五岁,用朱棣的话来说就是,胡子都还没长青的小屁孩,父亲怎么可能会把皇位传给他。

或许这就是帝王之家的悲哀,他们从一出生就开始互相为敌,为了得到这个至尊无上的位置,他们常常争得头破血流,虽然富贵非凡,但却缺少了寻常人家之间的亲情。

在这一刻,许多人也同样认为,储君之位非燕王莫属,已经有很多朝中大臣开始向朱棣示好了。可令所有人出乎意料的是,或许是出于对朱标的感情过于深厚,朱元璋选择将储君的位置传给朱允炆,任命他为大明帝国的下一任继承者。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九月,年仅十五岁的朱允炆蒙恩受赐,被立为皇太孙。

不公平,这不公平,这个位置是属于我的,我一定要把他拿回来。任何事情都会有人欢喜有人忧,从此,朱棣心中充满了不满,他暗暗发誓一定要拿回属于自己的东西。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三国:我!曹家儒圣,不服就干 崛起在晚明 开局被女土匪看中,我占山为王键盘起灰 穿越历史:我竟成了万古第一暴君 三国之我是曹家大逆子 湛湛露斯卿豆氏凉拌 明末达人秀 覆汉(公孙珣) 吕布之雄图霸业 蛙人之两栖刀锋丁一王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