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心见他一副慷慨就义的样子。
不禁也是佩服,倘若他求饶,她可能还会瞧不起。
但是如此敢作敢当,倒也是个有血性的。
“前因后果本王已经知晓,且问你,你妻主如此无德,长期虐待你,你可怨恨你岳母岳父?”
男子已经不再颤抖,闻言看了一眼坐在一旁麻木的二老。
“不恨。她们二老也是可怜人。”
听闻此言的二老此刻才泪如雨下。
云心奇怪,为何女儿被杀了没哭,反而杀人凶手一句话,她们却哭了。
好在石大人赶紧过来替她解惑……
云心这才明白。
看了看旁边一脸愤怒的“姨母姨父”。
原来如此。
死的这个女子,是过继来的。
原本二老无后,族里有人看上二老的家产,便主动提出过继女儿给二老养老送终。
原本倒是皆大欢喜之事。
可谁知这个女儿不学无术。
原本苦日子过惯了,一下子宽裕起来,便越发不可收拾……
最后变成打骂二老,还经常虐待二老,甚至扬言要弄死两个老不死的,独占家产……
此次杀她,也是因为她买了毒药,想要堵死二老。
男子阻止又被她打的头破血流。
男子无奈,总不能看着她毒害老人,失手之下,才错手杀了妻主。
东宣律法严格规定。
无论在任何情况下。
男子都不得打女子。
更别说杀了女子。
这个男子无论多么事出有因,原本都是要杀头的。
可云心不这样认为。
她上前几步,靠近石大人小声道:“母亲,把他杀了,于事何补?我有一个办法,可以两全其美……”
石大人听完后,先是一愣。
随后轻轻松了口气,然后竟笑了起来。
她朝云心点了点头,想要看看云心的方法如何两全其美。这件案子她也是头疼的很。
“本次案件人证物证俱全,死者杀害养父母不成,被夫君大义灭亲,死有余辜,但其夫君毕竟犯了杀妻之罪,罪无可恕,杀人偿命,现在本王判你,把命给你岳母岳父,此生需得替她二人养老送终,不得离弃,你可认罚?”
那男子原本做好了一死了之的准备了。
此刻听云心如此说,已经懵住了。
二老也懵了……
事情怎么会变成这样?
只有女子的亲母亲父,一直闹个不休。
云心也不急。
淡淡的看了一眼两人道:“你们女儿作为继女去了二老家里,一未孝顺父母,二未有所建树,反而败光了家产。若你们坚持认定死者是你们的女儿,要为她讨回公道,那本王可就要命你们先把二老被你们女儿败掉的家产补起来再论罪了。”
那亲母亲父都是自私之人。
这么多年早就利用这个女儿把二老的家产骗过来不少,过上了好日子。
此刻女儿也死了,没啥价值了,真要为她讨回公道,还要把现在有的一切还回去,不划算。
最后二人灰溜溜的走了。
而男子也在云心等人的见证下,认了二老做父母,要替她们养老送终。
云心念他有情有义,还给他推荐了工作。
保其不挨饿受冻。
一家三口不住的磕头谢恩,百姓们也都感动的欢声笑语。
“王上千岁千千岁!”
“王上英明!”
“王上真的是在为百姓着想啊!”
“是啊,不然小朱今天只能含冤而死,二老也必然无人奉养,含恨而终了。”
“是啊,果然好人有好报!”
“那也得遇上王上,不然好人可没有好报!”
“对呢对呢,王上真好~我是年纪大了,若是再年轻个十岁,定也要自荐枕席,好好伺候王上!”
“就你张三?谁尿黄?快来滋醒他!”
“哈哈哈……”
云心失笑的看着散堂后,开心打闹的百姓。
也不生气,任由那个张三被众人揶揄着推搡了出去。
她们都是那二老的邻居,能帮助她们作证,想来也是民风淳朴,热血心肠,没有恶意。
石大人看着原本无比烫手的一件案子,被云心如此轻易化解了。
想通了缘由,也不禁对云心佩服了起来。
云心确实是权贵中的一股清流了。
她非但不欺压百姓,不收刮民脂民膏,反而能够设身处地的为百姓着想。
如今在南方民间的口碑可是如日中天。
而京城来信,皇帝也是万分喜爱她……
或许,要变天了。
还是艳阳天呢。
心情愉悦起来的石大人,拉着云心去了后院书房。
她先仔细问过了石淮的事,然后才汇报了最近青阳府的政务。
原本云心和石淮商议,是想把空间这件事告诉石大人。也好方便她们母子相见。
奈何石淮没有同意。
他说现在空间里越来越神秘了。
更不能让太多人知道。
多一个人多一分危险。
不到万不得已,不能暴露出去。
云心知道他是为了她好,也只能承了这份情。
毕竟现在还有刁民要害她。
那个诚王,还有那个暗中的敌人。
她是万分信任石大人的,可是府衙闲杂人等太多。
等她把这两个人扳倒了,或许就可以直接和皇帝坦白这个空间的事。
这段时间相处下来,她发现陛下无比开明。
是个明君。
她很喜欢她。
若是能得到最高上位者的保护,才能真正的高枕无忧。
毕竟她以后要做的,更离谱。
若是不提前说明,后面让人家怀疑,反而是落了下成,失了先机。
暗暗下定决心的云心,心里也终于松了口气。
却听石大人正和她说什么蝗虫。
吓得一个机灵赶紧问道:“什么蝗虫?”
“你也别急,就是农事官发现了几只,报了上来。我已经命她们处理了,好在稻田里不但养了鱼儿,还养了鸭子,蝗虫没有成灾,就是怕……其他地方没听话,未养鸭子,那恐怕就……不过已经派人去各县查看了。你也莫急。”
云心也是担心,她虽然是现代人,没有种过田,但是历史还是学过的。
古代农业社会,最怕的就是天灾虫灾啥的了。
而有句古话叫:“蝗虫过境寸草不生。”
讲的就是蝗虫的可怕性。
可是她也是无能为力,不能提前用农药预防。
所以她只能提前要求百姓们养鸭子。
这样万一发生虫灾,鸭子可灭虫。鸭子长大后,还可以作为百姓口粮。
一举两得。
而事实也是如此。
稻田里养鸭子后,百姓们不用再捉虫了。
因为都不够鸭子吃的。
原本以为有了鸭子就不会有蝗虫了,但是现在既然冒出了头,就绝对不是一只两只这么简单。
她心里暗暗下定决心。
若是到时候出了蝗灾。
她少不得动用特殊手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