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的意思是,梁武夷当真不会自立为王吗?”
“他大可以试试。”云帆平静道,“朕三年前能够用杀的方式推进改革,靠的不仅是外界压力,还有正统性、突然性等等因素。”
“梁武夷他以为靠着北昼的压力还有朕的背书,就能够在草原站稳脚跟,只能说是天真!”
“不说别的,朕当年在铭京大杀一通,铭京至今也未恢复元气。”
“以至于朕不得不继续偏居往武城,这也是为何在之后与保守派的斗争中,朕鲜少再用武力推进,转而用蚕食排挤的方式,让保守派销声匿迹。”
牧司陵诺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臣明白了,陛下您的意思是,即便梁武夷现在是想自立为王,也没有那个实力?”
“不错。”云帆轻轻点头,“何况津泽王……呵呵,不如说是镇西王,也不会让他安稳。”
牧司陵面色微变,默默低下了头。
“倘若他替朕挡住镇西王这个麻烦,那也不妨是件意外惊喜。”
两人说着,不知不觉来到了定武山下,两侧的侍卫朝云帆恭敬行礼,让开道路。
定武山,就是改了名的青峰山。
“陛下,以臣之见,今日草原或可为我朝与北昼的缓冲地带,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如果梁武夷真改革成功,草原强盛,这九州岂不是要变为三国争霸?”
走在山上,云帆闲庭信步,昨夜又刚下过小雪,着实有番意境。
“那又如何。”摆弄着树枝,云帆随意说道,“草原人之所以能够屡犯中原,靠的无非是精良马匹。
骑兵的最大优势就是高机动性,以及冲锋所带来的惯性可以给予步兵致命一击,但火器的出现,注定会让骑兵消亡。”
“具体的原因,朕早已经和你讲过,火器的射程与威力,乃至射速,都绝非弓箭可以比拟。”
“即便现在我朝的工业化进程只完成了一半,军队尚且没有普及近代化,只有联合舰队一支近代化军队。”
“但不出五年时间,朕就有信心培养出一支近代化大军!”
“而那个时候,草原就算像你所说在梁武夷的率领下一统,也根本不可能成为朕的对手。”
听到这话,牧司陵也觉有理,脸上的忧色减少了些许。
回到宫殿,云帆直奔寝宫,他还有许多奏折没有批阅,其中很多是必须今天就要给地方官员答复的。
牧司陵紧紧跟着,他同样有许多事情要和陛下汇报。
“陛下,普斯传来消息,普鲁王有意与我朝结盟,但前提是必须共同对抗北海帝国。”
“北海帝国?”云帆坐回位上,边批阅着奏折边问,“此方势力在哪,实力如何,所有情报都说出来。”
“是。”牧司陵恭敬拱手,云帆抬起手摆了摆,指了指对面的椅子:“坐下说。”
“谢陛下赐座。”牧司陵恭敬行礼,才是坐下。
“北海帝国位于欧罗巴大陆的北部,乃是一方霸主。”
“普斯信中粗略有写,北海帝国擅长海战,本土也是由大小岛屿组成。”
云帆抬头,又问:“普斯信中可写了,为何要以此为结盟条件?”
牧司陵摇头:“没有,不过在信中末尾,说北海帝国因过度扩张,已经引得欧罗巴诸国忌惮,意图组成联盟,共同抗衡北海帝国。”
“普斯写的信不能全信。”云帆放下笔,将手中奏折合上,放在一旁,道,“既然普斯见到了普鲁王,那这信究竟是不是普斯本人写的,还不一定。”
牧司陵犹豫片刻,还是道:“陛下,信的确是普斯的字迹。”
“那倘若是普鲁王逼迫其所写的呢?”
牧司陵默然。
云帆双手交叉撑在桌上,思考片刻,道:“回信,既不拒绝也不答应,只说朕在没有得到完整明确的欧罗巴大陆地图前,不会妄作任何决定。”
“明白。”
“另还有一事,臣这几日多次收到来自云迅的求救信,按照您的要求,臣都全都是置之不理。”
“这么执着么?”云帆头撑在手上,皱眉思考后,道,“回信,告诉他近日会给他运输一批粮草,注意派兵接收。”
牧司陵忍不住说道:“陛下,您确定不派兵支援一下吗?”
“虽然云迅占据的是淮阴最贫瘠的一块地,但易守难攻,我朝如果占领,可以轻易从此地攻入淮阴,并长驱直入,杀到北城都不是难事。”
“云迅要真有诚意,应该直接逃到铭京,而不是在淮阴强撑着。”
云帆冷哼了声:“既然他选择强撑,那朕也只好满足他!”
云迅算是他的长辈,还是亲王,即便是最没含金量的逍遥王,但在保守派蠢蠢欲动的当下,云帆不可能放过任何一个潜在的隐患。
没有直接派暗衣卫将云迅刺杀,已经是他最大的仁慈。
“那好吧。”牧司陵叹了声气,站起身来,掏出一本黄册,拱手道,“这是这月陛下您让臣统计的各种数据。”
“没有事的话,臣就先退下了。”
云帆瞥了眼黄册,点了点头。
牧司陵走后,云帆拿起黄册,神色凝重的翻看起来。
这本黄册,记录着的包含了大铭朝的经济、人口、官员、俸禄、军饷等各种重要数据,任拿出来一个,都可以看出大铭朝的各种潜在问题。
其中最明显的,就是经济。
换个词或许更好理解,国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