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和了气氛,又得了御批,工部的大臣自然喜不自胜,三步并作两步上前叩首,“陛下圣明!”
“陛下圣明——”
他这么一声,殿内其他人都得跟着喊,一时间太和殿内满是回音。
这下是龙颜大悦,方才的一点不愉快也尽数扫净,小皇帝放松地往后靠了靠,目光往下一扫,就落在了莫云溪和华兴文身上。
话却是问礼部和吏部的,“陇西府职务空缺大半,朕叫你们选的人才,可都选好办妥了吗?”
礼部和吏部的今日几乎全都在场,一听皇上问询,掌事儿的几个大臣一齐拿着笏板,站了出去。
几人相互间看了一看,最终以中间站着的,着朱红色朝服的吏部尚书为首,上前回话禀事。
“陛下。”
小皇帝淡淡“嗯”了一声,“办得如何了?”
他只是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周身都透着天子的尊威之气,不怒自威。
这一问话,群臣更是绷紧了神经,生怕什么时候不小心出了错,惹了圣上大怒。
吏部尚书闻言,目光始终望着正前方,不敢有丝毫偏差失礼,高声回道:“启禀陛下,选拔人才一事,昨日您一交代下来,吏部就已经草拟了一份名单,会同礼部商议择定,正待今日送去给莫厂公和华督司亲览,再行定夺。”
因昨日提起时,小皇帝下令叫莫华二人会同礼部,吏部一同办理此事,只是并未下旨,而是口谕。
这会儿朝上不少人一听到让他们共同协办,都有些摸不着头脑,心下虽有疑惑,可眼下这个时候也不敢说出来。
“有了就好,有了就好。”
小皇帝笑了几声,整个人都是乐呵呵的,一时朝堂上的氛围也融洽不少。
百官心里头都清楚,大周这两年国库空虚得厉害,昨儿国库一下子就多了九千万两,哪怕是除去疏通南航运河所需的银两,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皇上当然得高兴得睡不着觉了。
“华爱卿。”
小皇帝突然点到了华兴文,正左右轻声议论此事的人全部停了下来,所有人的目光一下子就聚集到了华兴文身上。
上首的小皇帝饶有兴味地将人打量一番,一副调笑的表情,“朕可是听人说了,华爱卿这一趟陇西之行,在陇西的地界儿上有了个新爱好,可有此事啊?”
貌似是没想到李恒会在朝上玩笑,华兴文愣了一下,他还没转过弯来,耿直无比地说道:“微臣愚钝,不知陛下说的是……”
小皇帝似乎早就在等着他这句话,华兴文话才出口,他就正了神色,故意端出一本正经的模样。
“好男色。”
这话登时引得哄堂大笑,因小皇帝本就有意玩笑,众人也没了顾忌,不再压抑忍笑,反倒开怀大笑,笑得是前仰后合,扶腰直喊哎呦。
群臣的笑声和李恒的笑声夹杂起来响彻整个太和殿,臊得华兴文耳根子一红,一时尴尬得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莫云溪则是微微侧过头看了一眼他,眼角眉梢带着笑意,很似开怀。
众人的注意力有的放在了华兴文身上,有的依旧边笑,边小心翼翼地打量着座上小皇帝的神色。
只有小皇帝一人,他的视线始终或远或近,若即若离地在莫云溪身上打转。
尤其是方才说出那三个字时,小皇帝目光第一个去看的,是莫云溪。
他才刚的话其实只说了一半,小皇帝虽然人在京城,可陇西府的消息一直也及时灵通,自然知道这在民间传遍了的“华督司好男色”的话是如何来的。
更知道,令华兴文被蔚县众人误会而传出“颇好男色”的那人,正是莫云溪,小皇帝之所以在朝上提了这么一嘴,也是有私心和试探在里面的。
他想看看,看一看提起这事时,莫云溪到底会是什么样的态度。
“好了。”小皇帝轻咳了两声。
大殿内的笑声逐渐停止,侧后方随朝伺候的小太监奉了一盏茶上去。
小皇帝端起茶盏,喝了口茶润润嗓子,随后便抬手示意众臣接着禀报朝政。
李恒方才开了个玩笑,当下朝堂上的气氛就松快不少,也陆陆续续有不少朝臣站出来禀奏言事。
早朝散后,莫云溪和华兴文走在后头,前面的朝臣几乎都要走光了,他们才慢悠悠地出了太和殿。
二人依旧是并肩而行,前后十步之内,再无旁人。
下了层层丹陛,莫云溪就忍不住打趣道:“看来华大人在民间的事迹可是广为人知,别说陇西府传遍了,如今看来呀,就是整个上京城,都快要把这事儿传遍了!”
她说着,笑着,华兴文也从不因此事生气,只是故作嗔怒,“莫大人可不要忘了,此事正是拜你所赐。”
“旁人笑也就罢了,本官瞧着方才在朝上,莫大人也笑得格外开怀,这未免太没良心了吧!”
他就这么玩笑的一说,莫云溪也以玩笑相回,“这样的良心要来做什么?本官不明白,华大人要是知道,那就得劳您同我好好讲讲了……”
说完这话,莫云溪加快脚下步子,飞快地从他身侧走过去,迅速离开了这没有硝烟的“战场”。
临走时,在拐角处停留了一下,偏要等到华兴文快走到这边时,她才朝着人挑了挑眉,眼神充满了挑衅和欠锤。
华兴文兀自笑了一下,见人逃也似的走了,也没去追她。
目送着她的背影消失在视线里,华兴文方径自出宫,回东厂去了。
却说莫云溪离了前廷,从御花园拐进了东六宫。
记得他们离京之前,御花园的花还开着,那时别国还进贡了不少奇珍花草,她每次路过御花园都要瞧上一眼。
现如今回来了,从她迈进宫门时,心里就想着等散了朝一定要先来御花园转转,看看前些时候的美景是否已然不再。
走过一条竹林小径时,清风习习,拂面的凉意和风刮过小竹林后产生的清新之气,让莫云溪不由想起古人诗中的那一句“我言秋日胜春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