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彭城之战
这一回说到,率诸侯刘邦破彭城,逞骑兵项羽创奇迹。
这是一场战争史上令人瞠目结舌的战役,其意义不次于破釜沉舟之战,但是名气显然远远小于彼。项羽如果只打了破釜沉舟之战,还有可能归于偶然,但是彭城之战之后,谁也不再怀疑项羽是那种划破天际的绝世天才!
且说,刘邦率领诸侯,自出关东进以来,诸侯联军不下五六十万,张良实现了挑拨诸侯的目的,也顺利归来。有没有韩信看起来问题不大。(关于韩信是否参与了彭城之战,现在还是一段公案。刘邦大会诸侯后,韩信拒绝东进,于是刘邦夺其帅印,一种说法是韩信回秦地,比如甑伟,另一种说法是韩信随军但装傻,比如司马辽太郎。我倾向于,韩信滞留关中就是态度,就算他后来赶上来,也不可能指挥诸侯,在诸侯的高置酒会中打打酱油。他是刘邦下面的元帅,而刘邦才是诸侯共主,诸侯军怎么可能听从盟主手下的将官调遣?此时应该算诸侯联军,而不是刘家军了。)而项羽全军十余万人,被牵制在齐地、苦不堪言,其首都彭城只剩下一些二线部队,却堆满了霸王征战天下得来的财帛美女。
这个机会实在是太好了!大军在中原洛阳汇集,刘邦又不知听了谁的高招,给楚怀王心发丧,这简直是誓师大会、虾仁猪心呀!进一步树立自己吊民伐罪的光辉形象。(可比武王孟津大会诸侯,伐无道!陈馀也赶来会盟,条件是杀了他的前基友张耳,刘邦居然砍了颗相似的脑袋送去,也不知谁的馊主意!可以看出,刘邦是彻底的飘了。从鸿门宴上的磕头虫,一跃而成了天下诸侯盟主,这真是一步登天呀!此次东征,张良与韩信显然并不看好,但是刘邦在诸侯的拥戴下,早已经找不到北啦!于是张良找了个借口、回韩地安排韩王更替的事去了,一时间三个韩王交替、事肯定多,从韩成到郑昌再到另一个韩信;而那个名气更大的战神韩信,则找借口纳回帅印,缩到一边打酱油去了。说起来刘邦待韩信还真是薄情寡性,此可说一夺其军了。这情势,像煞了刘备东征,诸葛亮、赵云苦谏不听,于是都躲在一边看戏。)
bc205年四月,被诸侯簇拥着的汉王刘邦,志得意满地指向西楚霸王的王城---彭城,进兵!诸侯联军足有五十六万,一眼望不到边呀!诸侯也是人才济济,常山王、塞王、翟王、河南王、魏王、殷王、韩王等等。。。天下大半诸侯已在自己麾下,只等西楚平灭,则天下定矣!刘邦心气大盛,令北路曹参、樊哙、灌婴、郦商等,都是悍将,率精兵北上,破定陶,攻煮枣(今山东菏泽附近),试图截断项王归路,一路击败项羽的得力手下龙且、项它;南路就是王陵等天下其它归附势力;(王陵也算是刘邦的老朋友了,布衣故交。反秦后各凭本事,王陵带着数千人在南阳一带活动,开始并不拿刘邦当回事,直到刘邦以汉中王身份招揽,王陵始以故旧身份投靠。投靠刘邦后一直忠心耿耿,其母被对手抓住,逼其投降,王陵派人去看,其母不屈而死。这故事显然被演化到了徐庶母亲身上。)刘邦自率中路军,会齐诸侯,以周勃为先锋,攻曲迂、过外黄,一路往萧、砀而行。(所以说刘邦的军事能力还是不错的,这个布局老道得很,充分利用了自己人多的优势,霸王既被隔断,范围内霸王势力又被清除,彭城只剩一座孤城,还能怎么挣扎呢?)
彭城,是古九州之一---徐州,自古所谓四战之地,(徐州历史上为华夏九州之一,自古便是北国锁钥、南国门户、兵家必争之地。所谓易攻难守。孙子曰,交通之地也。谁都常来常往,所以自古征战无休。“发兵徐州。”在后来的中国历史上,这句话不知究竟出现过多少次。)因彭祖而得名彭城,也是霸王的故乡,所以成了西楚国一朝的首都,如今却像剥光的美女般任人施为了。
刘邦携众家诸侯,顺利踏进彭城,这回可得着了---满地的财宝美女呀,项王一生征战,不知抢了多少,这次又没有萧何樊哙在耳边聒噪,刘邦是彻底陷入了温柔乡。上行下效,联军高层们纷纷有样学样,嗨起来了。彭城大小有限,除了高层外、几十万诸侯大军驻扎在附近萧县,那也只是祸乱地方、糜烂不已。高层们天天高置酒会、秽乱不堪,那也是因为刘邦自己的汉军精锐在山东构筑第一道防线、联军大军数十万在萧县形成第二道防线、彭城深沟高垒是第三条防线,哪怕项羽是神仙,也拿他们没有任何不服!可谓是高枕无忧,刘邦开启荒淫模式。(在演义里,据说虞子期保着虞姬,冲出重围,投项羽去了。又说守彭城的是彭越,第一个就投降了。事实上彭越与项羽不对付,他这个自封的梁王,一开始就在刘邦的队伍中。而虞子期是生造人物,在演义里与英布、龙且、季布、钟离昧号称项羽手下的五虎上将。虞子期据说是虞姬兄弟,其出现的意义,大概就是保着虞姬不落入刘邦手里,而刘邦的老婆吕雉却落入了项羽手里三年,三年都能玩出花来了、解锁所有知识。这大概也算民间的褒贬吧。事实上,虞姬这个人物也是很成谜的,历史上大概有个项羽的美人叫虞,但是否可以以虞姬名之,大概也就是如董卓侍妾是否叫貂蝉那么薛定谔。至于霸王与虞姬之间凄美的爱情故事,那就只能靠后人脑补了。)
这样,不仅东部黄河南北两岸的几支反楚力量连成了一片,而且与西部的刘邦也很快就要合成为一体。刚建立的西楚政权已经失去大半河山,命运岌岌可危。而此时的项羽,正处于自己武力的高光时刻,却在山东陷入了治安战的泥沼,一身戾气无处发泄。他听说了刘邦的动向之后,留下楚军诸将继续攻齐,即刻点起身边三万精骑,直扑南下。(当时是骑兵还没有马镫,所以战斗力与后世不可同日而语。据说,马镫发明于魏晋时期,由阿瓦尔人传到了西方。项王的勇气令人惊叹,以三万人进攻坐拥坚城的五十六万大军,也许这就是所谓古典英雄主义吧。彭城之战也是中国大规模独立运用骑兵歼灭步兵的先例。)西楚大军先是闪击刘邦自己的汉军精锐在山东的部队,晃开樊哙、周勃等大汉开国功臣,直扑彭城,汉军竟来不及报讯;半夜杀到萧县,几十万诸侯联军,胡作非为后睡得跟死猪似的,简直是一场屠杀,面对项羽军的突然袭击,根本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自相践踏,乱作一团,被项羽军斩杀十余万人(项羽的残暴与勇猛,展露无遗);等刘邦诸侯在彭城得着信,再组织起来与项羽对阵,已经肝胆俱裂了,怎么打。
此战必然地刘邦大败,项羽从后追击,诸侯兵在谷、泗水二水又被歼十余万,睢水为之不流。于是诸侯离散,各自找妈。原来投向刘邦的盟军此时又背叛刘邦,或则投靠项羽,如塞王,翟王。有的则重新脱离刘邦的控制走向刘邦的对立面,如魏王豹,陈馀。项羽在亚父范增的指点下,死追刘邦不放。刘邦最惨时跑得孤家寡人独一个。于是几大经典名场面依次上演。
其一,刘邦在彭城的家人悉数倒霉,老爹老婆落在项羽手里,一双儿女混乱中逃出城来会合,但刘邦逃跑中于沿途屡次想抛弃他俩,辛亏夏侯婴看不下去屡次跳下车捡回来。(此段,“妻子如衣裳”的刘皇叔表示向祖宗致敬、以祖宗为榜样,从杜洛周那里逃出的神武帝高欢表示很值得学习,所以屡次把儿子高澄扔下车。)
其二,刘邦在逃跑途中被项羽的手下丁公(即丁固,季布的同母异父兄弟)率部追上。刘邦束手无策,只能靠一张嘴忽悠:“大丈夫不为难大丈夫!”丁公居然真会被忽悠住了,听凭刘邦逃跑。这件事还有后文,(东西魏大战,东魏大将彭乐追上落单的西魏之主宇文泰,宇文泰也说,“大丈夫不为难大丈夫!”逃得一命;后世现代某方面军与某方面军打起来,落单的某人闻报信后逃跑,对方面军有个叫李特的参谋长带人追上了,某人也道,“某军不打某军!”逃得一命。)项羽死后,丁固投降了刘邦,以为凭着以前对刘邦的恩情,会有一官半职,可是刘邦却把丁固带到军队中游行示众,并当众杀了他。所谓功高不赏,就是这个道理,大恩如大仇啊!(事情往往一样,后来李特也被杀在某人到达某根据地得势之后。对面的某方面军领袖听说李特之死后流下了眼泪。。。)
其三,刘邦孤身逃跑,跑到了戚家庄。戚公硬配了戚夫人与刘邦。在前途未卜的情况下洞房花烛,想来刘邦惴惴地重作新郎之际,正是吕后唉唉地在彭城备受凌辱之时。日后吕后如此摧残戚夫人,必是想到了这一遭。
最终刘邦当然与手下相遇,又逢张良、陈平安排好一切来迎。(陈平大抵也知道在项羽那边糊弄太多了,迟早现形,现在双方彻底翻脸,还是正式到位好。刘邦舒服在,不管他闯下多大的祸,都有人给他兜底。)早已在荥阳安排好一切,收罗起军队,看上去又可一战了。刘邦悔不该不听张良、韩信之劝,轻易进兵。商量下来,还是得用韩信,但刘邦很担心韩信接受不接受。张良也苦笑。他又竖起了三个指头,意思,如今只能把韩信当诸侯用了,不怕他不肯。既然如此,如今其他诸侯皆已不中用,大王与项王外,天下最强的单路诸侯,就是韩信、英布、彭越,此三人联手,方能打败项羽。张良亲自去搞韩信没问题;大梁王彭越也已反项羽、与刘邦关系不错;这九江王英布嘛,本来是项王亲信,替项王训练八千江东子弟,还作白手套杀楚王心,搞定他只怕不好办。(传说英布是项王手下五虎上将之首。)
此时,自然有人想立功,有个叫随何的书生站了出来,愿去完成这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刘邦反正无所谓。(随何在刘邦手下并不如意。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刘邦流氓出身,自然极度厌恶饱读诗书的儒生,所以在他身边的知识分子们,不得不把自己儒雅的一面收起来,用其他的一面来迎合刘邦,比如,萧何露出了小吏官僚的一面、张良露出了出世仙人的一面、郦食其露出了高阳酒徒的一面、陈平露出了盗嫂受金的一面。。。可叹随何,只有儒生的一面,所以曾被刘邦羞辱,往他的帽子里撒尿。。。这是人能干出来的事么?还摸随何的裤裆,说真有皋。皋陶是随何家乡的名人,当然,在这里,流氓用了一个谐音梗。)所以随何可能也把此次任务当做一搏了,成就成、不成还是死了吧!
于是,随何往九江见英布,英布当然知道他是来干什么的,借口不见。随何很快就打听到,楚使方智也来了,就晚上去见英布的谋士费赫,先说费赫,大家都是底下人嘛,好交流。费赫意思,楚使也在,你说啥也没用,还不如不见,免得大家尴尬。随何笑道,大王无非以为,楚强而汉弱,所以热楚而冷汉,这样错的离谱。费赫问错在哪里?随何就笑而不答了。于是费赫答应第二天一起去见英布讲清楚,还拖着随何睡在府中。次日,二人偷偷去王府内宅见英布。随何的说服工作其实很简单,第一步,楚强而汉弱,你作为与楚汉并列的九江王,是愿意侍奉强大的楚而服低做小呢,还是与弱小的汉一块混,不必看人眼色呢?第二步,就是英布当过霸王的白手套,杀秦王子婴、楚王心,他都有份,其实是项羽要杀他们,与英布有何瓜葛呢?现在天下人因为这个骂您,大王您又何苦来呢?基本上都打在英布的软档上!这时,楚使方智求见,随何躲在屏风后面,在关键时却突然冲出,与楚使对峙,此时,就是把英布逼到了悬崖上,楚使的嚣张成为最后一根稻草。英布无法想象方智回去后添油加醋描写自己与汉使的私通。最终斩楚使,随何胜利完成这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据说,英布去见刘邦时,刘邦正在享受美人浴足服务,把英布气了个半死。这是刘邦老一套了,当初郦食其来投,刘邦也是这个做派!)
而另一边,项羽则形势一片大好。齐王田横久为楚兵所困,今见霸王新破汉王,军威益振,遂开城归降,于是齐地复属于楚矣。bc206年,项羽与范增商议后,引兵三十万,西进荥阳。然后就拉开了楚汉长达三年的荥阳拉锯战。(所谓荥阳,后世有个更有名的说法---虎牢关!天下雄关出虎牢!这地势可比徐州不知高明多少倍了!北临河水,南傍嵩山。城东,汜水由嵩山间向北流入河水,历来是屏障洛阳,进而确保关中安全的军事重镇。)楚军在虎牢关下顿兵不前,一方面是因为地利,另一方面,刘邦再不敢在军事上说三道四的,萧何源源不断送来钱粮兵丁,(刘邦的不起作用,就是起到了最大作用!)而战线内有张良、陈平、王陵,外有韩信、英布、彭越,这一阵容,在历史上也可以进前三的。以项王一人,带一帮莽夫,如季布、莆广、龙且、钟离昧,能与这样的顶级阵容抗衡,已经足够光荣!遂成长期对峙的局面。
如果按照评书的说法,荥阳城前、韩信大摆铁车阵,杀得项王只剩一人,显然不合理了。项王如果这么不禁打,何必后来费如此九牛二虎之力,九里山大摆十面埋伏大阵?(铁车阵也频频出现在各种评书里,比如《说岳》里就有。车兵如果能破骑兵,为什么会被骑兵淘汰?车兵战胜骑兵不是没有,但都有其它原因,比如却月阵的水军。而更多的战力是骑兵打败车兵。)我个人认为,以为双方实力的此消彼长,楚汉的分界也就在楚河汉界一带,刘邦冒进、导致惨败;而项羽西推,推到荥阳也差不多了。(有说,荥阳、南京(郑京)、索城三战,楚军小挫。当时的局面,南边英布、北边彭越,刘邦韩信等顶在中间,项羽西攻,确实攻不动。)显然,韩信也知道反推项王推不动,于是令军士沿河筑起甬道,运送军粮、取自敖仓,渐渐成为重镇,这是作长久打算了。(如果韩信能随随便便就把项羽打得全军覆没去,那么这时韩信就是在养寇了。)汉军以灌婴为首,与楚军展开了漫长的甬道争夺战。
19.3.5谬史氏曰
楚汉相争,是中华战争史上的高潮。两位卓然拔群、百年难遇的军事奇才---项羽、韩信,居然同时在世,巅峰期重合,正面相撞!那耀眼的火花,千古之下,尤然光华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