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人间百戰 > 第46章 波希战争之波斯归去1

第46章 波希战争之波斯归去1(1 / 1)

8.3.1题记

本篇述波希之战。凡一战:

名称第三次波希战争,时间bc479,地点普拉提亚,对阵波斯军马多牛斯对希腊联军帕萨尼亚斯。

8.3.2普拉提亚

这一回说到,斯巴达人起重兵,普拉提亚决大战。

在大片《三百勇士》的最后结局,无数希腊重装步兵集结在普拉提亚,呼叫着列奥尼达的名字,冲向瑟瑟发抖的波斯人,以作为整部影片的呼应,三百勇士的血没有白流。当初,我是忽略这一幕的,后来才知道,这才是波希战争的最后一战,希腊人取得了彻底的胜利!(说起普拉提亚,在波希战争中也不算陌生了。在第一次波希战争的马拉松里,就有普拉提亚人的身影;接着在第二次波希战争中,底比斯因为与雅典争夺对普拉提亚的影响力与控制权失败,而导致底比斯倒向波斯。然后波斯南下,干服普拉提亚。整个波希战争史,始于普拉提亚而终于普拉提亚,也算是很圆满了。)

我们把目光回到萨拉米斯大战结束之后,薛西斯大帝退走后,相对希腊联军的战力,留下的波斯大军仍然占上风,所以波斯铁骑仍然在希腊大地上纵横。萨拉米斯的大胜,海军仅仅保住了雅典躲在萨拉米斯。薛西斯大帝的姐夫、狂热的侵希分子马多牛斯依然率领波斯大军以及希腊已投诚城邦,比如色萨利及底比斯,逼向希腊联军路军集结的科林斯地峡。在斯巴达王克里奥布洛图斯的领导下,以斯巴达和科林斯为核心的陆军在10月初依仗地利击败了攻打地峡长城的波斯陆军,再一次取得了抗战的胜利。萨拉米斯战役的胜果也得到了巩固。(斯巴达虽然是王权政治,但双王制王者不断。所以一个列奥尼达倒下后,另一个克里奥布洛图斯站出来。)

马多牛斯退守色萨利,与希腊群雄对峙。而当时的希腊双雄,斯巴达慑于列奥尼达的陨落,在科林斯地峡筑起高大的长城,龟缩于墙壁之后,决不出城墙一步;雅典陆军实力只能配合海军行动,虽然回到了雅典城,但也只能干看着波斯铁骑在希腊大地上横行。(雅典人其实希望与斯巴达海陆配合,将战火烧到外线去,把波斯人赶出希腊;斯巴达人反正国土都在科林斯地峡之后,只希望防守就好。于是两边战略争执就争执了一年,有点像二战期间,美苏之间的战略分歧。)

萨拉米斯海战以后的一年间,马多牛斯(玛尔多纽斯)充分利用波斯骑兵机动性强的优点,指挥军队几次南下侵袭雅典及其他希腊城邦,在阿提卡半岛纵横捭阖,目的在于破坏当地的经济生产,迫使希腊人屈服。bc479年7月,波斯军队兵再次临雅典城下,迫使雅典人再次弃城,举国迁往萨拉米斯岛。马多牛斯派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一世劝降雅典人,提出相当优厚的停战条件。(所以我们熟悉的亚帝其实是亚历山大二世,他的俩儿子分别是亚历山大三世与亚历山大四世。没想到亚帝祖先是干带路党的。)

此次,情况又一次异常紧急,选择摆在了斯巴达人面前。雅典如果投降,雅典所在的阿提卡半岛陷落,那么斯巴达所在的伯罗奔尼撒半岛也休想保住。此时,斯巴达的双王是克里奥布洛图斯与帕萨尼亚斯(普萨尼亚斯),(列奥尼达死后,因儿子太小无法征战,帕萨尼亚斯应该是前王克里奥墨涅斯之子,代王摄位。)在雅典使团的劝说下,野心勃勃的帕萨尼亚斯愿意提兵出关,与波斯人决战阿提卡。于是斯巴达集结了五千斯巴达公民重步兵,五千边民重步兵和三万黑牢士轻步兵。斯巴达的伯罗奔尼撒盟友们也纷纷出兵北上,追随盟主行动(伯罗奔尼撒同盟事实上已经形成)。走到埃琉西斯,又有雅典的八千重步兵加入了联军队伍(由我们不该忘记的、雅典的正义者阿里斯提德亲自率领)。鉴于波斯箭雨造成的心理压力和实际伤害,雅典还特别准备了一支由斯基泰雇佣兵和克里特人组成的弓箭手部队,以便在关键时刻上阵。(有点美苏合击,对法西斯最后一战的味道。)

占据雅典的马多牛斯得知斯巴达大军已经开拔,立刻将雅典付之一炬,然后挥师北上,越过希泰隆山来到普拉提亚平原,在阿索浦河北岸沿河列阵,以逸待劳。雅典所在的阿提卡半岛地形狭窄破碎,非常不利于骑兵活动,马多牛斯选择宽阔的普拉提亚平原作为决战地点,就是打算充分发挥波斯骑兵的机动性,并背靠盟友底比斯作战。(普拉提亚城邦正是属于底比斯的势力范围彼奥提亚地区,当初因为在底比斯与雅典之际摇摆,引起底比斯与雅典的翻脸。)

此战,底比斯人一如既往地支持着波斯人,和色萨利人一起帮助波斯人继续作战。波斯人已经汇集了波斯、米底、斯基泰、印度、埃及、巴克特里亚和北部希腊等地,合计战兵七万左右,号称三十万。波斯骑兵至少有一万人,由德高望重的骑兵将领马西斯提欧斯率领。波斯军队另一位资深将领阿塔巴兹因为反对同希腊人决战而态度消极。马多牛斯在阿索浦河北岸修建了一座异常坚固的大营,然后将波斯军队沿着河岸向南排列,左翼是他亲率的波斯本部军队,中央是阿塔巴兹率领的来自巴克陲亚、米底亚和印度的藩邦军队,右翼是希腊仆从部队。波斯阵线绵延将近十公里,占据了好几个可以涉渡的河段。马多牛斯的战役计划非常明确,他打算利于阿索浦河这个天然屏障固守,引诱希腊联军发动进攻,然后击其半渡。

bc479年8月中旬,来自二十四个希腊城邦的军队陆续翻过希泰隆山,在山脚下汇合。这次希腊军队的集结规模之大空前绝后,总共十万八千七百人,这大概包括希腊能够上战场的所有青壮年男子。主帅帕萨尼亚斯非常稳重,他明白波斯骑兵的威力,因此很注意选择地形。希腊联军先在希泰隆山北坡布阵,以保护自己的侧背。斯巴达军团组成右翼,雅典军团在左翼远端,中间是其他希腊城邦部队。希腊联军的重装步兵按照惯例排成8行纵深,重装步兵后面是轻装步兵,整个阵线长约五公里。这时双方阵线大约相距十公里。

马多牛斯的骑兵统帅马西斯提欧斯,发现希腊阵线中央的那些小城邦队列不很严整。当即就把骑兵分成了若干支队,对方阵发动了冲击。联军抵挡不住,开始后退,如果不是希腊阵营居高临下的地势,波斯骑兵就可能在此形成突破。关键时刻雅典军团派来三百重装步兵和一批弓箭手增援,稳住了阵线。同样使用复合弓的斯基泰人和克里特人,用手里的强弓射杀波斯人的战马。马西斯提欧斯身先士卒,混战之中战马中箭狂跳,将他摔下马来,结果近旁的雅典士兵一拥而上,大军的主要将领,第一仗的第一阵就完蛋了。

其他的波斯骑兵一拥而上,希望夺回指挥官的尸体。希腊人则纷纷从左右翼向中央阵线靠拢,抵御波斯骑兵。结果在近战中,波斯骑兵无法迂回运动,连人带马成为巨大的靶子,损失惨重,不得不后撤。波斯骑兵失去主帅,又抢回尸体失败,不得不仓皇退却。波斯阵营得知马西斯提欧斯死讯,悲恸不已,全军哀悼。(还是马拉松那一套,中间凹陷,两翼合围,却百试百灵。)

斯巴达军团占据山脊组成右翼,其他希腊军队向西依次排列,而左翼远端的雅典军团将左侧紧紧贴着一条小河以保护侧翼。希腊联军的新阵地距离波斯阵线仅仅两公里之遥。此后双方隔河对峙,整整七天没有任何行动。玛尔多纽斯想尽办法引诱希腊联军率先进攻,他先送信给普萨尼亚斯,要求各自带十个最勇敢的武士阵前单挑,遭到拒绝;他又写信给普萨尼亚斯,侮辱斯巴达人胆小如鼠,总是让雅典人拯救希腊,普萨尼亚斯依然无动于衷。(按照神谕,谁进攻谁吃亏。事实证明,谁进攻谁吃亏。双方都以静制动。)

波斯大军在底比斯人的引导下,截断希腊联军的水道、粮道,到第12天,鉴于运粮队被波斯骑兵挡在山区以南,军阵中的食物和水源即将耗尽,联军决定退到希泰隆山脚下,普拉提亚城邦前面的高地上构筑新防线。那里水源更充足,地势更高,有利于抵御骑兵。

bc479年8月27日清晨。波斯主帅马多牛斯发现希腊联军放弃阵地,呈行军队形散布在平原上,认定希腊人已经败逃,于是下令全线追击。波斯骑兵一马当先,步兵紧跟其后,乱哄哄地渡河追来。马多牛斯亲率五万多波斯军队向斯巴达军团直扑过来,希腊仆从部队则向雅典军团逼近,阿塔巴兹率领波斯藩邦部队谨慎地拖在后面。

希腊联军主帅帕萨尼亚斯看到波斯军队追来,立刻命令部队在一块略微隆起的平坦高地上结阵。波斯骑兵眨眼功夫就冲到近前发起进攻,并试图向斯巴达阵营的侧后迂回包抄——这是波斯骑兵典型的战术。希腊联军的重装步兵结阵完毕后,向零散追来的波斯大军发起了长矛兵密集冲锋,这在古代是无解的。近万斯巴达重装步兵组成纵深八行、正面宽一千多米的密集阵,紧跟其后的是两万以上希洛(斯巴达黑牢士)轻装步兵,这样斯巴达步兵方阵的厚度达到三十六行,冲击力惊人。

追击的波斯人也根本无法阻挡。果然按照神谕的说法,谁先进攻谁先死。当波斯主帅马多牛斯在枪戟似麻林的希腊经典密集方阵前撞下马来,绝望地闭上了眼睛之际,普拉提亚,大局底定!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大宋之天才鬼医 大明:哥哥,我真的不想当皇帝 开局入赘大唐李家 抗战之重整河山 穿越北宋之我爹是蔡太师 不想当大名的武士不是好阴阳师 从炮轰努尔哈赤开始 三国之绝代帝王 大秦:祖龙,再打我一次天涯芳草哥 大秦:祖龙,再打我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