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小阁老 > 第一百五十章 毒计

第一百五十章 毒计(1 / 1)

密谈转到了总兵府内书房中继续进行。  门外加了双岗,都是世代跟着镇远侯府的亲兵,绝对忠诚可靠。  书房内摆着酒菜,几人边吃边聊,气氛却十分肃杀。  “刚才南和伯说的其实没错,两个方案公平竞争,输的八成是我们。”

宋啸鸣喝一盅火辣辣的高沟大曲,被辣的眉头紧皱道:  “所以我们还得对他们做点什么,来瓦解掉朝野对他们的信心,这样才能保证我们胜出。”

“嗯。”

平江伯陈王谟点点头,冷声道:“我们与那江南集团还有那姓赵的小子,往日并无过节,他们却要把我们往死路上逼,咱们对他们做什么都不为过!”

“你打算怎么做?”

顾寰不置可否的问道。  “打破他们营造出的种种假象,让北京的君臣看到海运的危害,看到江南集团的虚弱!”

宋啸鸣沉声道。  “说的是,江南集团借着三四月份,海面上波澜不惊时连搞几次海运,以此来说明海运的安全快捷。我呸!”

陈王谟狠狠啐一口道:“有种夏天台风季的时候试试,保准一艘不剩,全都喂了龙王!”

“沙船帮是懂海汛的。到了风汛季,八成就不会出海了。而且江南集团也知道,朝中攻击海运最大的籍口就是不安全,肯定会倍加小心的。”

宋啸鸣摇摇头,压低声音道:“指望着他们自己出事儿,还不知道等到猴年马月呢……”  “你的意思是……”陈王谟几个目光一凛,不由纷纷倒吸冷气。“想办法在海上干他一下?”

“不错。”

宋啸鸣点点头,目光阴沉的冷笑道:“江南集团不是大肆宣扬,从崇明放洋,十日便到天津吗?我让人查过了,他们定然走的是当年蒙元漕运的第三条路线,东出黑水洋,在耽罗岛折向西,顺洋流过成山头这条水程。”

“嗯。”

陈王谟几个一齐点头,不管懂不懂,都表现出很懂的样子,不然岂不是给祖宗丢脸?  “这条水程快则快矣,但距离海岸太远,最远处竟在千里之外。”

宋啸鸣夹一筷子涟水千张,略显狰狞的咀嚼道:“真是自寻死路!”

“嗯嗯!”

几位勋贵这下懂了。大明的沿海卫所,只是用来防御倭寇登陆,监视百姓不许出海的。远洋则是海盗倭寇的世界,发生了什么都与岸上的人无关。  “宋大掌柜的意思是,咱们招呼些海盗倭寇,埋伏他一手?”

陈王谟轻声问道。  “不错。”

宋啸鸣点点头道:“只是江南集团的船队太大,起码百艘以上,安排的护卫绝对不会少。北方的海寇太弱,恐怕不够看,得闽粤那边的大海主,才敢打他们的主意。”

“闽粤那边正跟俞大猷打得火热呢,再说咱们也不认识那林道乾、曾一本之流啊。”

另一个参与密谈的,是临淮侯嫡子李言恭。  徐鹏举病倒后,就是他老子临淮侯李廷竹在掌南京军府了。李廷竹不方便过来,便让李言恭做代表。不过这位小侯爷也年近三十,管着侯府近十年了,倒也够分量。  “不错,海寇指望不上。”

宋啸鸣点点头,轻声道:“而且也不保险。”

“那你找谁去,沿海的卫所?”

陈王谟反问道:“江南集团虽然运的不是漕米,却也是奉旨运粮。他们也得有那胆子劫皇纲才行啊。”

“就算有那胆子,也得能把船开到耽罗不迷路才行啊。”

李言恭打趣一句,两人嗤嗤笑起来。  “我说的是李朝水师。”

却听宋啸鸣淡淡说道:“这个国家,虽然陆战不值一提,但操练水师还是很有一套的。”

“李朝水师?”

李言恭失声道:“你要勾结外国?”

“别大惊小怪的,李朝是外国吗?”

陈王谟不满的瞥他一眼。  李言恭这厮不学无术,亏着还跟朝鲜国王一个姓。竟不知道‘朝鲜’连国号都是大明给定的,而且其全称为‘有明朝鲜国’,从来都是以大明臣子自居。  “也对,那是大明的狗。”

李言恭便改口道:“不过咱们跟辽东那一片不熟啊。老伯能跟王治道说上话吗?”

顾寰摇摇头道:“辽东总兵官都是从关外卫所中提拔,老夫这辈子就没去过辽东。”

“我倒认识个叫李成梁的副总兵,不过他驻守辽阳,够呛能跟李朝的实权人物说上话。”

陈王谟挠挠头。  “关系太绕了。”

顾寰打心底不赞同这些小辈胆大妄为的胡搞,便沉声道:“而且以李朝国王的尿性,怕是把你卖了的可能性更大。”

“倒也是。”

陈王谟便不敢吭声了。  “不用那么麻烦。”

却听宋啸鸣自信道:“在下就能安排了。”

“哦?”

三人着实吃了一惊,齐声问道:“你怎么会认识朝鲜高层?”

“其实在下也不认识。”

宋啸鸣微微一笑道:“但他们不少人是恒通记的客户啊。”

“哦,这样啊。”

三人恍然。  ~~  恒通记虽然是大明分号最多的钱庄,却也没能力把业务做到关外去,更没法骚包到在汉城也开间分号。  那些朝鲜王公大臣的户头,都是开在北京、通州或者天津的。  在这个年代的人看来,这是十分合理的。  因为一来,李朝作为大明藩属的楷模,舔狗中的舔狗,得到的骨头也是最美味的。别家都是两年一贡、三年一贡,唯独李朝一年三贡。  可以说除了冬天大雪封路无法朝贡外,其余三季,李朝浩浩荡荡的使团,都走在向大明进贡的路上。  来的这么频繁,除了可以不断刷忠诚度之外,自然还是有大大的好处……随同使团而来的是大量的李朝商人,将朝鲜特产的高丽参、高丽纸、麝香、五味子等等贩运至大明发卖,再购入大明的各种商品回国贩卖,一来一去间获利极丰。  因为大明禁止外邦人私自入境,更严禁私自跨境贸易,因此朝贡生意一直是李朝的摇钱树,能参与其中的那些商人,也都是王室和权贵的代理人罢了。  而且李朝这些年局势动荡,掌权的士林派内斗不休,权利在各派系间不断更迭,随之而来的是血腥的清剿和相互不断的残酷报复。  所以无论是从方便在大明采购奢侈品的角度,还是从保证自家财产安全考虑,李朝的两班权贵们纷纷在大明开设户头,把朝贡贸易赚到的钱,直接留在了大明。甚至把从李朝国内搜刮来的民脂民膏,也秘密经海上运到天津卫,存入大明的钱庄。  恒通记作为大明最大的钱庄,又背靠着漕运衙门,自然备受朝鲜权贵的青睐。宋啸鸣有他们的名单,也就不足为奇了。  ~~  接着,宋啸鸣从袖中拿出一张纸,递给三人传阅。  只见上头那人名叫朴成性,是李朝的全罗右道水军节度使。  在李朝,水军节度使是正三品堂上官,大概相当于大明的卫指挥使。而且李朝随爹,同样以文御武,武将的地位着实不高。  另外,永乐以后,朝鲜便由陆路朝贡。嘉靖倭乱以来,朝廷关闭市舶司、严厉海禁,中朝海上贸易更是完全断绝。朴成性在距离陆上边境最远的全罗道当水军指挥使,是绝无可能在朝贡贸易中分一杯羹的。  然而此獠在恒通记的账户上,居然有足足三十万两存银!  李朝岁入不过粮二十万石,再加上杂七杂八的税赋,折银也就是这个数。  一个小小的三品武将居然可以富可敌国。这到底是制度的缺陷还是道德的沦丧?在场众人却没兴趣探究,他们只知道,这就是绝佳的人选了!  耽罗岛正在全罗右道的防区之内,那朴成性又是水军统领,动手再方便不过。  而且最妙的是,就算他败露了,这事儿也追查不清。绝对不会牵扯到他们头上的。  对这群怂的给祖宗丢脸的勋贵来说,这一点很重要。  ~~  待三人看完,宋啸鸣将那纸条焚烧。为客户保密是每家钱庄应尽的义务,可惜那只是平时,到了要紧的时候,绝对会把你卖个一干二净。  “这小子的钱肯定来路不正。”

李言恭眉飞色舞的说了句废话道:“我们捏着他的把柄,不怕他不就范。”

“对,他要是不答应,咱们就把这事儿往汉城一捅,他就等着满门抄斩吧。”

陈王谟的也哈哈大笑的竖起大拇指道:“宋大掌柜,高,实在是高!”

就连起先持反对态度的老侯爷,这下也不说话了。  既然没什么危险,又能打击到对头,何乐而不为呢?  遂议定此事。  ~~  见三人情绪都被调动起来,宋啸鸣方带出自己的小算盘道:  “只怕光这样还不够,江南集团财大气粗,尤其是有江南银行近乎无限的银钱支持,那点儿损失不放在眼里怎么办?”

“倒也是。”

到这会儿,三人已经完全被他牵着鼻子走了。“听说江南集团要搞承包制,海上所有损失自负。只要他们能说到做到,朝廷才不管他们在海上沉了多少船,被抢了多少次呢。”

“所以我们还得双管齐下,再给他了来一手釜底抽薪!”

宋啸鸣说着,从一旁书桌上拿了几块骨牌过来,先竖起一块支在桌上。“这是江南银行。”

然后他将其余骨牌一块块堆叠上去道:“这是江南纺织、江南航运、江南教育……”  “江南银行就是江南集团所有公司的支撑,只要将它打掉。”

说着他屈指一弹,将最底下那块骨牌弹倒。其余骨牌自然也哗啦一下散落满桌。  “江南集团也就不复存在了,威胁自然也就消失了……”  ps.因为小和尚快开学了,还有一堆作业没写完。为了避免开学被老师骂,只好抽时间帮他完作业,这两天只保底两更,抱歉抱歉。明天尽量多写点哈。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策立天下 大唐:为做咸鱼,我决定望父成龙 从士兵突击开始重活 回到明朝当海盗 汉末:糟糕,我爹是张角 回到唐朝当暴君 大明:家父沈万三! 重构三国 苍南火虎 我在东汉末年当会长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