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打个麻雀都被大臣阻止,觉得人生一点乐趣都没有。哎,虽然我是老板,但是处处被人盯着管着,真是太难了!
当老板这几年来,一直呆在皇宫里,像个大家闺秀一样,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连个弯弓箭大雕的机会都没有。想想当年,身材匀称,浑身肌肉,蓄满力量,像头下山猛虎一样。现在照照镜子,浑身上下长满了肥膘,身材走样,横向发展,体重和血压一样,直线上升,简直成了一头胖熊。回忆当年冲锋杀敌,横刀立马,英姿飒爽,朝气蓬勃的日子,不禁暗暗感慨,时光荏苒,英雄风范褪色,要是能重回战场就好了。 但是很快他就找到了重返战场的理由,一个原因是辽国皇帝耶律璟被人干掉了,辽国出现了动荡。皇帝动不动就被手下干掉,刘继恩这样,耶律璟又这样,看来是个危险系数非常高的职业。 事情是这样的,耶律璟有三大爱好,不过不是抽烟喝酒烫头,而是打猎喝酒睡觉。他在位期间禁止官员讨论政治,这可奇了怪了,官员不讨论政治,难道讨论股票吗?他性情暴躁,对待大臣和百姓虽然不错,但是对待身边的近侍却极度残忍。近侍们不犯错都要被骂被吼,要是犯错,必定躲不过刑罚。因此每天都战战兢兢,提心吊胆,生怕触怒了他。 我们小心服侍耶律璟,生怕出一点错,每天过的胆战心惊,这日子没法过了。反正都是死,不如先下手为强,杀死暴君。近侍小哥、舆人花哥、厨子辛古等六人快被耶律璟逼疯了,快要崩溃了,于是铤而走险,密谋行刺。耶律璟依旧每天打猎喝酒,丝毫没有察觉到危险已经逼近。这天喝醉之后,倒头呼呼大睡。小哥等六人一起动手,杀了这个暴君。 第二个原因是那四十多份委任状,劝说刘继元投降,总要给点时间郭无为吧。凭他那张如簧巧舌,死的能够说活,活的能够说死,这几个月应该说服刘继元了。 综合这两个原因,赵匡胤决定抓住机会,再次出兵北汉。因为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开宝二年年初,赵匡胤宣布御驾亲征。老板亲自出马,宋军士气高昂,雄赳赳开赴战场。和去年攻打北汉不一样,上次是以李继勋为行营前军都部署,这次却让党进担任主将。 说起党进,其实这个人很有意思。他没有读过书,不认识字。看到别的武将把自己部队的人数驻地等情况刻在木梃上,以备赵匡胤询问。于是也学他们,刻了根木梃。有次赵匡胤询问他部队情况,他拿出木梃,准备回答,但是却傻了眼了。木梃上面的字弯弯曲曲,像外星文字一样,一个也不认识。你们认识我,我却不认识你们,要当众出臭了,怎么办呢?他只是不认识字,却不愚笨,想出了一个精妙绝伦的办法,把木梃递给赵匡胤。部队的情况都写在上面,你自己看吧。 还有一次,也是赵匡胤召见武将们述职。别人知道他不识字,不让他发言,免得像上次回答不上。我只不过不识字,又不是很傻,你们不让我发言,太欺负人了吧。轮到他发言,憋了半天,说出一句话来。臣听说上古民风淳朴,愿官家睡个好觉。大家见他说话牛头不对马嘴,哄堂大笑。事后有人问他,你个大老粗,怎么尽说些扯淡的话?他得意洋洋回答,我知道读书人喜欢掉书袋喜欢文邹邹喜欢之乎者也,也学学他们。怎么样,我的书袋掉的不差吧?都向我学习吧。 他担任开封城管期间,看到有人养鹰养狗,就破口大骂。你们这些臭屌丝,舍得花钱养鹰养狗,怎么不舍得花钱孝敬父母?不孝的败家玩意,我鄙视你们。有天他看到一个仆人架着老鹰在菜市场里闲逛,心里的火顿时窜起三丈,当然又是一顿破口大骂。那仆人十分趾高气昂,指着党进的鼻子质问。你的眼睛是装饰品吗?这是赵二养的鹰,看不出来吗?党进顿时秒怂,赵二是赵大亲弟弟,得罪了他,必定让你在开封混不下去。他笑靥如花,一边称赞老鹰气势威猛,一边嘱咐仆人要悉心喂养。要把老鹰当成亲祖宗一样,一点也不能马虎。 宋军大举压境,刘继元再次派遣杨业出战。毫无悬念,他再次战败,逃回太原。虽然神勇无敌,但是在不计其数的宋军面前,还是选择了战略性撤退。 赵匡胤这次改变了策略,听取了右神武统军陈承昭的建议,挖开汾河,修筑一条堤坝,引出汾河水,水淹太原。另外他还有一个杀手锏,就是四十多份委任状。双管齐下,相信太原坚持不了多久,因此心情大好。 正所谓知人知面不知心,他还是不够了解郭无为。郭无为拿到委任状之后,只留了两份,一份是刘继元的,一份是自己的,其余的都藏了起来。这些委任状是我用性命换来的,凭什么平白无故好死别人? 如果说赵匡胤不了解郭无为,那么郭无为也同样不了解刘继元。他拿出委任状,让刘继元睁大眼睛看清楚。老板,这是赵匡胤亲笔签署的委任状,只要你投降,立即出任平卢节度使。这和蒋委员长的委任状一样,是金字招牌,货真价实。 刘继元表情复杂的看着郭无为,要不是他有拥立之功,真恨不得一刀砍死。我在北汉是皇帝,连辽国都派遣韩知范来任命我了。如果投降,只能做个小小的平卢节度使。是北汉皇帝大,还是平卢节度使大,你分的清楚吗?你脑子有病吧,连宁为鸡头,不为凤尾的道理也不懂。这么多年的饭,你都白吃了吗?再说后蜀孟昶刚到开封八天就死了,虽然没有证据是赵匡胤下的毒手,但是不免让人想入非非。我跟赵匡胤有深仇大恨,一旦投降,下场必定不会好过孟昶。 现在的局势十分明朗,瞎子都看得出来,北汉离亡国只差一步。文武百官们虽然惴惴不安,但是没有好处,都不愿意投降。要我们投降不是不行,总得拿出点诚意,给点好处吧。 郭无为最初的想法是,只要说服刘继元,文武百官们就没有话说了。但是弄巧成拙,不但刘继元不降,文武百官们也不投降。这样一来,整个北汉,除了他一个人,没有人愿意投降。是那样的鹤立鸡群,是那样的独树一帜。 刘继元宴请辽国使者韩知范的时候,郭无为上演了一场以死相谏的大戏。他手持利刃,放在距离自己脖子四分之一寸的地方,痛哭流涕。太原如今洪水泛滥成灾,已经成了一座孤城。宋朝兵强马壮,北汉决计不是对手。再对抗下去,亡国是迟早的事情,请你早做决定。 刘继元神情惊恐,看着郭无为表演。你倒是割自己的脖子啊,如果下不去手,我可以帮你。杀人这种事,我最在行,手法十分娴熟,保证你死的没有痛苦。郭无为长篇大论,慷慨陈词,就是不抹脖子。刘继元也不好意思帮忙,于是夺下了他的利刃。一边安慰,一边承诺。投降不是小事,是不是应该开个会,大家讨论讨论一下?正所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慢慢等吧。 郭无为一计不成,又生一计,要偷袭宋军的中军。宋军的中军是什么地方,那可是赵匡胤睡觉的位置。一旦得手,不但攻防互换,说不定反败为胜,一举恢复后汉社稷。郭无为以天下为己任,刘继元深受感染,除了勉励鼓舞一番,拨了一千人马,还安排了杨业和郭守斌做副手。 他带领文武百官送到延夏门,紧紧握住郭无为的手。老郭同志,祝你旗开得胜。郭无为默默点头,接过帅印,带领人马冲向宋军。但是走着走着,身边的人马越来越少了。原来杨业和郭守斌分别离开了。他们离开的理由十分奇葩,杨业的战马崴了脚,一走一跛,不得不离开战场。郭守斌则是迷了路,自己家里居然走迷路了,不开导航吗? 郭无为原本是想带领人马投降的,但是现在孤身一人,连个进见之礼都没有,见到赵匡胤怎么说啊?总不能说在北汉混不下去了,一个人投诚吧?没有利用价值,信不信赵匡胤会像扔臭鞋子一样,毫不留情,扔得远远。郭无为思前想后,还是回到了北汉。 郭无为鬼鬼祟祟,引起了宦官卫德贵的主意。他明察暗访,终于找到了郭无为暗通宋朝的证据。郭无为眼见东窗事发,立即逃出北汉。但是终究晚了一步,被逮了个正着。刘继元将他绞死,游街示众,并且下令,以后谁敢再提投降,就让他和郭无为到阴曹地府见面。 赵匡胤安插在北汉的地下工作者都死了,苦心经营的间谍网连根拔起,毁于一旦,损失惨重。好在太原城经过长时间的浸泡,出现了塌陷。东南角出现缺口,赵匡胤顿时喜形于色,命令士兵进攻。北汉军当然不会眼睁睁的看着宋军进攻,而无动于衷,于是双方互射羽箭。羽箭像不要钱似的,铺天盖地,十分壮观。正在这时,一个个草垛子漂到塌陷处,竟然堵住了缺口。箭射不进去,而且无法突击进城,宋军只得停止进攻。 转眼到了五月,天气不但闷热,而且暴雨绵绵,无休无止。许多士兵生病,非战斗减员与日俱增,士气一蹶不振,更要命是辽军已经逼近。既然讨不到好,不如撤离。 宋军留下了许多辎重,北汉统统笑纳。有了这些辎重,又可以苟延残喘了。刘继元站在城楼上敲锣打鼓,欢送赵匡胤。我是铜豌豆,虽然很小,但是很坚硬。赵匡胤,这次硌到你的牙了,实在不好意思。 洪水退去,太原城墙大面积垮塌。如果赵匡胤看到这一幕,一定非常后悔撤军。虽然没有攻破太原,但是还是有所收获。因为退兵的时候带走了一万多北汉人,这点人对于宋朝来说算不了什么,但是对于地小人少的北汉来说,却是极大的损失。 太原城摇摇欲坠,刘继元吓了一跳。幸亏宋军退兵了,不然就亡国了。好在运气好的爆棚,上帝保佑,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