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整旗鼓的吴军重新焕出生机,一扫颓势,在雍澨战胜了楚军。
说到雍澨,记性好的看官应该还记得——就在此地,去年,柏举兵败后疲于奔命的楚军架锅造饭,准备安慰“咕咕”作响的五脏庙。谁知天要跟他们作对,煮熟的米饭已经出锅,吴军来了。 于是,吴军饱腹一餐,楚军则冤枉做了回吴军的炊事兵,饥肠辘辘,继续逃命。 同一个地方,楚军仍打不过吴军。但是,历史虽相似却非简单重复。这一次,因为有秦军作为强有力的后援,吴军的战果并没有扩大。 很快,秦军赶到,吴军见难敌强敌,掉头就逃。 捷报传来,楚军低落的士气重新澎湃起来。紧接着,驻扎在麇地的吴军被子期、子西带领的军士点火袭营,吴国军士被烧得屁滚尿流,抱头鼠窜。 更坏的消息从阖闾城传到郢都——夫概很快把越人打败,阖闾城已恢复正常秩序。孰料,外敌易驱,家贼难防,趁大哥被秦楚联军纠缠之际,夫概自立为王,仪式已经履行! 气火攻心的阖闾顿时乱了阵脚,万万没想到,大敌当前,弟弟竟敢给他来个落井下石?无奈鞭长莫及,恨得牙痒痒也无计可施。山高路远四面楚军,只能先对付好眼前的难关再说。 真正是前有堵截——有国归不得,国家已经易主,后有追兵——着急立功的秦军和憋了一口气要报仇雪耻的楚军。 吴王阖闾不愧是沙场宿将,存亡危机时刻,他召集所有军士,发表了一番激动人心的演讲—— 大意是,大家都是一条绳子上的蚱蜢,已经没有退路,唯有齐心协力杀出一条血路才有生还的希望。只有从这里活着出去,回去跟夫概干一仗,归家才有可能。否则,只能葬身异国横尸荒野,做个孤魂野鬼。 收拾好人心,整理好装备,吴军不得不应对一役——楚军在公壻之溪陈兵列阵,这是吴军行进的必经之地,避无可避。双方正面相遇,展开激战。尽管吴军奋勇血战仍不敌,死伤大半。 最后,吴王阖闾不得已鸣金收兵,率残余军士临夜回撤,直奔吴国。 力量对比、人心向背、天意时运仿佛刹那间在吴军阵前倒戈,从前是顺风顺水,事事如意,就连最大的破绽也没被对方利用。而今是诸事不利,连立下赫赫战功名声震天的左臂右膀都选择了背叛。 不得不说,是非成败祸福存亡都在一瞬,快得人眼睛还没看清,心神还没来得及领会。美人的裙裾飞扬香气妖娆还飘在空中,不可一世的胜利者却沦成为一败涂地的丧家之犬。 秋天,楚昭王回到郢都,时隔十月,重新拿回都城的主导权。 吴国先是占领郢都,最后又被迫撤出,让人联想到1812年的俄法战争。 1812年,拿破仑一世的声势兵威达到空前的影响力——几乎整个意大利、德意志地区都被法国占领,奥地利、普鲁士也先后被挫败。节节胜利在前,拿破仑的野心愈加蓬勃,他要把整个欧洲大陆纳入自己的羽翼,成为欧洲皇帝。 海上帝国英国与欧洲大陆隔海相望,在拿破仑眼中是如此刺目。为了逼迫英国臣服,拿破仑联合其他欧洲大国发起“大陆封锁”政策,旨在从经济上遏制英国的发展,从政治上孤立英国。 身为欧洲大国,俄罗斯帝国也不可避免的卷入这场风波。在参加了一段时间的“大陆封锁”之后,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俄国决定退出。 非友即敌,俄国的背叛惹怒了不可一世的拿破仑一世,心高气傲的他决定召集麾下的小伙伴们发动战争,给俄国终身难忘的教训。 为此,法国与奥地利、普鲁士结为暂时军事同盟,紧接着,其他附庸国也先后加入征俄同盟。这一年是拿破仑的高光时刻,他控制的各族各国军队人数接近120万人!百万雄师在手,对俄之战一触即发。 1812年夏季,拿破仑派出一半兵力兵分三路出征俄国。他亲自将兵,欲要征服俄国,宣告欧洲霸主神圣不可侵犯。 听闻大军不日将至,俄国也做了相应的准备。外交方面,他们同瑞典结为反法同盟,在战争爆发之初,他们又与英国缔结了和约。但是,军事方面,俄国却远远落后于法国盟军——他们能集结到的军士仅有20万。 既是有备而来,再加上有绝对数量上的优势,拿破仑一世信心满满,大军长驱而入,很快逼近俄国首都莫斯科。 法国联军气势汹汹,俄国主帅巴尔克莱决定后撤,避其锋芒,徐图再战。不料,遭到执政者的强烈反对。 像专制时代的中国历代帝王一样,统治者远离战火,把战争想象成一场漂亮的肉搏比赛——唯有向前才是正确的姿态,后退意味着怯懦,大失颜面。 很快,库图佐夫被替换上场,带领俄国士兵迎战拿破仑的雄兵。 9月7日,俄法两军在博罗季诺展开第一次会战。从早上六点激战到下午五点,双方各投入13.5万(法国)、15万(俄国)兵力。会战结束后,法国伤亡2.8万人(包括49名将军),俄军伤亡4.4万人(包括22名将军)。 这场异常惨烈的战役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一个黑历史——单日死伤最多的战役。 这场会战以法国的惨胜结束。虽然如此,拿破仑想要速战速决拿下战争胜利的野心仍是遭遇了挫败。从俄军的角度来看,虽然战败,毕竟消耗了法国的大量有生力量,延缓了法军前进的步伐,算是虽败犹胜。 博罗季诺战役过后,法国联军占领了莫斯科,俄军不得不后撤。法国联军在莫斯科烧杀抢掠,蛮横骄傲,自以为占领了俄国首都就能占据主动,迫使俄国投降。 不曾想,俄国后撤时采取了“焦土政策”——当敌人进入或撤入某处时,破坏可能对敌有用的东西。撤除莫斯科之前,俄国发动军民收割了田地的农作物,烧毁农舍,破坏桥梁等交通设施。 很快,法国联军长途作战的劣势暴露出来——补给不足。由于战线太长,法国在俄国边境设立兵战运输粮草。进入俄国后,白天暴晒,夜晚降雨,道路泥泞,不利于大车运输,补给十分困难。 拿破仑一心一意盼望着占领莫斯科后能一面作战一面就地抢夺物资补给的愿望落空,士气开始动摇。 时序进入秋冬,莫斯科的严寒令远道而来的法国人更是吃不消。战争的主动权渐渐转移到俄国人手上——他们先是退守在法国人找不到的角落,接着是不疾不徐制定反攻计划。 陷入被动的法国人开始意识到形势于己越来越不利,冬天到来时,他们开始撤退。就在这时,蛰伏多时的俄国人开始反击。 最终,俄国人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将法国人赶出国境。拿破仑率领残部逃离时,六十万军队只剩两万余人,五十七万人把生命留在了俄国。 随着这场战役的失利,拿破仑的名声坠入深渊,法国的霸权分崩离析。拿破仑也被迫退位,被流放到厄尔巴岛。 同样是占据他国都城,法国和吴国都曾所向披靡,风光无限。接着,他们都被敌人逆转,从主动沦为被动。最终,被赶出都城,狼狈逃窜。 当然,如果要较真,两场战役仍有许多迥异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