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中国道教也有趣 > 第五章 宋真宗崇道始末 下

第五章 宋真宗崇道始末 下(1 / 1)

要说王钦若和真宗也够不容易了,劳民伤财地折腾了这么久,总是感觉效果还是差了那么一点儿,还是真宗有办法,这一天找来王钦若说自己想到了一个好主意,打算效法当年李唐给自己找祖宗提升地位的办法,也给自己也找个厉害的先祖。王钦若一听双挑大指,于是二人就从三皇五帝开始想哪位名人合适。老子肯定是不行了,人家姓李,自己姓赵啊,更主要老李家先占上了,姓赵的古人虽然也有不少,可是能匹配自己皇家地位而且还要给赵家提升层次的还真没找到。这难不倒聪明的真宗,实在没有就编一个出来呗,多大点事儿。于是在1012年十月,真宗又做了一个梦,然后就叫来一帮子大臣听他讲故事,说:“玉皇大帝昨天派神人来告诉了朕一件重要的事,说我们老赵家的始祖实际上是远古九皇之一,现在嘛在天上任九天司命天尊,以前的天书就是他老人家安排人降的。玉皇大帝还说了,要朕好好崇奉这位始祖,具体怎么做呢,就参考唐朝李家供奉他们的祖先玄元皇帝那样就行了。爱卿们看,这是玉皇大帝的命令,朕得照办啊,而且还得加倍做好,对不对?”

特事要特办,真宗立刻就开始为这位始祖的一系列造势行动。闰十月,先给始祖加了封号曰“圣祖上灵高道九天司命保生天尊大帝”,圣祖母封号曰“元天大圣后”,同时下诏,正式宣布老赵家的始祖名字也打听出来了,叫赵玄朗,“圣祖名,上曰玄,下曰朗,不得斥犯”。下面还要给圣祖安排个住的地方,这不是正在修建玉清宫吗,在丁监工的努力下也快完工了,玉皇大帝他老人家的住的大殿后面有座正殿,现在正好也修好了,还没安排神仙入住,正好让圣祖住在那里。接下来就是得让全国人民都知道这件大事啊,我们赵家的先祖找到了,而且还是天上的天尊,大家都得尊奉。于是真宗下令全国各地的天庆观都要增加一座圣祖殿,专门用来供奉赵天尊。不过这些都是给老祖宗找的临时的住房,显然是对他不怎么重视,为了显示自己对始祖的滔滔不绝的崇敬之情,真宗投入巨资在寿丘修建了一座景灵宫和一座太极观,专门用于供奉自己的圣祖和圣祖母,这才是自己这个后代子孙对老祖宗的一片孝心。这两座道观的工程比太清宫小不了多少,共分了1322个建筑区,花了数十万两白银,前后共用了五年时间才完成。对于如此重要的一件大事,真宗宣布七月一日圣祖下降日为“先天节”,十月二十四日圣祖降临延恩殿那天为“降圣节”,于是真宗时期的公务员又增加了两个小长假,一律都放假五天,至于庆祝典礼等等活动参照“天庆节”就行了,懒得再另费心思编排这些了。真宗懒点没关系,下面的大臣之中可不乏心思活络之辈,这不有人就上前对真宗说了:“陛下啊,您看圣祖他老人家名讳里有个玄字,孔夫子和老子的封号都犯讳了,以前咱们不知道圣祖的名讳就不用说了,现在知道了,您看这两位的封号是不是得改改了。”

真宗投以赞赏的一瞥,沉思片刻后说:“那就把孔夫子的谥号玄圣文宣王改成至圣文宣王,老子的玄元皇帝就改为真元皇帝吧。”

从此以后,道教多了一位保生大帝赵玄朗,地位当然不低,仅次于玉皇大帝。这里需要简单解释几句,道教的三清四御中,三清地位是高于四御的,唐朝以前主要以老子为尊,而玉皇大帝是四御之一,远没有资格当老大呢。在皇权的影响下,玉皇大帝的地位在宋朝得到提升,真宗的一系列表演生生把玉皇大帝推上了天界老大的宝座,民间也逐渐把玉皇大帝作为了至高神来对待了。正是由于宋真宗几近狂热的崇道行为,使很多学者认为宋朝的道教兴盛是从真宗开始的,或者说是真宗时期是第一个崇道高潮。实际上宋真宗崇道还是效仿了他老爸太宗赵光义的,根据《宋史》记载,“然不思修本以制敌,又效尤焉,计亦末矣”,这里的“效尤”就是说宋真宗崇道是跟赵光义学来的,也就是说宋代崇道实际上是从太宗赵光义开始的,准确来说是从赵光义北伐幽州战败之后开始的。总体来说,宋真宗的神道设教的一系列举动和唐玄宗的圣祖降见,告赐灵符那一套算是半斤八两吧,如果说这二位崇道还算是有点分寸,保持着一点理智的话,等到宋徽宗时,这位干脆就把自己臆想成天神降世了,那才真称得上是青出于蓝了,这里暂且按下不表。上面提到在真宗即位的前十年里,他还算是一个勤修内政的合格皇帝,但并不意味着那时候的他不崇信道教或佛教。真宗从小就受赵匡胤和赵光义的影响,对宗教早就有了接触,在他很小的时候,有一次曾经爬上赵匡胤的宝座玩起了当皇帝的游戏,赵匡胤当时就逗他说:“皇帝好当吗?”

真宗当时回了一句“由天命耳”,您瞧,小小年纪就深明道教的精义了。真宗登基以后,同样延续了赵匡胤和赵光义二人坚持推行的用黄老思想治国的策略,景德二年(1005年),他数次向嵩山紫虚观道士贺兰栖真访求无为之理,说:“朕奉希夷而为教,法清静以临民,思得有道之人,访以无为之理”,1011年,真宗又向承天观道士柴通玄“问以无为之要”,至少可以看出来那几年还是把无为之道放在了心上的。特别要提一下天台道士张无梦,他曾经多次见真宗,不但讲授无为之道,还结合易经,从治身讲到治国,向真宗灌输只有无为之道才能够令国家长治久安的观念。在众多高道的教导下,真宗对黄老之道越来越信服,他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尊五千之训,安亿兆之民”,仅从字面上看,显然真宗认为黄老治世足矣,当然我们不能因为一句话就下结论。对于佛教呢,真宗时期是什么情况呢?真宗在尊崇佛教方面,虽然没有崇道那么疯狂,也并没有差到哪去,而且真宗曾经说过,“道释二门,有助世教”,“三教之设,其旨一也”,如果仅从数据上分析,他对佛教的扶持力度反而更大一些。比如到1021的(天禧五年),全国共有和尚397,615人,尼姑61239人,总数接近46万人。通过一系列崇道活动以后,还是经过了真宗大量披度道士的情况下,1021年的数据没有查到,但是1019年全国仅增加了1081名道士,89名女冠,全国道士总数也仅19606名,女冠731名,合在一起才2万左右,这差不多已经是宋初道教规模最大的了。对了,1021年大宋当时的人户口统计,共有8677677户,19930320口人,道友们可以回头再看看上一篇柴荣限佛的数据,即便道教如此发展,比起佛教依旧显得那么弱小。下面再简单讲几句道藏的编修情况。宋朝有过数次道藏整理工作,第一次是在赵光义时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不过没来得及完工。第二次则是在宋真宗大中祥符初年(1008-1016)期间,是在宋太宗时期完成的基础上进行的。当时,真宗命人把这些宫廷秘阁收藏的经书全部运到了杭州,由戚纶、陈尧佐负责,选了朱益谦、冯德之等一批道士参与修订,到1016年三月结束。王钦若在做了最终的总校定以后,向真宗献上了此次工作的成果——藏经4359卷,比太宗时多了622卷,真宗大喜,亲自作序,并赐目录名为《宝文统录》。实际上王钦若虽然名声不咋滴,五鬼之一嘛,还有就是长得矮小,还有大脖子病,又因为两朝为相,也落下一个“瘿相”的美名,但这都不能否定他的才华,1013年,他才刚刚负责完成了一千卷的《册府元龟》的编写工作,而且也是负责国史的编修工作。在《宝文统录》编纂同时,宋真宗又任命张君房为著作佐郎,从苏州等地广搜道藏经书千余卷,再从越州、台州等地各收集旧道藏本千余卷,在这四种“道藏”的基础上,于1019年三月完成了最终的编修工作,共4565卷,真宗赐名为《大宋天宫宝藏》。张君房又从中选取精华内容,精简后刊印,这就是著名的《云笈七签》。到徽宗和孝宗时期,又对道藏进行编修,这是后话了。最后再聊一聊一位名人,他叫柳永,没错,就是你想到的那个柳永。为什么讲着讲着道教突然要讲柳永呢?有的道友应该想到了,游仙词、青词、步虚词之类的,这些都和道教有关系,柳永是个宋词名家,是不是也写了相关的词传世呢,事实正是如此。柳永的生平事迹之类的就不详细讲了,他的青年时期主要是在汴京度过的,宋仁宗时中了进士,当时已经47岁了。柳永20岁时,那一年正好是真宗梦到天降天书三篇的1007年,柳永亲历了真宗神道设教的全过程,看着皇家那一系列的崇道活动,这些都直接影响了他的作品的选材和创作。另外,柳永的词还受到了当时的文坛领袖,也是他的老乡杨亿的影响,对了,还有一个同龄人晏殊,对他影响也不小,只不过晏殊是很看不起柳永的。在种种因素综合影响下,柳永仿照唐代那种“以汉喻唐”的手法,来了一个“以汉喻宋”,创作了《巫山一段云》游仙组词,还根据天降天书这件事情创作了二首《玉楼春》,具体内容就不引用了,道友们可以自己找来赏析赏析。柳永只是那个时代参与创作的一个文人而已,在以皇帝为中心的封建时代,帝王的一言一行都是风向标,柳永他们这些民间作者都会表达自己的敬仰之情了,为了取悦自己的老大,群臣们必然也会创作一些与神道设教有关的诗词献给皇帝指正,真宗看到后心情上肯定是大好,所以他偶尔也会亲自出马,于是《大中祥符颂》《真游颂》等作品陆续问世,也表示自己很亲民,与民同庆嘛。唉,举国沉迷在崇道之中,谁还管北方那十六州的土地和百姓!下一章,再简单涉及一些道教对北宋士风和文风的影响话题。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三国:从西凉开始,步步为营 万岁约阿希姆 神雕里的王朝 回到三国打天下童渊赵云 大明从洪武末年开始 我真没想在大唐搞事情 大明:我父王是朱棣 开局秦始皇把我当神仙 大明末代土司 让你当昏君,你一统六大国了?海静凉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