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墨在莱州府的一切动作,虽然动静很是不小。 但是在这个风雨如晦的时代,对大明这艘千疮百孔随时都会颠覆的巨舰来说来说,只能算是一朵不大不小的浪花而已。 因为相比起沈墨来,李自成和他的手下们掀起的惊天巨浪正在以铺天盖地之势向着大明这艘巨舰在兜头砸了过来,让大明这艘巨舰随时面临着倾覆的危险。 崇祯十六年正月,李自成攻占承天,被奉为“奉天倡议文武大元帅“。 三月,李自成改襄阳为襄京,称“新顺王”,招抚流亡的贫苦农民,“给牛种,斟贫困,畜孽生,务农桑”,又“慕民垦田,收其籽粒以饷军”。 同月、李自成杀死了与自己合兵一处的罗汝才和革左五营的贺一龙。 四月,杀叛将袁时中。 五月,张献忠攻克武昌建立“大西政权”。 八月,大明陕西总督孙传庭率领十万大军出潼关,进入河南境内。 李自成闻讯,即率主力北上迎战。 九月、两军对垒于河南郏县。 时值大雨磅礴,明军粮运不继,士气低落。 李自成抓住时机,一面动员百姓坚壁清野,使明军无法就地筹粮;一面派大将刘宗敏率万余轻骑出汝州,截断明军粮道。 孙传庭闻讯大惊,不得已回师想要打通粮道。李自成率军追击四百余里,大败明军,斩首四万余级。 李自成乘胜挥师西进。 十月,李自成攻破潼关,杀死孙传庭,遂占领陕西全境。 孙传庭这个大明最后一个猛人一死,崇祯皇帝手中的最后一根稻草也彻底没有了。 在历代史料里,每到某王朝即将歇业的时候,经常看到这样一句话,XX 死而X 亡矣。 前面的XX,一般是指某猛人的名字,后面的X,是朝代的名字,这句话的意思是,某猛人,是某王朝最后的希望,某猛人死了,某王朝也就消停了。 在明代完形填空里,这句话全文如下: 传庭死,而明亡矣。 传庭者,孙传庭也。 李自成在占据了西安之后,调兵遣将,集结兵力,将进攻的目标瞄准了北京城。 他将终究这已延续二百七十多年的帝国。 在出发前,他发出了一道檄文,文中有八个字: 嗟尔明朝,气数已尽。 大明的气数已经尽了,这是谁也无法阻挡的大势。 消息传来,许多大明官员嚎啕大哭,但是更多的人却是早都偷偷准备好了降表,就等着大顺皇帝攻克京城之后第一时间送上,确保自己在新的政权之中能够占据一席之地。 崇祯皇帝得到孙传庭战败身死的消息后,在乾清宫摸黑一个人呆坐了一整夜。 官员们能够哭出来,但是崇祯却已经哭不出来了。 在卢象升死的时候他已经哭得够多了,现在已经没有眼泪了。 他能够依靠的大臣们一个一个都战死了,大明皇帝茫然而又绝望,不知道该何去何从了。 对于气数已尽这个判断,崇祯此时不认账也不行了。 上台以前,憋足了劲要干掉魏忠贤那个死人妖,死人妖干掉了,又出来党争,后金入侵,看准了袁崇焕,要他出来上岗,一顿折腾,后金没能折腾回去,袁督师倒给折腾没了,本想着卧薪尝胆,忍几年,搞好国内经济建设,再去收复大好河山,结果出了天灾,又出来若干人等造反。 调兵,干掉若干人等,若干人等被干掉,又出来了若干更狠的人(比如张献忠、李自成),再调兵,把若干更狠的人,又打下去,投降的投降,跑的跑,正准备一鼓作气…… 清军打进来了。 好吧,那就去打清军,全部主力调到辽东,打个一年半载,好不容易把人熬走,后院又起火了,投降的不投降,跑进去的又跑出来。 很巧,又是灾荒,大荒,没法活,于是大家跟着一起造反。 这种编剧思路,很类似于早些年的经典电视剧《渴望》,按照当时编剧的思路,就是找个弱女子,什么坏事、孬事、恶心人到死的事,都让她碰上,整体流程大致是,一棍子打过来,挺住,再一棍子打过来,继续挺住,挺到最后,就好人一生平安了。 崇祯的故事就是这样,他挨棍子的数量,估计比渴望女主角要多得多,抗击打能力更强,但不同的是,他的故事没有一个好的结局。 因为他的故事,是真实的,而真实的东西,往往都很残酷。 崇祯并非一个温和的人,他很急躁,很用力,用今天的话说,叫用力过猛,但那个烂摊子,不用力过猛,只能收摊。 崇祯很节俭,他的衣服、袜子,都打了补丁,请注意,打补丁的,并不一定很节俭,往往很浪费,比如后来清朝的道光同志,衣服破了,让人去打了个补丁,五十两白银,这哥们全然是败家的,还说特便宜。 而崇祯的补丁,是他找老婆打的,免费。 此外,崇祯还有个特点:走路慢,因为走得快,里面的破衣服就会飘出来——节俭是节俭,脸面还是要的。 他工作很努力,每天白天上朝,晚上加班,据史料记载,大致要干七八个时辰(十四到十六个小时),累得半死不活,第二天接着干。 简单地说,崇祯干的,是这样一份工作,没有工作范围,没有工作界限,什么都要管,每天上班,不是跟人吵架(言官),就是看人吵架(党争),穿得破烂,吃得也少,跟老婆困觉较少,只睡五六小时,时不时还有噩耗传来,什么北边打过来,西边打过去,祖坟被人烧了,部将被人杀了,东西被人抢了等等。 这工作,谁干? 最不幸的是,崇祯以上所有的不幸,都无法换来一个幸福的结局——他的努力,终究失败。 但比最不幸更不幸的是(简称最最不幸),崇祯知道这点。 知道结局注定是悲剧,也无法改变,却依然要继续,这就是人生的最大悲哀。 史料告诉我们,崇祯应该知道自己的结局,他多次谈到命数,气数,经常对人哀叹:大明天下,奈何亡于朕手! 然而他依然尽心尽力、全力以赴、日以继夜、夜以继日、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不到长城心不死,撞了南墙不回头,往死了干,直到最后结局到来,依然没有放弃,直到兵临城下的那一天,依然没有放弃。 一个了不起的人,虽然能力差点,但是却也值得钦佩的人。 没几个人保证在皇帝这个位子就一定干的比他好。 他欠缺的是运气。 奈何,大明朝到了他这一代,所有的好运都用完了,只剩下了霉运。 所以,崇祯其实是一个倒霉到了极点的人,是值得同情的。 李自成虽然没有打到山东来,山东依然还在大明的统治之中,虽然基本上是名义上的。 沈墨虽然杀了几个知府知县还有山东都司,形成了事实上的地方割据,但是他毕竟没有公开打起造反的旗号来,所以,从整个大明的层面来讲,他也就没有那么引人注目。 其实,就算他现在真的打起了旗号,崇祯皇帝也顾不上他了。 在得知了李自成在西安正式称帝,然后率兵向京城进发的消息后,不甘心的崇祯皇帝还打算再挣扎一下,下诏命令四方勤王。 这其中就包括山东总兵刘泽清。 刘泽清算是山东如今兵力最多的一员大将,也就是后来南明朝廷的江北四镇之一。 江北四镇,唯一一个真正忠诚,而且还能打的也就是黄德功了,最后还因为宁死不降而死在了清兵箭下,是江北四镇中唯一的好汉。 刘泽清作为山东总兵,山东目前唯一的实力派人物,在接到崇祯皇帝的勤王诏书后,竟然谎称坠马受伤,拒不奉召。 连皇帝的旨意都不遵从,更别指望他会带兵攻打跟自己八杆子打不着的沈墨了。 沈墨虽然人在莱州府,跟李自成和张献忠都暂时打不上交道,但是却一直在关注着外面的信息。 他让项元忠牵头,抽调精干人员成立一个情报部门,起了个名字叫悬镜司,专司情报工作。 这个名字的确有抄袭的嫌疑,但是沈墨也懒得想,觉得好用就直接拿来用了。 项元忠是锦衣卫百户,专业情报人员出身,所以这项工作对他来说是专业对口。 沈墨交给的任务就是重点搜集李自成、张献忠还有满清的情报。 虽然历史走向和一些主要事件发生的时间他都一清二楚,但是在具体细节上还是要重视起来的。 因为沈墨的先知优势,所以项元忠的工作进展的非常顺利,每次搜集到的情报都跟沈墨之前说的如出一辙,这让他心中对沈墨更是佩服的五体投地,做事的精神头明显更高了。 只不过随着李自成的进展越来越快,大明不断的失败,项元忠的情绪看起来有些低落。 虽然他隐藏的很好,但是沈墨还是敏锐地察觉到了。 沈墨明白项元忠的心情低落的原因,毕竟他曾经是锦衣卫,是大明天子亲军。 相比其他人,锦衣卫天然地对皇帝就多了一份忠心。 现在看到大明皇帝这么狼狈,处于困境之中,他的心情自然是复杂的。 不过沈墨虽然看出来了,但是却什么都没有说。 每个人都要经历这种心路历程,一个朝代的落幕,有人要殉葬,有人会怀念,有人也会拍手叫好,也有人唏嘘不已。 沈墨知道,李自成不是自己的真正敌人。 李自成灭了大明,那是改朝换代。 而如果满清占了中原,那才是真正的亡天下。 而且他虽然跟李自成打的旗号不一样,但是在很多政策做法上面却是一致的。 李自成的大军每攻占一处,就会杀掉当地的乡绅大户,王贵权贵,抢走他们的粮食和土地,然后分配给当地的流民百姓,招募更多的流民来加入自己,从而不断壮大自己。 从这一点上来说,李自成跟沈墨其实算的上盟友,虽然李自成此时肯定还没有听说过沈墨这个名字。 但是沈墨心里却是要感谢李自成的,因为他知道李自成其实是在给自己趟路。 目前李自成高歌猛进,沈墨自然就待在莱州府猥琐发育。等到李自成进了京城,然后清兵入关之后,那时候的他就是该北上的时候了。 有了自己的加入,这未来的天下格局已经注定要跟原本不一样了。 沈墨一边在关注自己外界的时局变化,一边在不断壮大自己的实力。 莱州府各县的守备军都在一边训练,一边四处剿匪,通过实战来提高战斗力,同时消灭境内的盗贼。 在加上沈墨施行的分田免债等政策,许多被迫落草为寇的百姓也纷纷下山重归田园。 而且沈墨还发布了政策,吸引各地的商人前来莱州府经商,虽然会收取一定的商税,但是却可以受到公平的待遇,不会遭受地方官府的盘剥。 而且还给了许多的优惠政策,逐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商人进入了莱州,甚至连南直隶一代的许多商人都开始涉足莱州府。 沈墨的水师已经初步成型,在兼并了原本的在青岛湾的那支大明水师之后,沈墨手中的各种战舰数量加起来已经超过了一百艘。 在水师强大的火力下,青岛湾附近活跃的海盗们被驱逐或者干掉,青岛湾附近的海域逐渐变得安全起来。 在这种安全的环境下,沈墨干脆让水师在打海盗的时候,也兼职保护海外贸易的商船。 这些商船来往日本和朝鲜做生意,既有那些商人的商船,也有沈墨的商船。 原本就有成熟的贸易路线,现在被沈墨接手了。虽然沈墨禁断了辽东的贸易路线,但是日本和朝鲜的贸易却越发频繁起来。 海贸的收益非常的可观,这让沈墨在抄家之外又多了一条新的收入渠道。 莱阳府的治安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好转,盗贼越来越少,百姓越来越多。市井也逐渐繁荣起来,秩序井然,司法公正,百姓们渐渐有了安居乐业的气象,竟然成了明末乱世之中少有的一片乐土。 沈墨的声望在莱州府百姓心中越来越高,许多人渐渐只知沈墨,而不知大明朝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