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潘阿强这边被教训完了,陪同的张云翼从身后摸出一叠宣纸,笑着道:“诺敏大人,幸好你撕掉的只是留给你们的那份,张某这边还有两份,就不给你们看了,免得再次撕掉。”
诺敏不由愕然,知道自己落入了对方陷阱,眼前这个大清的叛徒居然如此厚颜无耻! 关键是自己现在对这个该死的叛徒以礼相待。 只能硬着头皮道:“明珠大人说的也是实情,我们的确不能做主,还请潘张将军让我们回去禀报皇上,此事关系过于重大。”
潘阿强本就知道会是这么个结果,这个条件鞑清要是能答应,那就怪了! 要的就是让他们来拒绝,他扭头转向张云翼,意思很明显:恶人还得你来做完。 张云翼会意,一瞪眼,喝道:“都放你们回去了,对这签好的协议又不认账,我们找谁去?就你这老头,还是身居高位的礼部尚书对吧,那就你留下,还有你明安图,福全的岳父是吧,留下!”
“还有你这叫费扬古的九门提督,肯定杀过我们不少大明将士,也留下交代交代吧,其余的人可以放回去,给你们主子禀报今日谈判的结果。”
说完,张云翼示意近卫军卫兵将除了诺敏、费扬古、明安图之外的其他人押出去,待他们走到门口,又将诺敏撕碎的那份协定交给纳兰明珠,告诫道:“好好奉劝你们的主子们,尽快按今日的协议去做,否则,到时候划河而治的,只怕就不是这条拉林河了了,还要往北,比如黑龙江!”
纳兰明珠很头疼,特么的,他怎么觉得自己像大清版的秦桧? 整个谈判团,就他全须全尾没挨打,诺敏、费扬古、纳兰明珠他们三人是谈判团最后话语权的,就他能回去。 他现在感觉其他人看他的眼神都不对劲了。 皇上啊,奴才对大清是一等一的忠心啊! 纳兰明珠对天无声呐喊。 ...... 京城西北角的裕王府内,裕亲王福全焦头烂额地思考着破局办法。 正在这时,门外有王府亲信太监禀报:“王爷,明安图的两名亲兵前来求见。”
福全一听,怔住了:“岳丈大人呢?他不是和纳兰明珠他们去明妖营中谈判去了,怎么他的亲兵来求见,莫非出了什么事情?”
正要将明安图的两名亲兵唤进房间,却看见自己的嫡福晋西鲁克氏抹着眼泪,哭哭啼啼地走了进来,一见福全便嚎啕大哭道:“王爷,您可要救救阿玛啊!”
福全一听,就知道谈判黄了,连忙问她身旁的亲兵,才得知,原来自己的岳丈明安图,奉自己命令前去明军营谈判,结果被扣留了。 “先别急,那其他人怎么样了!”
话声刚落,王府门外的侍卫,通过内侍太监进来禀报,说是大学士纳兰明珠和于成龙两人,有急事联袂来访。 将两人都请至会客堂,摒去了服侍的太监等闲杂人等,还没等奕訢开口,纳兰明珠便哭道:“王爷,奴才办事不力,还请王爷责罚!”
他脸上双颊乌青,高高肿起,看模样,刚被暴打过不久,是要有多可怜便有多可怜。 但是明明他没被打啊! 原来,为了防止被误会,他只能自残了! “明珠大人受苦了,此事本王已经知晓,想不到,贼子竟然如此奸诈残暴!”
福全稍稍安慰着。 随后纳兰明珠便把诺敏签了有问题的和约的事情一应爆出来。 这下轮到福全头疼,这事搞不定啊! 福全也没想到一向精明的礼部尚书诺敏,竟然会鬼迷心窍地没看清楚明妖写的全部内容,便直接签字盖印了,而且在被明妖戏弄后,还将协定撕毁,犹如泼妇一般。 但他更没想到,明妖竟然会用这样下三滥的手段,像是故意戏弄一番似的。 而且,还无耻地将和谈的大清朝廷重臣给狠狠地揍了一顿,又将自己的岳父和诺敏、费扬古几人给扣押起来! 这,这简直不讲规矩嘛。 明妖口口声声骂大清是鞑虏,福全觉得,明妖他们才是蛮夷呢! 他便问道:“明珠大人、于大人,正好你两人前来,我们便一起商谈一下,接下来大清该怎么办!”
“王爷,依奴才之见,还是先将此事禀报给皇上为妥!至于和谈,便与明妖拖着,明妖兵力并不是很多,而且又都是南人,再过一两月,天气便会越来越寒冷,到那时,勤王大军也应该能赶到,京城内的八旗新军再杀出,内外夹击,必定能将明妖大败。”
纳兰明主青着脸,振振有词地说道。 他是康熙的“大忠臣”,自然觉得有事就奏报皇上。 于成龙却道:“那诺敏三人怎么办?他们在明妖手中啊,我们拖久了,只怕会对三人不利啊。”
诺敏和他关系不差,能搭救就救一下。 见福全有些犹豫,于成龙继续建议道:“裕亲王,下官有个建议,明妖应该不会将他们怎么样,实在不行,用些钱财,将他们先赎回来!”
纳兰明珠急了,他可不希望这三人回来,不然肯定参他一本,急忙道:“不可,明妖奸诈无常,已经毫无信用,送赎金给他们,只是肉包子打狗,人却没办法赎回来,他们本就是扣押着当成要挟的!“ 福全点点头:“明珠大人说得对,如今只有先禀报皇上,请他定夺!同时敷衍明妖,虚与委蛇地拖延一番,于总督,你这边却要盯紧城内军队,严防死守,固守京城。”
听到这话,于成龙无奈,只得答应下来。 ...... 城西的三贝子花园内,大彗寺、万寿寺、天宁寺的主持,还有白云观的观主,拘束地围坐在后花园的一间亭榭内,而中间站着的,正是潘阿强。 近卫军正在等待新一批高丽和东瀛炮灰到齐,便对内城发动总攻,而这个空档期,他准备干一件坏事。 谈判之前,他将西近郊的寺庙高僧、道观道士请来,目的自然是让他们“见证”大明与鞑清满清和谈的这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