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何充打头阵,一些王公大臣们也开始紧随其后。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从蔡谟开始,会稽王司马昱、汝南王司马统、左光禄大夫陆玩、散骑常侍裴宪、尚书左仆射谢尚、尚书左丞王彪之、吏部尚书谢裒、中书侍郎刘讷、侍中刘惔,这些王导和皇帝的党羽们都站了出来力挺陶旭。 “朕也以为陶卿之言颇有道理。”
皇帝也难得硬气了一把。 在何充的鼓励下,他劝道:“舅父以为如何?”
话已经说的这么明白了,真的摊开打,那就是死。如果为了庾亮一人的功业而任性,只怕整个江东都要联合起来反对他。 即便庾冰贵为执政大臣,面对如此浩大的反对声,他也没有理由再坚持了。他一眼看过去,除了诸葛恢、顾和、刘耽几个铁党外,几乎清一色的都在支持陶旭。 就连某些一直中立的江东本土派老滑头,也加入了支持陶旭的行列里。 其实庾亮对于北伐也没看上去的那么上心。 醉翁之意不在酒,庾亮的真正意图还是假节钺。 只要拿到假节钺,庾亮就能拥有辖区内绝对的生杀大权,他就是荆州的土皇帝。 假以时日,他庾亮又何尝不能做下一个王敦呢? 庾冰当然明白哥哥的意思。 不用庾亮明说,光看从武昌寄来的这几封奏疏和上表,以庾冰的智商也猜到了兄长的用意。 他当机立断,乘着王导病重,诸大臣们也都没达成统一意见,庾冰立刻胁迫皇帝召开临时殿议。 他想浑水摸鱼,先把生米做成熟饭。只要借着皇帝的手写下诏书,那就等于庾亮拿到了北伐许可证,假节钺就到手了。 拿到了假节钺,那党同伐异还不是一句话的事么? 像陶侃的亲家周抚,老部下桓宣,这些地头蛇刺头庾亮看不顺眼不是一天两天了。他只恨没有假节钺在手,不能正大光明的除掉他们。 即便是这次杀陶称,庾亮也是十分冒险。他是看准了陶家在荆州已经没有别的势力,陶称外强中干,看似蛮横,实际上已经虚弱到了极点。 加上陶弘、陶旭兄弟远在建康,庾亮当机立断,用陶称的人头在荆州立了一威。 可他万万没想到,陶称的人头却在建康却起到了反作用。 陶旭这大半年在建康的活动已经和某些家族的利益深深的绑定在了一起,陶称虽然在荆州势单力孤,但也可以看作是陶家投射在荆州的阴影。 如今庾亮居然出手诛杀陶称,这无疑刺激到了那些和陶旭绑定的家族。 而其他人看到的,却是庾亮的野心膨胀。陶侃在日,曾经不计前嫌,帮庾亮摆平他惹出来的苏峻之乱,临死前更是上书推举庾亮接替自己的位置。 这些举动都是在向庾亮示好,希望他能照拂自己的子孙。 从东汉以来的官场惯例就是推举之恩天高地厚。任何胆敢“背叛”推举人的行为都会被整个官场所不齿。 连推举自己上位的人都敢背叛,谁还会和这样的人结盟? 不少平时只是在朝中混个脸熟的江东本土派原本就对庾亮高调的北伐口号感到担忧。无论胜败,北伐都意味着要从江东士族的手里征兵调粮。 胜,他们分不到荣誉;败,账单还得他们买。这样的亏本买卖任凭是谁都不会做的。 所以,一旦陶旭站出来啪啪打脸庾亮,这些平时装傻充愣的江东士族们都纷纷站了出来力挺陶旭。 “庾公!”
气氛已经到了,身为另一位录尚书事大臣,何充也该出来做决定了。 “既然众议都以为不可,那老夫就代为拟诏了?”
庾冰铁青着脸盯着陶旭,一言不发。 何充见他不反对,便亲自执笔,草拟了一段批语。 批语先充分认可了庾亮的爱国情怀和大义担当,但是话锋一转,还是指出现实条件不允许,从郗鉴以下,朝廷各个方面都不支持庾亮的行动。 何充写的很快,不过片刻之间,一份诏书就草就而成。 他又吩咐小宦官取过庾亮的奏疏,把自己的批语粘贴在奏疏后面,递给了皇帝。 皇帝看了看庾冰,见他依旧不反对,这才拿起朱笔,在奏疏上批示了“不许”两个字。 “就以朝廷的名义尽快发出去!”
何充对小宦官吩咐道,“征西将军在武昌也是侯颈而盼,这是大事,千万不能耽误了!”
小宦官应声而去。 一场激辩下来,又是功败垂成,庾冰心里的懊恼可想而知。 “陛下~!”
正当众人归位,准备结束这场殿议的时候,庾冰却又开口了。 那名手捧诏书的小宦官还以为庾冰又有话说,他茫然的站在原地,不知所措。 何充却朝陶旭使了个眼色,陶旭立刻吩咐两名士兵把小宦官带走了。 庾冰却对小宦官视若无睹,反而转移了另一个话题, “陛下,太极正殿修筑已历十载,至今尚未修筑完成。臣深以为虑!”
庾冰叹了口气。 “今日朝会,百官混作一堂,或三人一席,或两人同座,成何体统?我圣朝身为天下正朔,陛下身为天子,岂可无人君之像?”
庾冰边说边偷瞄了一眼何充,看何充一脸的茫然就知道他还不知道自己想说什么。 “近日臣闻报说丹阳尹治下有人当街行刺右卫将军。此人固然死不足惜,可那人却是为宫中修建大殿而负责运送石材和木料的商人!”
听到这里,陶旭隐隐约约觉得有些不对劲了,可又找不出什么头绪。 众官员还不知道陶旭被行刺的消息,现在听庾冰一说,都纷纷望向陶旭。 敢在当街大庭广众之下刺杀有重兵防卫的将军,这刺客怕不是失了智? 可庾冰话里的重点却不在行刺。 “此人一死,太极正殿的修筑又将停止。臣等在这东西偏殿辅政倒也罢了,可陛下身为人君,难道将来也要在偏殿内接受百官朝贺吗?”
“这......”皇帝见庾冰说到了自己,他一时不知道该如何接话了。 “臣请为陛下派一贤德可靠之大臣监督皇城修筑,务必要在一年内完成太极正殿的修复!”
庾冰遽然起身,朝着皇帝深深一拜。 这一顶大帽子扣上来,皇帝更是不知所措。 身为皇帝,他也不能说不修吧? 一个白发白须的中年男子突然站了出来,朗声道:“陛下,当年是臣父监督修建显阳宫城。今日大殿未毕,臣当尽父之责,臣请为将作大匠!”
这显阳宫城当年就是王彪之的父亲所修筑,坚固的司马门一战成名,王彪之最近走在建康街道上都是抬头挺胸的。 “王监司身为尚书左丞,已经身负监察重任,岂可再分劳忧呢?”
庾冰冷冷一笑,回身继续对皇帝奏道,“臣有一人,必能身负将作大匠之责,为陛下修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