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大天象 > 第24章 悬峰孤天势

第24章 悬峰孤天势(1 / 1)

“公子为何给他瞎指路?”阿笙原本想将人斥走,却没想到池云竟比自己还坏,让他背道而驰去了另一处山峰。

现下天色已晚,公子乱指路,自然是打算教训一下对方了。

池云转头笑道:“他来飞剑峰,是冲着我来的,我已经不想管那些事了,让他转一个大圈,吃些苦头,聪明人就应该知道适可而止,不需再上飞剑峰了。再说了,他方才那反应,正是该教训一下。”

阿笙听了,心里自然是高兴的,只是想到那座山峰的人,又有些烦躁。

“公子方才所指,是玉蟾峰,住着个很讨厌的人。你把那人指引到玉蟾峰去了,那个讨厌的人说不好明天就会带着那人一起跑来我们飞剑峰。我很不喜欢那个老家伙。那个小家伙还稍微有趣些。”

池云看了她一眼,微笑道:“那个老家伙也是以貌取人?”

阿笙摇头道:“那倒不是,反正……很讨厌。”

“那我倒是想跟他见上一见了。”池云哈哈一笑,牵着马前行。

阿笙哼了一声,不再跟他说话了。

池云忽然意识到,小姑娘有点小心眼,感到有些头疼,却也不知道怎么哄。

走了一阵,见道旁有一丛竹林,生得笔直。孤山上有不少竹林,东一丛西一簇。

池云上前一掌拍断一根,掂量了一下,便拿在手里,一手牵马,一手拄着木棍,一步步上山。

阿笙这个时候觉得好像有些过分了,便开口道:“你要是累的话,就到马上来,我休息好了,走路就行。”

池云没理解小姑娘的好意,道:“我不累。”

小姑娘轻哼一声,嘀咕了句:“爱坐不坐。”

再没说话。

池云又一阵头疼。但他确实不累,总不能自己乘马,让小姑娘走路上山吧?

回到孤剑锋,阿笙下厨,还好做了他的那份,否则就要自己亲自动手了。还记得那年自己煮面,结果面条烂成了面羹,让姐姐笑了好一阵子,说以后一定要给他相一个厨艺好的媳妇儿。

……

次日清晨,用过早饭后,阿笙抱着木棍去剑坪刺剑。

从昨日回来到现在,一句话都没跟池云说过。我那么讨厌玉蟾峰的那个人,你却想要见他,就是故意气我。

这个气,十天半月都消不了。

来到剑坪,将准备好的药水放在石头上,却发现一柄新的竹剑安安静静躺在石头上,旁边还有一堆碎屑。

昨夜听得动静,那人似乎很晚才睡。

小姑娘拿起竹剑,抬头看了眼山巅上练功的人,小声哼了下,低低说了声:“谁要你的竹剑。”

随即嘴角露出一丝笑容,一晚上的不快都烟消云散,刺出去的剑,都感觉格外畅快。

这时峰下一个中气充沛的声音哈哈大笑,一个声音遥遥传来:“阿笙姑娘,贫道又看你来啦!”

池云一惊,顺着声音望去,便见一道灰色人影在山道穿梭,以极快的速度飞奔而来。

池云心想这人好厉害的身法,他如今已踏入神海境,却也做不到如此。

此人修为,只怕更高。

阿笙听到这声音,手上的动作都凝滞了下来,一脸不喜欢。

池云从峰上下来,问道:“他就是那个很讨厌的人?”

“就是他。”

那道身影穿过密密麻麻的剑林,最终在剑坪停了下来。

来人一身道人打扮,手里捏着一尾拂尘,四十来岁年纪,并不算年老,身形微胖,面目和善,怎么也看不出哪里惹人讨厌。

道人先是对着阿笙一笑,当是打过招呼,然后朝着池云一个稽首:“贫道乌龙子,就住在隔壁玉蟾峰,与弋剑仙和阿生姑娘算是邻居了。这位公子想必就是照岳神将池国舅了,贫道虽居于山野,但照岳神将的大名,却也是如雷贯耳啊!”

池云微微抱拳还礼,笑道:“哪里哪里,都是些俗世名利,不堪入道者之耳。”

他知道眼前这名叫乌龙的道人,不过是从昨日那人口中得知了自己的事,至于如雷贯耳什么的,完全是吹捧之词。

数年前他便巡视过这孤山诸峰,那时的玉蟾峰,还是荒无人烟。很显然这道人是这三年间才住到玉蟾峰的。

乌龙道人微微摆手,说道:“俗世名利又如何?每个人生在天地间,都有自己的位置,如国舅爷这般,为国为民,镇守疆土,立不世之功业,留名青史,这才是真英雄、真豪杰。如贫道这种借修道避世者,进不能安天下,退不能惠一方之民,便得长生,也是无用之身罢了,不堪一提,不堪一提。”

道人说到自己时,不住摇头摆手,好像自己真的没有半点用。

阿笙没好气的说道:“那你还修什么道,早点还俗,趁早下山,种点田也比现在好。”

“要贫道行云布雨还成,种田就不太行了,要是一块肥田落在我手里,平白浪费了。现在的田地亩产本来就低,再浪费掉,贫道岂不是罪过?阿弥陀佛!”

池云听了却不解,如今沧阳国境内风调雨顺,百姓收成倒是极好的,何来产量低了?

阿笙在旁边啐道:“你到底是贫道啊,还是和尚啊?”

“佛道不分家嘛。”乌龙道人呵呵笑道。

“遇见道士就是贫道,遇见和尚就是贫僧,你就是个骗子,不准再来我们飞剑峰。”阿笙冷着脸,提着竹剑驱赶道人。

乌龙道人闪身躲过,笑道:“阿笙姑娘,你这就不对了,怎么说贫道与你家弋剑仙也是把酒言欢称兄道弟过,说起来也算你半个长辈了吧,哪有你这样对待长辈的?”

“就你这不要脸的道士,有什么资格跟弋爷称兄道弟?也是弋爷不跟你计较,才没赶你下山,否则你连剑阵都别想过。”

阿笙气得胸口起伏不定,原本半山腰是有剑阵护着,人不能进,兽不能来,飞剑峰一直平平静静,无人打扰。直到有一天,这个道人竟然穿过了剑阵,跑来跟弋红尘谈天说地。

初时阿笙还以礼相待,谁知后来这道人经常跑来,不但蹭吃蹭喝,还开始点起了菜,想吃这吃那,最后还说要是阿笙会酿酒就完美了。

阿笙气不打一处来,从此再不给他好脸色。

道人每次来,阿笙便不做饭了,饿着肚子练剑,反正弋红尘吃不吃都无所谓。

后来道人再来,便带了个七八岁的小孩,说是自己收的徒弟。阿笙不做饭,就吩咐徒弟去厨房捣鼓,自己则与弋红尘坐而论道。

对于道人这种行为,阿笙恨不得将他揍一顿。

那徒弟年纪小,身形矮,炒个菜都要惦着凳子,一顿饭弄下来,一脸黑漆漆的。再加上小孩一口一个阿笙姐姐,叫得让人心生怜惜,最终心肠一软又给把饭做了。

“阿笙姑娘呀,那剑阵真的是贫道凭自己本事过的。”乌龙道人很是委屈。

阿笙却半点不想跟这道人纠缠,直接就下了逐客令:“弋爷不在,回你的玉蟾峰去吧。”

道人呵呵笑道:“贫道这次来,是找池国舅聊天的。你也知道,我那玉蟾峰,就我和我那笨徒弟,平日想找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弋剑仙醉心剑道,我也不能总来打扰。池国舅红尘滚滚,见多识广,我们必然有说不完的话。”

道人说罢就拉着池云的手,找了两块石头坐下,开始讨论修行。

池云对于这等世外高人,自然也不敢怠慢。而且他刚刚触摸到意势的门槛,正需要有一位前辈解惑。

乌龙道人说道:“这意势,便是意与势的合称,意是所领悟的精髓,势是在这精髓之上所施展的手段,换一种说法就是招式。刀剑意势,拳掌意势,都是如此。”

“意分高低,初时不显,需借势而起;然而随着领悟越发完善,到得真意饱满之时,念之所至,便是意之所起。这个时候,招无定招,势无常势。”

“弋剑仙的剑意,便到了收发自如,无可揣摩的地步,念之所起,天地万物皆可为剑。故称剑仙。”

池云有些明白了,意有点像兵书,教人如何打仗;势便是真正的战场。

但兵书写得再妙,也要看战场如何运用。同时千百次的征伐,又总结出经验,完善兵书。

他看向石壁上弋红尘刻下的十九道剑痕,再看看正在刺剑的阿笙,若有所思。

一次次的出剑,在剑势上去领悟那玄妙的剑意。

习武之人,最开始练的都是招式,到最后再将招式化无,成为意势。

这样的人物,足以开宗立派。

但即便如此,也无法完完整整传授意势,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便是这个意思。

池云踏入神海境,这几日又钻研囚龙武典,一直想要再次捉摸到击杀凤漓宗时的感觉。

此刻与乌龙道人一番研讨,忽然灵台一清,猛地跃上石壁,舒臂伸拳,整个身躯微微一沉,顿时渊海翻涌,一股强大的力量奔腾而出。

随后再起势,举拳向天。

在这一拳之下,天风骤然而起,呼啸不绝。

“好,好!这一拳算是领悟到拳势奥义了。池国舅的悟性,让人艳羡啊!”乌龙道人在下方抚掌大笑。

这一次,池云算是彻底抓到意势起于心的感觉了。过去这些年钻研武道,即便是神脉加身时,也不曾有过这种感觉。

池云平复心情,跳了下来,对着乌龙道人道:“多谢道者解惑。”

乌龙道人笑道:“是池国舅心境超然,厚积薄发,贫道何德何能。方才这一式,有开天之力,担山之象,日后修为精进,一经施展,势必天地变色。池国舅可为此式取一个名字。”

“由心而发,还不曾想到那里去。”

乌龙道人说道:“那不如由贫道取一名吧。”

“如此甚好。”

“立于孤峰,向天出拳,便叫‘悬峰孤天势’如何?”

池云哈哈一笑,道:“此名绝妙。”

悟透了意势来龙去脉,又创出悬峰孤天势,池云对乌龙道人好感大增。

乌龙道人道:“方才见这一式拳势,隐有大家风范,不知是哪方名家所教。”

池云道:“并非名家传授,乃是从一部残缺武典上参悟了皮毛。”

“哈哈,池国舅太谦逊了,一点皮毛就能做到如此,那完整的武典,岂不是天下无敌了。”

池云也没有藏着掖着,说道:“这半部武典还是不久前弋前辈所授,起初还不曾修炼,只是研读了几遍,模模糊糊有些感触。然而在此后一场战斗中,无意中施展出了意势一击,无法不破,这才让在下触摸到意势门栏。”

“哦?”乌龙道人摸着他光洁的下巴,目露精光,忙道:“还有如此武典?快拿出来看看!”

随即似乎是发觉自己太过殷切,有失规矩,歉意地笑道,“失礼了,实在是这样的武典太过玄奇了,让贫道忍不住想一窥其妙。按照天地理义来说,天地间确实存在这样玄奥神奇的奇书异典,以天地符文铭篆写就,晦涩深奥,难以解读,需要极高的修为以及特殊方法才能领悟其中的意思。这样的内容,被称为‘天书’,天书是无法用我们所熟知的任何文字承载,所以即便有大能得到了天书,也基本无法传于后世。”

“我想国舅爷的那半部武典,应该不是天书。意势也不是文字所能阐述精义,就是不知是何等样的武典,能以文载道?”

“如此武典,自然是非同小可,要国舅爷无偿分享,贫道未免有些太过不要脸了……”

乌龙道人话还没说完,不远处练剑的阿笙嗤笑一声:“你也知道要脸?”

“阿笙姑娘,练剑要专心致志。弋剑仙领悟剑意的时候,可是无天无地,无我无身,除了那一缕剑意,天地万物都是虚无,你要能做到如此,弋剑仙的道也就有了传人了。”道人好为人师地说道,就像一个老学究在教训学堂里顽劣的学生。

“你们说话这么大声,我就是不想听也做不到。”阿笙心里觉得道人这话说得是有道理的,但嘴上仍是要杠一句。

她走远了几步,继续练自己的剑。

对于什么天书,她不感兴趣,毕竟自己连字都不认识几个,更何况那符文写的天书。

池云看着道人,微笑道:“道者助我领悟意势,分享与道者又何妨?”

“使不得使不得,贫道可不敢贪天之功。”乌龙道人连连摆手,而后正襟危坐,说道,“贫道身无长物,一穷二白,实在拿不出什么值钱的东西,即便有,相比起能文以载道的武典,也差得太远。贫道唯一能拿来交换的,唯有这一身的修行本事。”

说着道人挥了挥拂尘,那盘膝坐在石上的身体,竟是缓缓而起,悬在半空。

池云连忙起身,神色震惊:“道者已是历劫之人吗?”

武道昌盛,却也是逆天而行,夺了天地之力,也必将遭天地之劫。

一旦渡过天地降下的灾劫,便可御空而行,横行万里。

再进一步,就可以长生久视。

凤漓宗心心念念,便是那万年岁月。

眼前的乌龙道人,展现了悬浮半空的手段,无疑就是渡过天地大劫之人。

谁知乌龙道人摇了摇头,说道:“非也,若是武道历劫,也不足以交换武典,毕竟以国舅爷之天资,历劫也只是时间问题。贫道所修,非是武道,而是炼气。”

“炼气?”

池云大感疑惑,第一次听到这个词。

“炼气,炼的是煌天之气,九地之气,人身之气,百兽之气,山之气,水之气,五浊之气,阴毒之气,凡世间种种气,皆可炼之。可淬肉身,可炼元神,元神可出窍,独立天地间;可行云布雨,可搬山倒海,也可颠倒阴阳,逆乱乾坤;可瞒天过海,可测算天机。炼气者,又称为炼气士,贫道便是这天地间唯一的一个炼气士。”

一个不修武道的炼气士。

与弋红尘一样,独辟蹊径。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权倾天下之腹黑枭后 凤秋葵 玄幻,御兽帝尊,我有一座炼妖塔 中洲队:开局让选择三个郑咤 剑斩仙帝 缔造异世星界 星空幻灵录 叶罗丽之重生庞尊 吾师神帝 里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