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嘉荷看到马春梅算是组织起了一个少女手工小作坊,业务都起步了,马春梅性子急,针线这样的细活不算做得最好,可是她组织管理能力不错。对这事表现出很大兴趣,用现代的话来说她在一个组织中找到了成就感和归属感。所以她忙得很,对练功夫兴趣不大。
罗嘉荷看到马春梅做得这么好,就不太想管这方面的事,打算把精力放到练功夫和辨识药材上,偶尔去马家看看她们的手工做得如何。罗嘉荷有上一世的记忆,那个时候自己绣花的手艺可是非常好的。
可是毕竟现在年纪小,缺少练习,空有眼光,知道很多花样子和绣法,就是没有办法实际操作,手生得很,绣工做得不好,可见什么事情都要多练,付出心力才能有搜获,罗嘉荷这辈子不想靠绣花活着,所以绣工退步了许多,自然而然地就变成了看花色,给建议的人,也就是小作坊的技术顾问。
几个女孩儿都喜欢她来,她来了就意味着可以学些新花样。村里的女孩儿从小就能缝缝补补,可是想做些精细活,还是要进镇上学手艺,师傅条件苛刻。难得有人不藏私,愿意教,村里有女儿的人家都愿意自己家女儿多和他们来往。
加上这一次魏达峰回乡,虽然是娶妾,可是对马家非常看重,魏家在村里重要的事情都交给了马家,魏家有什么也会给马家备一份,谁都知道马家快要成村里首屈一指的人家了,听说这段时间他们都在到处打听买地的事情。现在所有人谁都愿意给马家几分面子,与他们家多往来。
这段时间马春梅可谓是春风得意,日子好得不得了,自己的哥哥原来不爱带着自己玩,可是现在他们不读书的时候都跟着爹爹在外面跑田地的事情,累得很,脸被晒黑了,人变得精瘦,马春梅不用去受那个罪,在家里舒服地呆着,还有一伙小姐妹在一起玩,谁稀罕跟着嫌弃自己的哥哥到处跑。
罗嘉荷还有一个任务就是张罗周先生和自己一家人几个季节的衣服,村里的妇人都是平时闲暇的时候帮人做一做衣服补贴点家用,谁家都有点备用的衣服,之前罗嘉荷家怕一口气做太多衣服太显眼,都是用马氏和马春梅的旧衣。找人做了件替换的,这件衣服做了很长时间。
现在罗嘉荷张罗的订单太大,以之前的经验,怕一下做不好,她正愁的时候,又发现丁易的衣服也没有人张罗,最后她干脆把为丁易做衣服的事情也一起包下来。罗嘉荷想借助这次机会试试建立一个现代成衣作坊,拆解衣服部件,以流水线的方式把衣服做了。
先试试用马春梅的少女作坊打下手,再请村里常为别人做衣服的两个妇人把关,最后把衣服做出来,这次对衣服有刚需的是周思涵、丁易、自己与母亲,先用着几人的尺码,每人最少要做秋冬两季衣服。在少女团体中试试流程,按照不同工种,分出不同价格,记件给钱,手生的就可以做些钱少,打下手的工作。
会做衣服的妇人剪裁收尾,罗嘉荷负责画出每一个人的衣服模版。先试试做丁易与周思涵的衣服,丁易对衣服要求不高,就算做得差一些他也能体谅,周思涵人小不费布料,搭配丁易,大小布料配合。分工后有人可以缝袖子,有人锁边,有人绣花,合理人员搭配,衣服就能很快做好。
姑娘们还不会做一件衣服。可是这种小范围的缝衣绣花技术已经掌握得很好了,平时没有事情她们也要练练手,这次这些缝补就可以当她们练手。基本上每个愿意参加做活的姑娘都能拿到一些钱。做熟了妇人把握,可是她做的几件工资也最高。
比较麻烦的是核算成本,外面做一件成衣的钱就是最高成本线,要是最后做完了,每件衣服的钱高于一个人做出来的所需要的钱就不太好,最多是价格一样,可是要多出很多时间才算合理。这些麻烦的核算,分配工作就落到了罗嘉荷身上。
罗嘉荷马上想到一个最佳人选,就是魏安文,他在运算方面一向厉害。这么几个人的算学难不倒她。就是前期准备工作繁琐。罗嘉荷把打算做的事情和魏安文解释,加入了现代工厂的运作理念。魏安文很快就把事情规划好了。
罗嘉荷的小型成衣作坊正式开始运作,要是这一次能把这个小工程做好,罗嘉荷就打算试试做成衣。将来做顺了,能把成本降低下来,就可以衔接军需供应,打战了,无论哪边的部队都需要军装,萧山不卷入是否,正好可以做两边的生意。
罗嘉荷感到要好好物色一个跑生意的人。现在作坊其实在使用童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