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不得宁王不给白甲重骑拨钱了,怪不得那赵平来投靠自己,怪不得他信誓旦旦的保证,只要有银子就能收买下边的百户,原来tm都是演戏。
李瑛心知,这些人为了让自己上当,背后不知使了多少力气,费了多少功夫,连朱鉴那儿子都去赵平门口泼马粪了,谁能不信!
婉清见李瑛不说话,继续加码道:“老爷来辽西也有两年了吧,却一直不和宁王亲近,想必是有再进一步的想法。”
此话是何意?这荡妇怎么还开始为自己着想了?
李瑛一拍桌子道:“就算是有春宫图和账本又如何,本官喝出来鱼死网破,也不会让他朱权好受。”
婉清摇了摇头道:“只怕鱼会死,网却不会破,像那齐王把细作都安排进了乾清宫,陛下也只是罚了他禁闭半年,只怕陛下最多训斥宁王一番。”
李瑛心中不甘,只怕最后结果真的会如这荡妇所说,陛下对各地藩王实在太纵容了,只希望太孙殿下能早日登基削藩,还大明以朗朗乾坤。
“其实宁王殿下并没有要为难老爷的意思,甚至还想助老爷更进一步,只要老爷答应三个条件。”
李瑛的心跳猛地加快了几分,连身在中枢的老师都没能办到的事,宁王能给办成?倒要看看他们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宁王有什么条件?”
婉清靠近李瑛耳边轻声道:“一是老爷高升之后,要举荐韩维明继任都司指挥使,二是老爷离开前,将近日走动频繁的那几名指挥使和千户换掉,第三就简单了,就是奴家一直羡慕应天府的繁华,还请老爷将我也带去。”
李瑛心头一动,如此看来韩维明已经倒向了宁王,要是不同意宁王的条件,只怕还有后手等着自己。
至于那几名指挥使和千户,如果自己真能再进一步,卸磨杀驴又何妨。
倒是这第三条有些难办,若是带这荡妇回了应天府,只怕自己的头上少不了绿帽子。
想到这里,李瑛语重心长的劝道:“婉清啊,要是宁王真的能帮本官更进一步,前两个条件本官答应了又何妨,只是这第三条却是难办,不如本官多给你些离合钱,找个老实人嫁了吧。”
婉清面色一冷,也不废话,拿起账本和春宫图作势就要往外走,相处月余,李瑛色厉内荏,外强中干的本质她已是看透,说到底也逃不过这天下间官员的本性,一心想着升官发财罢了。
果然刚走到门口那李瑛就开了口。
“罢了罢了,三条本官都答应了,只要你以后答应本官,不再胡来就行,还有静哥儿我会安排他回老家读书,这几天莫要再打扰他。”
李瑛心中明白,宁王这是不放心自己,第三条就相当于自己的投名状,如今他已是别无选择,要么鱼死网不破,要么和宁王穿一条裤子。
婉清立马回头,将手上的东西放入李瑛怀中,口中娇笑道:“老爷说的这是什么话,奴家到了应天府,定然比现在要贤惠。”
李瑛将婉清的玉手拨开,拿起账本和春宫图快步离开,以前最喜欢的宅院,如今在他眼中和虎口一般。
对了还得提醒自己那正妻,没事莫要再惹婉清这妖精了.......
李瑛没等太久,不到十日他就收到了老师郁新的八百里加急,信中言明朱元璋很满意李瑛处理地方卫所和藩王关系的手段,当为典范。
经过老师还有几位重臣的举荐,已经定下了由李瑛接任后军都督府,正二品都督佥事之职,是后军都督府,除左右都督之外的三把手。
和都督同知一起负责武官诰敕、步骑操练,清勾替补,俸粮屯费,军情声息,边腹地图等诸事。
后军都督府管辖辽西行都司,北行都司、山西都司、山西行都司,等四地数十个卫所,李瑛此次也算是高升了,不过再想更进一步,除非调职去兵部,因为五军都督府的左右都督,只有洪武勋贵才由资格担任。
宁王究竟是请的哪位公侯,才在背后将此事办成,没想到自己跟着老师一心削藩,最后能升职还是承了宁王的情谊,李瑛心中一时间也是五味杂陈。
确定自己即将离开,李瑛也不再继续压制韩维明了,相反还主动带他熟悉公务,一时间整个辽西都司府的官员们都一头雾水。
不过李瑛也并没有按宁王所说,将靠向自己的几位指挥使和千户都拿下,而是选择性的拿下其中三人,剩下的纵是婉清那妖精催了数次,他也不再行动了。
终于快到七月底之时,朝廷的正式公文到了,李瑛只用了一天就将公务和韩维明交接完毕,带着自己的家人和仆役南下应天府。
而韩维明升任都司使的第一件事,就是带上厚礼,连夜去宁王府拜会朱权。
“要不是犬子和张献交好,在下还不知这次都司府的变动是殿下的手笔,下官在这里拜谢了。”
韩维明起身,正准备对朱权行谢礼,却被朱权拦了下来。
朱权笑道“什么手笔不手笔的,不足道儿,不知以后韩都司在任上打算如何行事?”|
韩维明正色道:“自然为宁王殿下马首是瞻。”
朱权摇了摇头,劝阻道:“大可不必,我看李都司做的就不错,韩都司行事可和他一般,另犬子暂时也先别归家门的好。”
韩维明心中不解,宁王这是什么意思,费这么大劲调走李瑛,扶自己上位,就是为了和他作对?
朱权似乎猜到他心中所想,神色一正道:“一切按李瑛在时的规矩来,不过要是有需要韩都司的地方,我会私下派人找韩都司的。”
韩维心中苦笑,原来是想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如此也好,朝廷那边肯定希望自己和宁王不对付。
韩维明心知如今韩家已经和宁王府已经瓜葛很深了,与其两头不讨好,倒不如抱好宁王的大腿,陪他演好戏。
“殿下放心,下官心中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