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陈枫和幸平创真结伴前往教室。他们选了同一节课“料理改良概论与实操”。
从简介上看,这门课主要是讲如何让自己的料理更进一步。
两人一走进教室,周围满是崇拜的目光,
他们现在也算是百川的名人了,至少在新生里名望很高。
一时间教室里的同学纷纷过来围观,说着要抱大腿、求带飞之类的话...
陈枫观察一下,发现选择这门课的人不多,算上他们俩也就14个人。。
可以说是很惨淡了。不过他转念一想,倒也算是情理之中。因为这门课显然更适合料理风格已经成熟的学生,这些人掌握的菜谱更多,能从这门课中学到的也更多。
至于其他人,尚且在积累期,直接让他们来上关于改良的课,还是有点步子迈大了。
整个教室不是寻常的那种书桌讲台,而是由一个个料理台组成。
其中学生用的料理台大概有四十多个,都是纵向摆放。
讲师用的料理台在最前面,是横向摆放,身后还配了一个黑板。
在众人寒暄之际,教室门被一把推开,一名头发烫染的很蓬松的中年女教师走了进来。
她的脸庞消瘦,颧骨突出,配上这个有点像罩子的发型,显得整个人很刻薄。
她一进教室就直奔最前方的料理台,双手撑在台上,面不改色地说道:“不好意思,路上耽搁来晚了。”
陈枫真的很想吐槽一下。。。迟到是可以这么理直气壮的嘛?
好家伙,学生迟到才叫迟到,老师迟到那叫“来晚了”是吧。
路上耽搁。。怎么,百川的人行道堵人是吗。。。
“我是侯春梅,这节课的讲师。”
简单的自我介绍之后,她开始说起这节课的来历,听得众人目瞪口呆。
原来,这节课开设至今已有25年,每年都是她在教,并且每年的期末考试题都是一样的-----佛跳墙。
但绝不是普通的“佛跳墙”,
这道“佛跳墙”每届学生都会对其进行微小的改良提升,
而她会在那届学生中选出一个改良的最好的版本,作为下一届学生的初始版本。
也就是说,他们的期末考试课题就是去改良那个,已经被25届学生改良过的,逼近于味道极限的佛跳墙。
通过的标准只有一个-----美味程度有所提升。不论提升有多少,只要是提升,那这节课就是满分通过。
据她所说,最开始这门课通过的标准是“有一定幅度的提升”,
直到后来,通过率一年不如一年,终于荣登《百川课程挂科率排行榜》第五名,在学生的哀嚎下,这才无奈改了标准。
对此,陈枫只想说一句:
那本《百川课程挂科率排行榜》的作者居心何在??
道德在哪里?
良心在哪里?
销售地址在哪里??!!!
“这就像当代科研一样,如果让各位在一个全新的领域去探索,去做科研,那无疑是艰难的。”侯春梅娓娓而谈,
“相反,如果是在某个已经有人探索过的领域,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完善,推进,就会简单不少,同时也算是有所贡献。”
讲完这门课的意义,她把话题转向佛跳墙,
佛跳墙又名福寿全,是源自福州的一道名菜,属“闽菜系”,号称闽菜之王。
相传,这道菜是在道光年间创作。
当时,福州官钱局的官员宴请“布政史”周莲,席间有一道叫做“福寿全”的菜,布政史吃的很满意,回家以后依旧念念不忘,
随即,命他自己衙门里的厨师郑春发仿制原菜,并在原菜的基础上加入多种海味食材,减少肉类用量,使这道菜的味觉层次更上一层楼。八壹中文網
后来,郑春发离开布政使衙门,自立门户,开了一家菜馆。
随着菜馆知名度越来越高,不断有名人在此聚会。
在一次文人聚会的筵席上,郑春发赠上此菜,文人们品尝后赞不绝口,当即有人赋诗道:“坛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
这才有了“佛跳墙”这道菜。
在场的学生除了幸平创真,都听过这道菜。但是包括陈枫在内,所有人都没做过这道菜。
因为实在是太复杂了,工序繁琐。
以侯春梅给的食谱来制的话,需要18种主食材,不计其数的香料,
想想就头大。
这道菜的烹饪时间,注定在这门课上无法现场烹饪了。
所以按照候春梅讲师的意思,她会给出从开课至今,25个版本的佛跳墙的食谱,学生需要自己回去试做,就当是课后作业了。
做好以后再拿给她品尝。
只有25个课后作业全部通过,才可以参加期末考试。
“喔噢!很有趣啊!感觉干劲都被激发了!!”幸平创真眼里燃起火焰。
这家伙..真的是人类吗?陈枫顿时心生警惕,上下打量着创真。
这么繁琐的料理,做一次还不够,还要做25次,陈枫听了只想躺平。。。
这岛国人民什么时候化身战斗民族了??
猛的呀,猛的呀,
不过这样也好,反正这课是两人一组,自己化身资本家,做一个泉水指挥官,想必创真也不会计较叭。
没有抱过大腿的大学,不是完整的大学!
陈枫内心默默给自己的机智点了个赞,(๑•̀ㅂ•́)و✧
“创真,这节课我们组队吧!(づ。◕ᴗᴗ◕。)づ”陈枫眼神诚恳,真心实意的说道。
“好啊,有阿枫在,我更有信心了!”
“嗯嗯,我会好好帮你品尝的。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