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谢杏儿共做了三样包子一样馒头,分别是酸菜粉丝包、韭菜鸡蛋包、小葱鲜肉包和白面馒头。
包子馒头都做的有拳头那么大,幸好油纸也够大,只包了两包。
谢杏儿提着出了厨房,把包子馒头递给许大嫂一边道:“您二位还要去集市,我就先不耽误你们了,刚出锅的有些烫,稍凉会儿吃正合适……”
许大嫂连忙谢过,跟她告辞后就和许大哥并肩离开了。
谢杏儿目送他们离开后,就回了厨房,打算把包子馒头拿出去给附近的邻居尝尝。八壹中文網
谢杏儿家离石榴巷中间那棵大树不远,她到的时候,树下已经有许多人在那了。
有的正在摆龙门阵,有的正端着自己家的碗在吃早饭,也有的手里拿着包子馒头。
石榴巷的地名就来源于日常大家歇凉的这石榴树,据说已经有上百年的树龄了。
树形高大枝条繁密,每逢春夏季便被郁郁葱葱的绿叶笼罩,是个歇凉的好去处。
等到六七月树上便陆陆续续的开花,九月十月就能摘到新鲜的石榴了。
听大家说这棵石榴树每年都能结好几百斤果子,只不过果形小,且不是很甜,大多不怎么爱吃,只有少数人家吃个闲。
随着谢杏儿走近,有关系好的先开口跟她问好。
“杏儿拎着篮子去哪儿呢!”
“婆婆婶子们早,嫂子们早!”谢杏儿先大致跟大家问好,然后提起手上拎着的篮子回道,“我今早上做的包子馒头,拿来给大家尝尝!”
听着有吃的,于是坐的远些的便都围拢上来,你一言我一语的搭着话:
“呀!又做了好吃的呢!”
“那我可得好好尝尝!”
“杏儿又做了啥?我也尝尝!”
“不知可有老婆子我的份儿……”
谢杏儿听了大家的话连忙一一回道:
“今天做了三样包子并白面馒头!”
“大家都尝尝!”
“量不多,只能分着吃了……大家别嫌弃哈……”
“有的有的,我这包子馒头做的软和,您吃着也没问题!”
周围坐着的有十几二十个人,别管先前吃没吃早饭的,只要大家应了声的,谢杏儿都递了过去。
谢杏儿总的做了四十个,先前给许家夫妻俩拿了八个,然后又拿了二十个带了过来。
一圈儿下来,正好够分,谢杏儿见大家吃的开心,心里也高兴了几分。
于是跟大家告别后谢杏儿就回去了。
看到蒸屉里剩下的十来个,反正自己也吃不了,想到前几日苏月娘跟自己说的,接了乡下的公婆来。
自己前些天一直忙着,没有上门看看,正好借着这个机会去看看那宅子他们住着适不适应吧。
谢杏儿一样留了一个,剩下的就全部放进铺了干净白布的篮子里装好,锁了院门就去离得只有十来丈远的干娘那宅子了。
谢杏儿敲了门,问道:“月娘在吗?我是谢杏儿!”
“谢娘子?”里面先应了一声,接着脚步声响起,又道,“月娘,谢娘子来寻你了!”
接着谢杏儿便听到了苏月娘的回话声:“哎!来了来了!”
见了苏月娘谢杏儿先开口道:“前几日忙着没时间,听你说接了你家长辈来了,我便来看看你们住的适不适应?若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说与我就是了。”
苏月娘一边请她进来一边回话:“适应的!我们都觉得你这宅子住着合适……”
两人便东一句西一句搭起话来,等到谢杏儿被苏月娘领着到了堂屋,她便把手里拎着的篮子放在桌上说:
“这是我自个儿做的几个包子馒头,刚出锅的,请你们尝尝……”
见她要推辞,谢杏儿又接着说:“不值几个钱,就当是我欢迎你们来石榴巷的,往后都是邻居,自然是要多多来往的……”
苏月娘和齐恒之前来租这宅院的时候,一次签了一年的契书。
不过租子还是按月给,只是一年之内他们若不租了,须得补齐后面几个月的租子,同样的谢杏儿也不能把宅子再租给其他人,一年之内也不能临时长租子。
因此最少一年内,大家都还是邻居的,谢杏儿见苏月娘性子不错,且大家都是刚来石榴巷不久,也有意同她交好。
苏月娘听了这话自是没有不应的,回厨房拿了碗筷夹出篮子里的包子馒头,就请公公婆婆来吃了。
她也继续和谢杏儿交谈起来,到最后谢杏儿打算告辞回家处理青梅时。
却听苏月娘突然问起:“谢娘子,不知你做的吃食,我们家能不能批了卖到其他地方?”
一旁的齐家父母听了这话也都转头看向谢杏儿。
“啊?”谢杏儿听了不解,于是问道,“这是何意?”
苏月娘当即认真解释起来:“谢娘子你手艺好,做的吃食也极受欢迎。我家爹娘在村里做惯了事,来了府城闲不住,便想着寻些事做。
我想石榴巷在城东,你如今都只在石榴巷周围卖。府城这么大,还有许多人不知道谢娘子的手艺,正好爹娘往其他地方卖,也不会耽误谢娘子原本的生意……”
谢杏儿不知道为何闲不住还要来城里,但明显这是人家的家事,自己不该贸然询问。
且听了苏月娘的解释也明白了几分,稍加思索后便点点头。
她回道:“自然是可行的,这也是个办法!只是两位长辈会不会太辛苦了?”
毕竟要不影响自己的生意就要卖的远,离得远了不管是挑着担还是推着车都要费许多功夫。
“不辛苦不辛苦!”齐家爹娘急忙应声回道。
既然他们家已经商量妥当了都是愿意,自己也没有拒绝的理由。
于是又回:“那好吧,我这梅子暂且都是按照十八文一斤的价卖的,我也不知道你们家一次买多少……那就这样,若一次超过十斤,就便宜一文钱一斤好了。”
且谢杏儿也想着,不止是齐家,往后其他邻居来买,只要量到了,都给个优惠。
“好好好!”齐家爹娘连忙点头应好,毕竟谢杏儿少收他们一文,他们就能多赚一文。
苏月娘也是意外的,没成想谢娘子主动给了优惠,心里也觉得她实诚,也有心往后多来往。
齐家父母的确是来府城几日就闲得发慌了,精神头都有些恹恹的,苏月娘便想到了这个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