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一宁又陪郭德浩聊了好久,才告辞离开,两人约好等做完微创手术以后再一起喝茶聊天。
丁一宁也交代张璐买一些山药片、赤小豆、薏苡仁、芡实、茯苓、小米等药食同源材料送到他家里,等他回到家就能通过各种食疗配方奶粉b来调理身体。
是药三分毒,尤其现在种植的中药材通常会有农药残留问题,一般老年人还是食疗比较安全。
……
回到家,丁一宁先到练功房痛痛快快地练了两个小时武功,练得大汗淋漓的,也不管伤不伤津液了。
随后休息了一下开始计划接下来的安排。
他这次回来是打算一口气练到筑基,虽然小说里把筑基讲得十分简单,好像是个人往那里一坐都能筑基成功,如果有什么禁忌无非也是百日内不近女色而言。
事实上想要筑基非常的困难,光是补漏使得气血充盈就十分困难。
尤其现代人的身体多少都会有一些暗疾,在这些疾病没有调理好之前,无时无刻都在消耗人体的气血。
(这一段发在圈子)
《黄帝内经》虽然没有元精这一词,但在《黄帝内经•灵枢•本神》篇中说“生之米,谓之精”。
在《黄帝内经•灵枢•决气》篇中说“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
以及《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篇里说“人始生,先成精”。
这些“精”,说的都是元精,元者,始也,也就是生命的本源。
(在圈子)
在没有道家的修炼体系之前,人们不区分先天后天,关于元精的论述也都是在丹经中才会有详细论述。
道家认为精气神三宝是内丹修炼的上药三品。
筑基是道家的修炼体系,筑基的本质就是把这三宝补足。
说到元精,就得说元气。
元气,是华夏古代的哲学概念,指产生和构成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是天地万物的本源。
在我们古代哲学史上,元气学说的产生可追溯至老子说的“道”。
古代圣人认为元气是构成这个世界的基本物质,元气的运动变化促使宇宙万物的生成、发展、变化、消亡等现象,所以元气学说是对整个物质世界的总体认识。
人的生命活动也属于物质运动的一种,因此元气学说也适用于人的身上。
基于元气学说的对人类生命的认识,即是“元气论”。
元气论对中医学、气功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都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人身元气又称“原气”、“真气”,是存在于体内维持推动生命活动的本源物质。
《难经•八难》说:“气者,人之根本也,根绝则茎叶枯矣”。
这个气说的就是元气。
《黄帝内经•灵枢•刺节真邪》说:“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允身者也”。
元气源于先天而养于后天,但狭义又专指禀受父母的先天之气。
在古典气功文献中常把这个元气的“气”字写作“炁”,以示与后天之“气”的区别。
因为后天之气又容易和呼吸的空气混淆,所以还得加个“氣”字,有个“米”说明是来自水谷精微。
而如今大多数人,包括学习中医的人,“气”、“氣”、“炁”傻傻分不清楚,才会出现猛吸一口气把肚子鼓得像个球,说这是气沉丹田,说这就是炼精化气。
修炼的最终目的,是后天返先天,就是回到娘胎的状态,不用口鼻呼吸也能活着。
那这肚子鼓鼓装一肚子气算哪门子的先天?
元气和元精是生命源泉,二者可以相互转换。
元气的盛衰聚散及运行正常与否,直接关系着人的生老病死。
元气充足、运行正常是人体健康的保障;元气不足或气机失调,则为致病之因。
所以才有“百病皆生于气”、“元气虚为致病之本”的说法。
中医防病治病的思路也是调护元气为本,养生爱好者更应该重视。
现在很多人以为吃黄芪人参就可以补气,却不知道元气并不能通过食物进补,能补的是“氣”,如果元气可以食物进补,那有权有势的人什么买不到,那些皇帝什么补药没有?不说长生不死,至少长命百岁才是,现实却是黄帝大多夭折,也就是活不过60岁。
张介宾说:“盖天地万物皆由气化,气存数亦存,气尽数亦尽,所以生者由乎此,所以死者亦由乎此。此气不可不宝,能宝其气,则延年之道也”。
元气平时藏在肾变化为用,又分为元阴和元阳,所以才能说是性命之本、造化之机。
元气不用的时候藏在肾,用的时候则布护周身,脏腑的一切机能全赖元气的运转。
徐灵胎说:“五脏有五脏之真精,此元气之分体者也。而其根本所在,即道经所谓丹田。《难经》所谓命门,《内经》所谓七节之劳有小心。阴阳阖辟存乎此,呼吸出入系乎此,无火而能令百体皆温,无水而能令五脏皆润,此中一线未绝,则生气一线末亡,皆赖此也”。
也就是说元气总公司在肾,各五脏的的精气都是它的分公司或者办事处。
那元气从总公司去到分公司走哪条路呢?
经常说任督二脉主一身之阴阳,说明任督二脉就是元气的高速公路:元气根之于肾而行于任督。
元气可以由元精所化,所以也要依赖后天水谷精气的营养,因此与脾胃关系非常密切。
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脾胃既损,是真气元气败坏,促人之寿。
气功中所说的气,一般是指先天之“炁”。
“炁”形成于受精卵成型,先天细细蕴蕴,生于无形,又叫“原始祖炁”,它是推动胎儿内呼吸的循环动力。
人出生后,即“炁落丹田”,成为启动脏腑经络功能活动的原动力,并管理后天的呼吸之气、水谷之气、营卫之气、脏腑之气、经脉之气等。
因为人不能不呼吸,缺氧马上就得死了,所以气功的修炼是先天和后天的同时作用。
所以人的身体内,先天之“炁”与后天之“气”密不可分。
刚出生因为“炁落丹田”,人才能呼吸空气,所以炁为“呼吸之根”。
古代先贤通过几千年的实践证明,气功锻炼可以充实元气、调理气机,以达治病强身之目的。
但是现在的气功大师往往不能系统的掌握先天后天的关系,只懂得一些皮毛就匆匆使用。
原本气功的养生家们以“元气论”为理论基础,在实践中逐渐总结出一整套行气、养气的方法和本式,以培补元气、调畅气机来延年益寿,甚至还能帮人治病。
现在的气功大师则通过意念催动元气库存,最后英年早逝。
举个容易理解就是真正的气功大师就是很有钱的企业家,因为钱太多自己也花不完就拿出一部分救济穷人。
假气功大师就是自己本身就很穷,还要打肿脸充胖子,不停刷信用卡透支额度来请客吃饭,四处借钱来捐款,结局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