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明枭相 > 第44章 好处多多

第44章 好处多多(1 / 1)

俞咨皋听完于可远的一番话,整个人都呆住了,端起了杯子,不知道该怎么接。

李孝先则显得有些无赖,他低下了脑袋,一动不动,似乎在思考着刚才的对话。

四下一片寂静。

“好处多多!好处多多!”

良久,李孝先叹了口气,对着于可远深深一礼。

“李先生客气了。”

“感谢你的提携,也感谢你的大度。你要明白,当初你与我儿子有仇,说了那么多话,让我下不了台,现在,你放下了所有的仇恨,全心全意的教导我,这还远远不够。

你的户口已经搬到了邹平,十六岁以后才能成亲。

他还在东阿,参加下一届的县令,应该会被东阿的人知道,只可惜,我现在还不是东阿知县。”

李孝先的话语中,充满了无奈,也充满了苦涩和失望。

俞咨皋微微一笑,“有了他的才华,加上有了胡大人的认可,又有了东流书院的推荐,这一次的县考,应该是十拿九稳了。”

李孝先点点头:“说的也是。”

于可远转过身来,问道:“俞先生,你是说,东流学院和胡部堂?”

“我忙着跟你说话,都忘记告诉你了,快请坐,我这里有两个消息。”俞咨皋首先指向李孝先所在的方位,接着向于可远打了个手势,等二人坐定之后,他从身上摸出了两张被烧焦了的信件。

“我让你写的那两首诗,我让人连夜给东流书院寄去,另一首给胡部堂,王先生隔着东流学院很远,所以隔天就给了他一封。”

这一次的青诗,是个禁忌,最好是没几个人知道,俞咨皋也就没说。但两人都知道,这是三个字。

俞咨皋将王正宪写给俞白的那封信交给了俞白。

俞咨皋又说:“胡部堂现在在浙江,四天一夜的时间,他的回函今天早上就到了。不过,你可以看看王家送你的那份,李先生,你看看胡部堂交给于可远的那份,等你看过了,大家都可以看看。”

俞咨皋说着,神采飞扬,似乎在称赞自己。

于可远看着王正宪的回复,而李孝先则是把胡宗宪的来信念了一遍。“胡部堂那封书函,乃是三首古代诗词,而且都是名家之作。”

“一是唐代高适《送郭处士往莱芜,兼寄苟山人》,诗中有两句:“儿歌可赏,柳眉粉脸,风轻云淡。”无所求,无所求,无所不闻。”

前面的话,都是在夸奖于可远,说他年纪轻轻,就有这样的才华。

于可远的三首诗,既没有沾满名利,也没有沾满鲜血,这是用来描述一个人纯洁无瑕的。

胡宗宪对自己的两句诗和青诗的诗,都有些怀疑,为什么会如此不同?

“二是《吴侍郎生朝》,宋代宋庠。只选了中间的一句:“乐声第一曲,会在中央,玉树在西州。”把它献给了私人庭院,我也不会高兴的。”李孝先看着于可远,想了想,说道:“胡部堂的这首词,大概就是他没有完成的那一段。”

于可远点点头,道:“我的话,是为了自救,为了自救。胡部堂这是在警告我,做人要有自知之明,不要过于高调。”

“胡部堂说的也有几分道理,你还没有参加科举,就被牵扯进来,你是我们的救星,但你也会有生命危险。等这件事办完了,你就专心念书,立功立业,很多事都不用这么做。”俞咨皋赞同的点点头。

在大明朝,商贾、戏班子的地位是最低的,但在保护自己方面,却是最差的。不管是灾难还是灾难,最终遭殃的,都是普通人。

于可远道:“我记住了。”

“这是吕祖的一句话:我成仙八百年,从来没有用过一把飞刀。玉皇陛下没有天符,只有黑铁和金子。"

此词之意,在于前面一段,期望他能把自己的才华与聪明用于正确之道,始终坚持爱国爱国之心,切勿因一己之私而误入歧途。

了解好人和坏人是良心,消除坏事是对事物的态度。胡宗宪以“心”为师,这是一种经典的“心”观。

于可远对此并不赞同,但也十分尊敬,对胡宗宪的信件抱拳行礼:“晚辈有一事,要返回胡家。”

“给你。”俞白连忙将纸砚拿了过来。

于可远用小楷书写了一行娟秀的十字:“天地虽大,却可怜青翠。”

这是一首现代的诗歌,可以抄袭,不用怕有什么相似之处。

俞咨皋、俞白、俞占鳌、李孝先等人读完了这首诗,都是大吃一惊,连连称赞。

“你这么写,只怕胡部堂也会坐以待毙,正好浙江的海盗已经被击溃,胡部堂或许再有些日子,就会到济南。”俞咨皋越瞧,越瞧于可远,脸上露出一丝笑容。

一个是对人才的渴望。他年纪小,心思缜密,心思缜密,难免会有一些年轻人想要和他争风吃醋,如果能找到这么好的苗子,以后在军队中和朋友们一起喝酒,也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而且,在胡部堂、俞大猷、戚继光等人的眼中,他也能扬眉吐气。

于可远微微一笑,没有回答,而是看起了王正宪的那封信。

与胡宗宪的诗歌相比,王正宪的信件要热烈得多。

咨皋和于可远

他接过信,心中大喜。得到这本书的指点,就像是见到了老朋友一样。一遍又一遍,百看不厌。

谨蒙悔语,用清净心。德宏艳羡,一而再再而三的仰慕。读一本好书,听一句好的话。

入秋时,登时寒,喜守护身,盼能养心。

居无定所,可解思绪。

我死后,你全家,你年幼,年幼,不省,只有母亲。你兄弟继承了你的祖先,但你却是孤家寡人。

若能以此为心,则以己之心,为家族于族,为人民于国尔,请谨记。

我父亲曾劝我说:“一切罪恶,都是从‘骄傲’开始的。心高气傲,不会向任何人低头。况复在《示弟立志说》中说:“做人要谦虚,不能做学问。不能建立自己的理想,就像不种下自己的根,却不能耕耘,不能耕耘,不能进步。”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筑城 三国处处开外挂 逆写三国 战国大秦商 大明庸医 平安县城之战,我无敌了 绝品特战兵王 盛唐纨绔 吃货唐朝 重生之辰时携手天下锦绣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