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明枭相 > 第43章 要不要继续

第43章 要不要继续(1 / 1)

这一次,俞咨皋无言以对。

“恕我直言,在朝廷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治理和混乱。如果有什么利益纠葛,或者是生死存亡之间的争斗,你们皇帝会怎么做?”于可远看着俞咨皋。

俞咨皋眼皮一跳,抬头道:“你的意思是——”

“是啊,既然你能想到这一点,那陛下岂会想不到?”于可远叹了口气,道:“平衡……朝廷里一半以上的文武百官,都是严嵩和严世蕃的推荐,如果因为倭寇之事,严氏一族倾家荡产,怕是一半以上的大臣都要被关进监狱,而北方,则是严嵩的弟子,南方与倭国作战,而胡部堂又是严嵩的弟子,这场战争,我们要不要继续下去?能用就用,不用就不用,还远远没有到严党覆灭的地步,至少,要等到南北战争结束,严党才能屹立不倒。如果说,这件事是针对严刑的,那就是错误的。”

俞咨皋霍然起身,“你为何不早点告诉我?”

于可远道:“你没问,我怎么能随便猜测?可如今,我却只能眼睁睁地看到你们错了,就算冒犯了,也只能实话实说了。”

李孝先的脸上,带着一丝哀伤。

“真是痴心妄想。”

于可远冷冷道,“如果李先生真的把倭寇的案子牵连到几个官员头上,这案子在山东是绝对办不成的,闹到朝堂上,别说官员们没事,就连李先生也会被牵连进去,牵连到自己的家族。”

李孝先想起了于可远给他的两句话。

“霞尚苍穹,莫道桑榆晚,”孟奇原本还想着于可远是在惋惜自己的失策,希望能给自己的亲人带来一线生机。但如今想来,似乎不是这么回事,这个“晩”和“天”字,肯定是有原因的。

而在下一句话里,“陛下法申恩,吞船是漏”,指的就是梁武帝废法加恩之事,就算是吞船之鱼这种罪大恶极的人,也被他忽略了,现在仔细一想,倒不是说他可以为自己的亲人开脱,只是隐晦的说,陛下为了顾全大局,会饶了他。

李孝先起身,脚步略显沉重,来到于可远面前,给自己斟了一杯,“还有别的方法吗?”

于可远也不拒绝,大大方方地接过,道:“有。”

于可远站了起来,小心翼翼地说道,他一身平民打扮,但一脸的官腔,“从操作角度来说,我们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拖延时间。”

“如何拖?”李孝先皱眉沉思。

“有四个办法。

第一,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说,那就是在拖时间。不过,这件事的责任很大,我担心你承受不起。

首先,你是东阿知县,不是罢官,你去告诉他们,倭寇作乱,招兵买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其次,他们要是执意要你去参加审判,你就会这样说的。”好吧,先生,我们的确需要更早的审判,但你确信这是对的吗?”

要是他还没有上钩,你就换个角度,从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该干什么,什么时候干什么,你会这么说的。”“因为种种理由,阁下,不是时候。”

你可以说,这场审判很困难,从证言到证人,从程序到法律,再到玉王和皇帝,都可以说是最好的借口,但严阁老就是最好的借口,这会让他们觉得很神秘,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若是侥幸,或许还能拖上一到两年,等到战争结束,景王,呵呵,你也应该明白,等严党覆灭后,你就会站出来,将所有的罪名都推到他们身上,让他们变成一柄利刃,造福百姓,造福百姓,这样做,不但对自己的亲人有益,而且还能保住性命。

第二,避重就轻,既然是官府和巡抚,那就从这两个人开始,从他们的亲人、亲戚、亲戚、祖宗、家中为什么多了一支蜡烛,都要调查清楚,但凡是涉及到倭寇的事情,都要保持沉默。

第三,他生病了,他装傻充愣,他在当官这么多年,虽然不是很厉害,但至少也会有这种本事。

第四,这是最关键的一件事,你一到济南,就不要再到知府县衙门了,马上到他那里,告诉他,俞大人手里掌握着你最危险的秘密。你在东阿做了这些年的知县,山东的百姓都是一家,即使是与你在剿匪的时候,也没有过任何的来往,你应该会留下一封书函才对。

你必须装出一副可怜的样子,你越狼狈,就越不会引起别人的怀疑,而且,你也要让左先生对你有所顾忌,不能对你做什么,也不能让他有半点不甘心的样子。你要做好四件事,就必须完成这三件事。”

一口气说了这么多,于可远还未罢休,扭头看向目瞪口呆的俞咨皋,道:“李先生一个人,只怕是做不到。俞先生,你刚才说,这案子是新来的县令提出来的?这个大人。"

“你不能告诉我,我可以告诉你。”俞咨皋叹了口气,“我知道谭云鹤。他曾在玉王府念书,曾为裕王侍读,后入了翰林,颇有才华,可惜,可惜,他是个只会看书的人,空有一肚子的学问,却派不上用场。从他初到山东,就闹得沸沸扬扬,就能推断得出。胡部堂和赵云安已经写信过来,让他好好了解自己的工作,看看海贼的情况,看看朝廷的态度,却没有料到他会这么着急。”

于可远双眼微微一眯,道:“听你这么一说,谭先生只怕是凶多吉少了。我在这里。”

俞咨皋大吃一惊,“有那么厉害?”

“俞先生,你好好想一想,李先生是一把锋利的宝刀,一定要保护好,为了整个山东的局势,他必须要保护好。

如今兵荒马乱,皇帝肯定会重视严家,所以,必须要先稳住严大人。现在,裕王府的谭先生出现了,那就是自投罗网了。哪怕他对自己的孩子很关心,但这种不识大体的人,在关键时刻,他也会抛弃的。”

于可远在原地踱步,幽幽一叹:“如果俞先生信任我,到了济州后,一定要离谭先生远远的,包括你的那些朋友。现在,任何和谭先生接触的人,都要倒霉。”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筑城 三国处处开外挂 逆写三国 战国大秦商 大明庸医 平安县城之战,我无敌了 绝品特战兵王 盛唐纨绔 吃货唐朝 重生之辰时携手天下锦绣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