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明枭相 > 第26章 勾心斗角

第26章 勾心斗角(1 / 1)

太监的直选率比较高年纪虽小,却因当兵而得了特殊待遇,未入乡考,俞咨皋就入了军中,在他父亲于大猷手下立下不少功劳,升至四品统领。

因此,虽然他很了解政治上的勾心斗角,但在这方面,却是他最薄弱的地方,要不然,胡宗宪,戚继光,俞大猷,都不会给东阿寄来一份贺礼。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俞白怜悯地道:“如果你真的不想写,那就让我来学你的字迹吧。但这件事,需要你亲自去办,不会耽误你多少时间。”

俞咨皋冷笑一声,说道:“我乃兵临城下,倭寇肆掠大同,国家危在旦夕,百姓安居乐业,这份请柬,乃是文武百官的第一要务,当真是笑话。”

俞白吓了一跳:“请您注意您的措辞!”

侍卫也跟着跪倒在地,“大帅,这里可是衙门,人多眼杂,你可要多加防备。”

“如果我不写呢?”俞咨皋怒目而视。

“所有的官员,都要在这里,书写一封信。如果你不肯,皇帝自然无话可说,可现在严嵩执掌着整个朝政,你这么一闹,岂不是给胡部堂和俞大帅带来了麻烦?”亲兵道。

俞咨皋深呼吸一声,将最上方的那份礼单捡了起来,“一张废话,尽是奉承之词,想不到胡部堂也会有这种文字。”说着,他从怀中取出戚继光与俞大猷送来的那封信,翻来覆去地读了一遍,又重重地往桌上一拍,“爹和戚叔更是欺人太甚!岂不是让他们羞愧?”

俞白不甚意,撇撇嘴,说道:“严嵩和严世蕃的父亲,您还没有看在眼里,否则也不会说出这种话来。”

俞咨皋目光冰冷的盯着俞白,心里有些犹豫。

他有一颗忠于国家的心,可惜好官不好找,他的野心已经被人踩在脚下,他却要让他去做那些违背自己意愿的事情,哪怕是抄袭,他也觉得很不舒服。

他顿了顿,拿着毛笔,放下,对着旁边的俞白道:“跟可远回村的侍卫,有没有回音?”

俞白一怔,这个节骨眼上,你还惦记着一个小老百姓?你的未来,岂不是更大?

“是,不过都是些无关紧要的消息,所以我就没有回答。”俞白回道。

“你不回答,是想让我来问你?”俞咨皋的语气变得冰冷起来。

俞白一副很无辜的样子,“巧合的是,他们在路上碰到了一个从邹平来的姑娘,这个姑娘就是余可原的弟弟于可敬的未婚妻的女儿。两位少爷来到东阿,本来是要打探一下余可敬的为人,但他已经不在了,也不知道他为何不去邹平,而是去找了几个护卫,做起了准备。”

“等等。”俞咨皋蹙着眉头,“有个丫鬟,那姑娘家里的情况还不错。”

“不错,在邹平也算是小有名气了。”

俞咨皋的眉毛越拧越紧,“既是名门望族,又怎么会为于家这种穷酸家庭寻找丈夫?”

“小姐在家里不是很得宠,或者两家以前也有过一些交集,这些都是可以的。”俞白道。

“那个女子是于可远?怎么说?”俞咨皋问道。

这一次,就是那名侍卫也感觉到了不对。纵然你不愿作《清辞书》,但你也得过问一下各州倭寇和东阿的海寇之事。可他却偏偏要去打听一个穷酸秀才的私情。

俞白道:“是有,不过具体说了些啥,我也不清楚。”

“临行前,我不是交代了,无论大小,都要严加看管?俞咨皋甚是不满。

俞白一脸的憋屈,郁闷道:“你要解决,我这就回去问话。”

俞咨皋别过脸去,“我这是多此一举吗?”

俞白和侍卫面面相觑,都是摇了摇头。

就算是知道,也不能直接说出来。

“以你的见识,就算看得再多,也是白搭!”俞咨皋嗤之以鼻,“一个平民,却能把国家大事都说的这么明白,还敢于和一郡之人对着干,这种人不是傻,就是聪明。且不说他的心机如何了得,光是他能为倭寇的案子做证人,就足以让他死心塌地了。"

俞白却是一脸的不赞同,“属下觉得,就算这案子闹大了,能瞒过山东各地的官员,也算是立了大功了。朝廷派出的不过是个县令,巡抚、布政使、监察使都是卑鄙无耻之徒,别说是朝廷里的人,就算是把天捅个窟窿,也未必能把他们怎么样。大人尽管费尽心机,但也只是在山东搅了一场小风波而已,根本无法撼动严党分毫。”

“的确如此。”俞咨皋点了点头,“不过,你不要忘记,山东的任何一个县,都能掀起一场轩然大波。这件事一出,立刻就会引起轩然大波,两京十三府,无所遁形。别的各省,如直隶、北等,我不能说,但山东的事,却是我管的,总要闹一闹。有了第一个带头的,剩下的还在犹豫,还在打着自保的主意,就要好好考虑一下,如果严党垮台,他们该怎么办?

对于新晋的青龙一族来说。凡事都是从一开始就很困难,一旦有人开始行动,那么模仿他的人就会蜂拥而至。"

俞白和他的亲兵们都没有说话。

俞咨皋又说:"但单靠这件事情,还不足以让皇帝对严嵩和严世蕃两人产生反感,从而影响到严党的根本。父皇和戚叔已经派出了自己的亲卫,去了倭寇的大本营,只要抓住了倭寇的把柄,他们就没有了先机。下面有州府县与倭寇勾结,上面有内阁阁员通倭,此事一经公开,朝廷便会一片哗然,你说他们能不能活命?”

俞白和他的亲兵们都低下了脑袋。

他们的主子读书不怎么样,但兵法上很有一套,所以才会被胡宗宪看中,二十多岁就被封为佥事一员,这在大明也是罕见的。

“于可远虽然表面上是个无名小卒,但凭借着自己的能力,也能做出一番大事来。”

俞白毕恭毕敬的答道:“我会注意的,让他们盯着点。”

俞咨皋看着桌上的纸张和毛笔,怔怔出神,待得俞白快要离开思补斋时,他忽然醒悟过来,挥挥手:“你先回去!”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大明之五好青年 纨绔小侯爷三品 大唐游记指点江山 逍遥小捕快墨染清辉 大楚第一讼棍 天策大明 亮剑:开局十万现代大军,杀疯了 军阀:战争之王 活在大唐,他们说我是废材 王爷,王妃又恃宠而骄了沈云禾楚君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