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川将鱼竿分给大家,又向他们演示了鱼竿的使用方法,等所有人都弄明白后,他才拿起地上的鱼叉。
“川子哥,你要用鱼叉?”
“嗯,我用这个比较顺手。”
英子带着雨晴,小玉站在赵川后边,等着看他捉鱼。
为了这次捕鱼活动,英子在家还特意自制了一点鱼食。
一会儿的功夫赵川这边就叉到了两条大鱼,林大桥等人则是一点动静都无。
“川子,我也来试试。”
李有富等了半天不见鱼上钩,就想试试赵川的鱼叉。
事实证明不是鱼叉好用,而是赵川身手好,同样的鱼叉,李有富照样用不好。
“你瞧瞧你,钓鱼就是个慢功夫,你这耐心怎么还不如林木呢?”于氏实在看不过眼。
本来大家都以为林木会是最坐不住的那个,结果却恰恰相反。
“姥娘,我姐姐说过,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
“林木!”英子赶忙截住弟弟的话。
“哦,总之就是一代更比一代强!”
“小木头,长江是什么地方?”
“舅舅,这不是重点啦。”其实他也没弄明白长江在哪。
“行了,怎么还和你外甥较真了。”于氏说了大儿子李有富几句。
“娘,他们这一代是赶上了好日子,不愁吃穿又有银子供他们读书,我们小时候要有这条件…”
“有这条件也要有聪明的脑子,你们哥几个哪个是爱读书的?”于氏毫不留情地拆穿自家大儿子。
“娘啊,您给我留点面子吧!”
李氏站在于氏的旁边也跟着笑。以前哪想过会把日子过成如今的红火,也从没想过儿子有一天会去府城读书。
“秀儿,有容,你们是最有福气的,儿女聪明能干,丈夫爱护疼惜,要懂得珍惜啊。”
“娘,您才是最有福气的,您不光有我们,还有孙辈儿的孝敬,眼看着重孙辈也起来了。”
“是啊,老太婆我知足着呢!”
林木和郑舟力气小,每次他们两个的鱼竿上鱼,都要叫大人来帮忙。
“呼,爹,我不钓了。”
林木的小身板子根本就挣不过那些大鱼,要不是大人的帮忙,好几次差点被带到水里去。
“林木,郑舟,你们去川子那边玩吧。”
林大桥也不放心,自己钓鱼的同时还要时刻看着两个小子。
“姐姐,那是荷花吗?”
这个时节还看不到花朵,只能看到漂浮在湖面上的荷叶。
“对啊,等到六月份的时候咱们就能赏荷花了,到时候让魏伯母也过来。”
“好。”
林大桥看看日头,估摸着快到申时了,再不回家,怕是要贪黑。
大家收拾好后才发现捉的鱼实在有些多了,除了给村民们留下的,还装了将近四马车。
“回去路过镇子的时候给任大哥留几条,剩下的回去咱们再分。”
到家的时候日头刚好要沉下山头,趁着还有点亮光,林大桥分好了鱼。
大舅哥拉走了半车鱼,本来李有富是不想拿这么多的,但林大桥说的也在理,村里都是亲戚,除了二叔,三叔,村长家里,还有几个堂伯堂叔都要送的,落下哪个都不好。
程义家里也送过去几条。
只有赵家一条都没拿,赵应勇说的对,想吃了就来林家吃,拿回去了他们还要费心养,多不合算。
赵川叉到的鱼基本都已经死了,林大桥怕坏,全部拿了去冰窖冻着。
林大桥有些愁,剩下了将近三车的鱼,最小的都有十几斤那种。好在他们几个钓的鱼还活着,林大桥将鱼放在墙根下的大缸里,整整十二缸。
让他没想到的是第二天任掌柜就给他送来了好消息。
“大桥啊,你那鱼卖不卖?”
“你们酒楼要用?”
“嗯,我听你说那草鱼肉质鲜嫩,便让厨子做了水煮肉片,结果确实不错。”一条鱼做了将近三大盆,那就是三道菜。
“不瞒你说,我如今正愁呢,你今日要是不来,我已打算把鱼分给村民们了。”
“先给我吧,我们镇上的酒楼和县里的酒楼都要用。”
“成,不过以后你们再想买的话需得去密耳山庄了。我会交代好的。”
“没问题,这价位?”
“就按照市面上价钱就行。”
“好。”
林大桥拿着卖鱼得来的二十两银子还挺高兴。
“英子娘,你去找程嫂子商量一下,一会儿在村会那里支锅做鱼,我们给村民们分鱼肉吃。”
林大桥也没全卖,一家一条是不够的,不如做好了菜分给大家。
一对夫妻正在地里锄草,那女人直起身体听了又听,“当家的,你听,村会是不是敲锣呢?”
“好像是,怕是有事啊,我们过去看看。”
“憨子,快走,村长给每家分鱼肉呢!”
“我当是什么事,不着急。”
“是做好的鱼肉,村长家做的菜好吃啊,每次他家有事办席面,你比谁吃的都欢,现在不着急了?”
“做好的?那我可得去。”
“憨子,你家里就两口人,不如匀我一些。”
憨子家里只有他和老爹两个,以前家里穷的叮当响,他都二十二了,也没人给愿意给他做媒。
“那可不行,我得留一些给我岳丈家里送去。”
“呦,什么时候定的亲?没听说啊。”
“上个月,我爹托人帮我说的媒。”
“姑娘哪里的?”
“万家村的。”
“二十多里地,你送过去菜都坏了。”
“不会,我坐马车去。”憨子说完就紧紧地抱着菜盆回家了。
“你也真是的,干嘛总逗憨子。”
“好玩啊,我也不是真的想要他的菜。我就是有些感慨,你说就憨子家这条件放在以前,别说媳妇,吃饱都成问题。如今跟着村长干,村里的生活都好起来了,外村的姑娘争着抢着往村里嫁,顺带着咱们家里的姑娘地位也是水涨船高。”
“可不是嘛,都说丫头命贱,可你看看咱们村的丫头,但凡跟着林英和小玉干的,哪个不是被家里供起来的。”
“这样才好,闺女儿子都是自己的肉,我也有闺女,我也希望我闺女能嫁到好人家去。”
“爹啊,您告诉吴叔一声,捉鱼的时候千万别踩了我的荷花苗。”英子没想到这次的密耳山庄一日游还弄出了个卖鱼的买卖。
“我知道,我和乔山都交代好了。”
“对了,爹,昨天我吴叔将您叫到一旁,说了什么?”
“他想让那边的小娃子也入村里的学堂读书。”
“都是早准备好的呀。对了,您与他说了吗?娃子们要住在这边的。”
“都说了。”
“爹,我觉得我们应该多准备一些床铺,您看着吧,不光咱们村的娃子,我姥爷那个村子的娃子可能也会来。”
“成,听你的。”学堂都建好了,不差那几张床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