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子啊,你这莲子看着都发芽了呢!”
“是吗?我看看。”
林家后院成排的瓷盆,里边泡着从府城买回来的莲子。
这瓷盆还是英子特意去定制的。
“应是差不多了。”
英子两辈子也没种过莲子,好在府城祝家的那个老人将种莲子的方法和步骤都告诉了她。
本来想着要不要等天气再热一点种,不过现在看来效果还不错。
“娘,您还没去过密耳山庄,我们一起去种莲子吧。顺便叫上赵伯伯一家和老娘一家。”
“你二舅舅和三舅舅肯定是去不了,你大舅舅能去。”
“好,我跟我爹商量一下,看能不能明天去。”
学堂的房子已经上了梁,剩下的都是些琐碎的活计,林大桥在不在关系不大,反正还有房工在,再不济还有程义帮忙。
“那就明天去。”
“太好了,明天捉鱼去。”林木只听过川子哥说那里有特别大的鱼,他还没见过呢。
“娘,我也要去,我也要去。”林杨可不想被爹娘扔在家里。
“去,都去。”
李氏本就打算带着两个小家伙的。
“走,我们去告诉伯娘和墨墨,让她们也去,好不好?”
“好。”
“川子哥,明天你多备几条钓杆。”
这钓杆还是英子设计的,上次从密耳山回来她让赵川做了好几条。
在韧性上虽然比不了现代的鱼杆,至少能钓的上来大鱼,只不过杆有点重。英子也是没办法,太细的话恐怕让鱼扑腾几下就断了。
马车一辆接着一辆地往出走,每辆车上边都装了十几个大花盆。
“呦,村长家这是做什么去?”
“送货啊,没看见那车上的东西?”
“我看着不像,你看前边那几辆马车,都是带着车棚的。”
“去游玩?”
“噫,去游玩要带着货?”
“这也不是,那也不是,你问我,我问谁去,赶紧干活吧。”
竹林这边靠近村头,两个被请来做饭的妇人正在嘀咕。
“大桥,你这是做什么去?”
程义小跑了几步,昨儿林大桥让他有空看着点学堂的活计,就是没说自己去做什么。
“去密耳山。”
“爹,我们带着程婶子和小玉姐姐吧。”昨日要准备东西,英子把这事给忽略了。
“成。老程啊,你快去叫嫂子他们。”
“哎,我这就去。”
等了一刻钟左右,才见到程家母女的身影。
“小玉姐姐,来我车上吧,雨晴也在。”
“不了,我和姥娘坐一车去。”小玉冲着英子眨眨眼。
“哼,不来拉倒,现在就开始巴结我姥娘…”
“英子姐姐,小玉姐姐为什么要巴结姥娘啊?”
“我瞎说的,对了,今儿你一定要时刻跟在我身旁,不许离水边太近,知道了吗?”
“知道了,英子姐姐,你都说了四遍了。”
“我担心你呀,小迷糊蛋。”
“哼,我才不迷糊呢!”
密耳山的村民们并不知道林家要来人,他们正忙着开荒,这地是林家买下来的,前三年白给他们种,每个人都恨不得有三头六臂,他们都想多开点地。
“之林,你快看,村口那边有马车进来。”
吴之林抬头仔细看了一眼,还真是林家的马车。
“跟我走,村长家里来人了。”
地里的村民们看到马车后也陆陆续续往密耳山庄的大门前聚集。
“村长。”
“村长。”
…
从村口到门口这一段路林大桥被叫了一路的村长。
“村长,您过来可是有事?”
吴之林听说了十家子村正在盖学堂。正事忙的时候,没事怕是不能过来。
“不错,这次需要你们帮忙了,不过我不让你们白干,我付工钱。”
“村长,就一句话的事,我们现在就剩把子力气,您家里的事就是我们的事,我们不要工钱。”
话虽糙了些,意思表达的还算明白。村民们听了纷纷点头附和。
“哈哈哈,工钱是工钱,你们干活我就必须付工钱,到哪里去说都是这个道理。我今日过来是想种莲子。”
“村长,我们没种过莲子啊…”
不止是没种过,他们这些人要不是来了密耳山,以前都没见过,密雨湖里倒是有一些。
“放心,我会让人教你们的。”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赵川。
上次去府城的时候那个祝家老人带着他们去湖边讲解了半天,因为要脱鞋下到淤泥里,只能赵川来。
“之林,你找几个年轻力壮的,老人和孩子可不能让他们去干这活计啊。”淤泥深浅不一,又易打滑,比不了地里的活计。
“放心吧,村长。”
吴之林选出来十四个人。
密耳湖的河滩大,这十几个人一分散,还真不算多。
最后把林大桥,赵应勇,李有富,赵川都算上才十八个人。
“差不多了,爹,我这次只育了半袋莲子,用不了多长时间。”
赵川那会把莲子的种植方法说了之后,村民做的越来越顺手,速度也越来越快。
“哎,有鱼!”林木本来是站在湖边看他们种莲子的,突然一旁的水面动了一下,他眯着眼睛看了一下,才发现是条大鱼。
没有鱼叉和鱼杆,赵川从水里摸出来一块石头,冲着林木手指的地方就砸了过去。
石头入水激起一片水花,等水面恢复平静的时候,水面上果然漂着一条鱼。
“哇,川子哥,你好厉害!快,将鱼捞给我。”
看那跃跃欲试的样子,赵川再不行动他就要下水了。
“这鱼太小了,一会儿带你捞大的去。”
林木有些懵,他脚下的这条鱼还不算大吗?目测都有他手臂长了。
吴之林看湖边上莲子秧苗剩的不多,“村长,剩下的这些我们来吧,夫人过来一趟不容易,您带着他们去栈桥那边逛逛。”
“也好,之林啊,回头把干活的人记下来,等下次种完后工钱我一起付给你们。”
“知道了,村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