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试之前,还要由学政主持两场补录考试,分别称为科试、大收,最后遴选出考生参加乡试。 科试与岁试针对的都是生员,但大收却并非如此。 凡在科试岁试中落榜的生员,或是没有生员功名的儒士,都可以报名参加大收之试。 如果通过大收,便可以获得充场儒士的资格,同样取得乡试解额。 事实上,历届江南省乡试的三千考生中,大概有一千余人都是充场儒士。 而且充场儒士乡试时的录取率还不低,每年乡试,儒士出身的举人,往往占据两三成之多。 因此,为了争夺这一千多个充场儒士的名额,今年报名参加江南省大收之试的士子足足有两万人之多,竞争同样十分激烈。 相较而言,卫辰取得乡试解额就要轻松多了,他与盛长柏上次岁试时名列一等,早早便自动取得了乡试的解额,不必再参加科试与大收这等补录考试。 大收发案,参加乡试的人选才最终定下,全省各府的士子们纷纷向省城江宁涌来,江宁城青楼客栈的生意再度红火了起来。 城中青楼客栈纷纷趁机涨价,但依然爆满,许多考生只能借宿在民居内,当然价钱只会更贵,实在住不起的考生只能住到城外的破庙中去。 这时候走在街上,到处都是戴着四方平定巾、身穿直缀襕衫的读书人,要是不会说话不带个“之乎者也”,你都不好意思开口和人搭话。 一时间满城拽文,酸气熏天。随之兴起的,便是大大小小各种文会。读书人们凑在一起,吟诗唱和,互相捧臭脚捧得不亦乐乎。 当然,也有正经的文会。 一些曾经在科举中取得极高名次的老前辈,会应巡抚、学政之邀,来登台授课,向考生们传授考试经验。 这种实用性极强的文会,对有志于乡试的考生们吸引力十足,往往动辄数千人云集在台前听课,场面蔚为壮观。 听说卫辰和盛长柏到了江宁,出身盛氏义学的同窗们便相约在盛宅一聚。 然而,到了约定之日,卫辰与盛长柏出门迎客之时,却发现来的不止是陶大志和陈俊,还有王尧臣、翁定帆、唐鹤年三人。 “这三位是我请来的。”
见卫辰一脸惊讶,陶大志笑呵呵地解释道:“乡试在即,再闭门造车已是无用,相互间交流研讨才是正理。你们几位都是江宁府生员中有名的才子俊彦,理应团结一心,莫要堕了江宁府省府之名才是。”
卫辰朝王尧臣三人拱手见礼,而后轻笑道:“还是陶兄考虑周到,我也早想着在乡试之前赴几个文会增长见识,奈何久不在江宁,相熟的同年太少,陶兄此举,可真是解了我的燃眉之急。”
盛长柏亦是认同地点了点头:“文会重在交流,这种事人越多越好。”
卫辰看向王尧臣、翁定帆、唐鹤年三人:“三位仁兄意下如何?”
“我等既然来了,自是早有此意。”
王尧臣微笑着拱了拱手,翁定帆和唐鹤年也都点头称是。 卫辰闻言,不禁欣慰一笑。 童子试时,他与王尧臣他们是竞争对手,彼此间互相服气也属正常,但此时乡试在即,大家的身份都是代表江宁士府参加乡试的生员,自然而然就会生出同仇敌忾之心。 当天晚上,盛长柏就安排五位士子这盛宅住下,从次日起,这座幽静广阔的大宅院,就变成了七位江宁俊彦的学堂。 上午,他们会轮流讲述考试心得,或者是对前一日每人所作的时文进行点评。 下午,他们便结伴参加江宁本地的文会,听名师讲课。 陶大志交游广阔,消息也十分灵通,凡是江宁城中召开的文会,没有他不知道的。 当然,也不是时时都会有高质量的文会可去。没有文会的时候,便由卫辰和王尧臣这两位公认的高手出题目,大家各自作文,然后晚上点评。 虽然日程排得满满当当,但却没人觉得枯燥,大家的耐心早就在漫长的科举之路中磨练出来了,否则也走不到现在这一步。 况且,一帮志同道合的年轻人凑在一起,本身就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如今聚在盛宅中的七位士子,都是江宁府有数的科举高手,虽然彼此间惺惺相惜,但也免不了在心里暗暗较劲。 当然,这种较劲是有益的,所有人都乐见其成。 谁都不愿意被别人被别人拉下太远,一个个都干劲十足,随之而来的,便是这个七人小团体整体性的长足进步。 七月的江宁城,酷暑炎炎,却有一股名为“江宁七子”的新锐旋风刮过江南文坛,让来自全省各府的数千士子切身体会到了,什么叫做省府江宁的底蕴。 类似于某地七子,某地三杰的名号,素来屡见不鲜,只不过大多数只是小圈子里的互相吹捧,彼此造势,吹嘘的成分居多。 但这“江宁七子”却不是自封的,而是卫辰七人靠着真才实学,实打实闯出的名声。 自七月始,卫辰七人便在大大小小文会中连连夺魁,甚至有一次力压数百与会士子,一举包揽了前七名。 自此,“江宁七子”的名号才越传越响,乃至闻名整个江南士林。 卫辰曾在扬州参加画舫诗会,闯下偌大名声,王尧臣等人也曾在苏州府、常州府等地扬名,七人中一多半都早已名声在外。 七人所到之处,不仅江宁籍的士子闻风景从,甚至还有不少别府的士子也成了他们的拥趸,纷纷向他们求教。 做过几场文会后,离乡试也没有多久了,七人采买好考试用的物件,便开始在家养精蓄锐。 乡试三场,每场三天,期间不能走出号舍,每考一场,考生便得脱一层皮。 许多第一次参加乡试的考生,往往对乡试的考试强度认识不够深刻,上了考场之后无法适应,乃至身心崩溃,最后遗憾落榜,这种情况历年来都不少见。 卫辰等人自然不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一定要养好精神再上考场。 只不过,忙忙碌碌的日子过惯了,突然一闲下来,还真有些无所适从,不知道该干些什么好了。 “不如咱们一起去澡堂子泡澡吧!既能放松身心,还能增进感情,多好?”
提出这个提议的,自然是家里开澡堂的陶大志,只不过他刚一说出口,就受到了所有人无情的拒绝。 最后还是卫辰道:“咱们相处多日,彼此性情相投,不如结个文社。平日赏诗喝酒,切磋时文,待他日及第授官之时,也能相互提携,共同进退。诸位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