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 扬州,自古就是繁华的代名词,在大周亦是如此。 毗邻长江,又有运河贯穿其中,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四通八达的水陆交通,使得扬州成为大周漕运重地,也造就了江淮间的一处大都会。 这日傍晚,扬州城北门口仍是熙熙攘攘,来往客商络绎不绝。 突然,从远处跑来两排衙役,列队将城门控制起来,高声请过往行人绕道而行。 看见前导打着的“扬州通判”、“回避”、“肃静”的衔牌,乱哄哄的人群一边低声咒骂着,一边识趣地转道而行。 不一会儿,一辆马车在衙役的护送下来到城门,行至城郊停下后,车帘被掀开,夫妻二人携手而出。 男子年约三十许,面容白皙,相貌清奇,配上身上的宽袍大袖,活脱脱一段魏晋风流。 女子与男子差不多年纪,瞧着五官只是中人之资,但衣着华贵,气度雍容,远远望去倒也颇有贵妇人的样子。 这一男一女,便是扬州府通判盛纮盛大人,与其发妻王若弗王大娘子。 夫妻二人下了马车,来到岸边的一座码头上,在冷风中等了不多时,便见远处地平线上出现数艘大船的轮廓,正向着码头遥遥驶来。 王若弗踮起脚张望,待见到船头插着的“盛”字旗,不由欢欣雀跃,指着那不断接近码头的船队,兴奋地回头喊道:“老爷快看,是咱们家的船队来了!”
盛纮脸上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心底却是对妻子的聒噪颇为不满。 他不动声色地扫了一眼四周,见码头附近已经被衙役清场,并无旁人经过,这才放心地一甩大袖,跟着迎了上前去。 盛家船队将近岸边时,船头顶着水流,慢慢向码头斜渡,然后稳稳地靠到岸上。 船只停稳后,先下来了十几个家丁,抬着几块厚实的长木板,搭在甲板和码头中间,用钉子和绳子牢牢固定住。 待到一切准备妥当,船上其余人等才陆陆续续下船。 当先的是一个中年男子,与盛纮长得有几分相似,只是多了些商贾之气,此人便是盛纮的堂兄,盛家大房的掌门人,盛维。 两名少年一左一右,紧随盛维身后,三人下船后,后面的盛家管事就开始招呼下人们卸货。 这次从宥阳到扬州来的船队一共有五艘船,前两艘载人,后三艘载货,装的全是盛维带来的贺礼。 王若弗一过来,就看见从货船上卸下来几十口披着红绸的大箱子,开心得差点嘴都合不拢了。 前段时间,为了给大女儿攒出一份丰厚的嫁妆,王若弗的小金库可谓是元气大伤,如今总算可以填补一二了。 与妻子的头脑简单不同,盛纮看见堂兄带来这么多贺礼,心里却很不是滋味。 不久前盛家酒坊遭难,盛纮作为盛家商行的靠山,为了自己的前程,不愿招惹是非,果断拒绝了盛维的求助。 后来酒坊的事情虽然圆满解决了,却是靠着盛维自己的路子,请了外人帮忙,盛纮这个自家人是一点忙也没帮上。 这件事过后,盛纮脸上也是臊得慌,所以此次盛维来扬州,他才会亲自到码头迎接。 可见了面一看,堂兄非但没有与自己生出芥蒂,还带来了整整三大船的贺礼。 什么叫胸襟? 这就叫胸襟! 此情此景,令盛纮心头愧意更甚,与盛维打招呼时,也不自觉地放低了姿态,一声“兄长”叫得发自肺腑。 盛维亲切地回了声贤弟,又与王若弗客套寒暄了几句,兄弟二人谈笑晏晏,倒颇有些兄友弟恭的味道。 待几位长辈互相见礼完,盛长柏缓缓来到盛纮和王若弗面前,行揖作礼:“孩儿拜见父亲、母亲。”
盛长柏浑身上下都裹得严严实实,可脸色仍在刺骨的寒风中冻得发青。 王若弗看见,心疼得要命,连忙拉起儿子:“柏儿啊,别说这么多了,赶紧回家,家里熬了你最爱喝的莲子羹,一会儿回家赶紧喝一碗,也好暖暖身子。”
“母亲莫急。”
盛长柏却是站在原地,不肯挪步,从身后推出一个人来:“父亲、母亲,这是我在宥阳结识的至交好友,卫贤弟。”
王若弗方才全副身心都放在了儿子身上,哪有空去管其他人,此时经儿子提醒,才注意到他身边这个看起来只有十一二岁的少年郎。 那少年个子不是很高,但生得却十分俊逸灵动,唇红齿白,眉眼温润,目光清澈澄净,身上透露出一股儒雅浩然的书卷之气。 最关键的是,他居然和盛长柏一样,身穿代表秀才功名的襕衫,头上还戴着四方平定巾。 结合儿子前几天的来信,王若弗哪还能不知道这位少年的身份。 “这就是你在信里说的,卫小娘那位中了小三元的族人?”
“正是。”
盛长柏笑着点头。 卫辰步履潇洒地来到王若弗面前:“江宁生员卫辰,拜见通判、通判夫人。”
关于如何称呼盛纮和王若弗的问题,卫辰一路上考虑了很久。 他可以叫没有血缘关系的卫恕意姑母,却不能想当然地把叫盛纮姑丈,更不能把王若弗也叫做姑母。 那样的话,恐怕刚一见面,他就把盛家二房的男女主人全给得罪了。 说到底,卫恕意在盛家只是一个妾室罢了,卫辰不能这样生硬地和盛家攀亲戚。 因此,卫辰干脆就当自己与盛家从无瓜葛,以正常生员拜见上官的方式来和这两口子打招呼。 “原来是兴云贤侄啊。早听柏儿说,贤侄年纪轻轻就取了生员,还是几十年难得一遇的小三元,真是年少有为啊!”
说话的却是盛纮,他刚刚就注意到了这个自己儿子走在一起的少年,觉得此子行止有度,颇为不凡,一下便猜到这少年就是卫辰。 去年,卫辰就凭借一首《竹石》声名鹊起,受到江南文坛的关注,得了个神童之名,连盛纮也有所耳闻,还专门以此诗来激励儿子长柏。 而今年,卫辰又有《论诗》、《完璧归赵论》等诸多名篇传世,府试时的题名录不仅畅销江宁,还卖到了几百里外的扬州府。 到了院试,卫辰更是惊掉了所有人的下巴,一举打破江宁府几十年未出小三元的记录,成为江南省史上最年轻的小三元。 至此,卫辰的成就已经足以令盛纮欣赏赞叹,却还远远达不到平等相待的地步。 毕竟卫辰再厉害,终究也只是个生员,而盛纮则是进士出身的朝廷命官,双方并不在一个层面上。 而当盛纮知道卫辰背后站着江宁知府沈度这样的大人物时,情况顿时就不一样了。 酒坊事件中,沈度为了卫辰可以和巡抚衙门顶牛,尽管并不是与刘巡抚正面对抗,只是处理了底下的两个小喽啰,但也足以证明沈度与卫辰关系匪浅。 简而言之,卫辰自身才学惊艳,又有沈度这样的后台撑腰,早晚必成大器,即便盛纮乃是堂堂六品通判,也要谨慎相待,不能等闲视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