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底,那宅子也是族里的产业,既然他们四房没了顶门立户的男丁,理应收回。”老太爷沉默许久后,突然发话。
常三郎心头一喜,正想争取拿下那宅子,却听得老太爷又道:
“不过,这乐娘虽然被休,却也是咱们常家人,常家历来仁善治家,断不能叫她露宿街头。”
常三叔趁机插话:“不如给她换个小点的院子,她一个人,住着也便宜些。”
“嗯……我记得村子里还有几处空置的房舍,就让她选一处吧。”
“大哥,那些空置的房子早就破败不堪,你叫她一个女人如何过冬?”常二太爷立即反驳道。
“老太爷,若乐娘嫌弃那些房舍破旧,您看我住的那间院子如何?不是我哭穷,我那院子房舍太少,我又有了孙儿,挤在一处实在有些住不开,不如将我家的院子让给乐娘,再为我另寻一处大些的宅院。”
常三叔打的什么算盘,在场众人岂会不知。
四房的宅院宽敞气派,众人都想占为己有,奈何族长当初答应了常汇安,要再等十年。
十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本以为没了盼头,谁知才三年,乐娘就被休回了家,无主的肥肉摆在眼前,现在不争,更待何时?
“老太爷,我家的房舍住着也不宽裕呀!”
“我们可是一家十二口挤在一个院中,要换也是先给我换!”
……
几个老汉七嘴八舌,纷纷大吐苦水,都希望族长能将四房的宅院分给自家。
常三叔没想到事情会发展成这样,这个解决办法虽然是他提的,但他却没把握一定能将四房的宅院拿到手。
论起亲疏来,老太爷嫡亲的弟弟就有三个,子侄更有十多个,常三叔还真排不上号。
不过,论会做人,常三叔自认没人比得过自己。每逢过年过节,他送给老太爷的孝敬可不少,当然,他也得了不少方便。
一时间,房内众人争执不下,老太爷当机立断,此事年后再议。
常三叔眼珠一转,不由暗自佩服:姜还是老的辣!这是给众人留了孝敬的机会,长房想趁着年关大捞一笔呢。看来自己得手的机会又大了些。
各家各户私下走动、各自钻营暂且不提。
乐娘在家中安安生生又休养几日,她的脚已无大碍。明日便是小年,乐娘忍了这许久,早就想去县城采买些吃食、用具了
她将拟好的单子又细看了一遍,次日一大早,便与旭儿一道赶去村口,赵老伯的牛车已等在那里。
今日进城的人很多,除了赵老伯的牛车,还有另外两辆牛车也一同前去。
这几日,外面将她的事吵得沸沸扬扬,她想不知道都难,已经陆续有数个婶子来乐娘这里“安慰”她了。既然大家都已经知道,她也省的再去族中知会众人。
因此,当她一现身,众人目光便齐刷刷锁定在她身上。
那些目光有鄙夷、有谴责、有同情、有幸灾乐祸,不过乐娘全不在意,不但不见畏缩、扭捏,反而大大方方与众人一一打招呼,仿佛只是回家探亲一般。
她这般表现大大出乎众人预料。
男人们还好,车上的妇人们忍不住偷偷打量乐娘,再低低私语几句。
她们自以为不着痕迹,其实乐娘全都看在眼里,在她看来,别人不过私下议论几句而已,人活着本就难免被人议论,何况自己是个和离过的弃妇,被品头论足总比在杜家受罪强。
她早就做好应对千夫所指的准备。别人会慢慢习惯自己的存在,她也会慢慢适应这里的生活。
不一会,三辆车都已坐满了人。
赵老伯一甩鞭子,牛车吱吱扭扭向前行进。
一路无话,牛车足足行了一个多时辰才到达县城,牛车停在了集市东口。众人下车后,各自没入人流中,寻找自家采买之物。
乐娘与旭儿也下了车,看着这个才离开不久的县城,两人都有些恍如隔世之感。
乐娘对这里不算太熟,但旭儿却了如指掌,哪里是杂货铺,哪里的衣料布匹便宜,哪里的粮油铺最实在……在旭儿的指挥下,他们很快买齐了清单上列的大半东西。
因买的东西太多,两人身后的背篓已装得满满当当,沉甸甸的背篓压得乐娘险些直不起腰来,旭儿的背篓也不轻。
“这些东西太重了,怎么办?”
“不如把东西先放回车上,请赵老伯帮忙看着,我们再去买别的。”
两人商量好,急忙往集市赶。意外的是,正好撞见送柴回来的段霄。
“段二哥!”旭儿一见段霄便两眼放光。
“你们这是……”
“我们买了好多东西,已经背不动了,打算先将这些放到赵老伯的车上,再去买些别的。”旭儿不等乐娘开口,已经把情况交代的一清二楚。
段霄走过来,将他们的背篓从身上取下,一手拎一个背在身后,叫两人先去采买,自己帮他们送回去。
两人如释重负,又匆匆去了肉市。没错,乐娘这次前来,最想买的就是肉类,她已经好久不识肉滋味了,旭儿和老范更不用说。趁着过年,她打算好好给大家开开荤,补补油水。
肉市上,屠户们摆的摊子排成一列,其中以豕肉居多,也就是猪肉,羊肉次之,牛肉最为稀少。因这个时代,牛可是农耕必需的生产资料,金贵得很,一般只有老了或病了的牛才会被允许宰杀。
乐娘买了十斤猪肉,又狠狠心买了三斤羊肉,冬天吃羊肉最滋补,与萝卜炖一锅,那滋味别提多香了。
鸡、鸭、鹅等家禽都只卖活物,集中在肉市旁一处开阔的场地。乐娘买了两只鸡和一些鸡蛋,手里的篮子也装满了。
两人满载而归。
篮子上蒙着一块粗布,看不见里面的肉,但两只鸡却大剌剌的被旭儿提在手里,因此他们坐车时,引来不少探究的目光。
他们早先的两个背篓已放在了车上,段霄已经上了车。众人以为那两个背篓是他的,便没有在意。
段霄早上走得早,一般不坐车,而是徒步前往,只在回村时才坐车,这点众村民都知晓。
众目睽睽之下,乐娘不好对段霄道谢,就连旭儿想与段霄搭话,都被乐娘拉住了。现在这种情况,能不招人眼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