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勇一口酒一口菜,吃得好不惬意。
“小麦啊,你这店我刚进来,怎么牌子都没有挂一块啊?”
呀!
米小麦一拍脑袋。
这可真的是灯下黑了。
什么都想到了,竟然没有想到给店取一个名字。
叫什么好呢?
米家小店?
刚冒出来的想法就让米小麦给拍了下去。
又土又俗。
得给店里取上一个亮堂大气的名字。
米小麦的志向可不只这一个店,到时候店做大做强了还要开分店,一个响亮的名字可以一直用下去。
前世有哪些好听的连锁店名字?
真功夫?必胜客?华莱士?
想一个米小麦否决一个。
这些店的定位不一样,套在自家小店的身上,米小麦怎么想怎么别扭。
“小老板,你们家的东西是真的香啊,都飘老远了,闻着就口水直流。”
这时候又有那新进店的客人夸赞。
米小麦大腿一拍,店名就给定了下来。
飘香阁。
她决定了自家小店就叫飘香阁。
香飘十里客自来。
至于这么一家小店用这么亮堂的名字会不会有点浪费米小麦一点都不这么想。
现在是刚起步,以后做起来了,也开放了,她能把飘香阁做到海外去。
这名字哪怕是放到二十一世纪也可以叫得响当当。
下午米小麦生意都顾不上做,跑去那些做牌匾的老师傅那里定制了这样一块牌匾。
只不过,师傅说了,再快要也三天后才能拿到货。
虽然有些不满意,但米小麦也没再纠缠。
她再回店的时候发现,店里已经坐满了人,李冬梅忙得团团转,张丽花在厨房里锅铲挥舞。
张丽红今天下早班,特意跑到店里帮着妹妹忙活。
她本来就是站柜台的人,招呼客人时落落大方,比那李冬梅熟练得多。
看到这里米小麦想着是不是应该要给店里招上一个服务员。
晚间关门的时候米小麦提了一嘴,没想到李冬梅和张丽花两个人异口同声的拒绝了这个提议。
“我做得来的。”李冬梅说。
“先过几天再看吧,看生意的情况,要是还这么火爆是需要再招一个,要是生意稳定下来了,我们两个也能搞定。”比较理智一点的是张丽花。
既然两个人都坚持,米小麦也就放弃了这个想法。
忙碌了一天终于到了最激动人心的时刻,三个人一起把盒子里面的钱一起拿出来,数完后除了米小麦其余两个人简直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差两毛钱两百块钱,一天竟然有接近两百块钱。
以前张丽花跟着米小麦卖冰棍就觉得钱来得特别快,可也不像这样子,一天就能有两百块。
米小麦郑重的把营业额记在了一个专门的小本本上。
以后她不在店里了也是这么操作。
每天的营业额由李冬梅和张丽花一起清点,点好之后记在小本本上,每天的开销也一笔一笔的记在小本本上,月底对一次账。
李冬梅看着这两百块钱有点若有所思。
她是不是选错了?
把店简单的打扫了一下三个人就一起结伴回家。
两家住在一起,以后李冬梅和张丽花两个人也方便一起上班下班。
王春花没有睡,做好了饭和米大富一起等着两个人回来。
李冬梅没有忍住,把今天的营业额告诉了王春花,可把王春花吓了一跳。
看米小麦的视线都有一些不一样了。
米小麦没有搭理她,吃完就睡了,干了一天,累了。
李冬梅也一样。
只有王春花一个人坐在堂屋里,坐了许久许久。
第二天,米小麦发现生意就明显的比第一天要差一点。
第一天是有8折的优惠,吸引了一大波的人,第二天已经没有八折优惠,人明显要回落一些。
但是一天下来东西也卖完还早早的就关了店。
照这样看,两个人看住一个店问题不大,米小麦没有了再招人的想法。
第二天的营业额并没有比第一天下降多少,还是有一百八十块钱。
主要是因为不打折,再加上第二天吃炒菜的人比吃包子的人要多一些。
第三天,和前二天的情况差不多,也是一百八十块钱左右的收入。
米小麦心里清楚,这里大概就是这样一个情况了。
每天的开销是固定的,扣除开销后大概还能赚个一百二十块钱左右。
她每天可以分八十块钱,对于这个数字她很满意。
这还只是一家店的收益,以后还会有第二家第三家,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舅妈,丽花姐,从明天开始我就不来店里了,以后店里就像现在这样,每天晚上盘一次账。”
米小麦算完账后就郑重的通知了张丽花和李冬梅。
“怎么就不来了呢?”李冬梅有点着急。
米小麦就像一根定海神针一样,如果她不来,李冬梅也没有把握自己能做好这些事。
米小麦呵呵一笑。
“舅妈,你是不是忘了一件事?”
李冬梅不解。
“后天我们就要开学了,明天我要去学校报名,还要给大富报名。”
李冬梅拍了拍脑袋。
瞧这脑子,怎么把这事给忘了。
这一晃一个暑假就过去了。
米小麦也感慨,不知不觉就过来快两个月了,已经快要遗忘的校园生活,又要回来了。
“也不知道你大舅会不会带两个孩子去报名。”李冬梅又开始念叨家里的两个孩子。
女人就这样。
不过一时半会的店里也走不开。
“我下午跟三舅说了,让他回家提醒大舅,你就放心吧。”
张丽花乍一听心上的人名字,怔怔的望着米小麦。
王望山来过?
她怎么不知道?
不光她不知道,李冬梅也不知道。
“就知道你这孩子心细。”
“等过一阵子店里稳定下来,表弟表妹放假的时候就让三舅带他们出来玩两天,晚上再捎回去就可以了,再说了,大舅的手艺那么好,以后也可以来市里开店,你们就又能在一起了。”
米小麦安慰李冬梅。
李冬梅也很容易想开。
分开就分开吧,好歹她能赚钱,多攒点以后家里的日子才会越过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