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出兵(1 / 1)

正午时分,天空刮起了风,太阳隐匿在厚厚的云层之中,只能隐约感受到一点亮光的存在。光武城内的皇城上,朱慈煊负手而立,与他一同站在城墙上的,还有李定国白文选及内阁等一众官员。

在他们的下方,则是人山人海,旌旗舞动,无数百姓汇聚在此,只为亲眼见证朝廷的誓师大会。

“嗟我将士,尔肃尔听。臣民痛苦,火热水深。清人肆虐,侵我河山。弃发留辫,辱我华夏。本军兴师,救国救民……”

内阁首辅丁继善亲自站出来,将讨伐清廷的檄文念给百姓们。他每念出一句,下方的士卒方阵就跟着喊出声音,如此一来,倒是顺利扩散出去,让现场的百姓们都得以听清。

只不过,百姓们其中有不少都是穷苦人家,北伐檄文虽然写得不错,可许多百姓依然是听不懂的。

念了好一阵,下方的百姓们都没什么动静,倒是喊话的士卒们嗓子都喊哑了!朱慈煊见状,也直接跟一旁的丁继善招了招手,打断了他继续念下去的举动。

“行了!让朕来吧!”

“百姓们有许多都是不识字之人,给他们讲这些大道理是没办法让他们触动的,他们也未必能听懂.……”

丁继善也不敢违背,俯身站到一旁,由朱慈煊站出来讲话。

皇帝出现的那一刻,城楼下方的百姓们顿时欢呼起来,众人山呼万岁,为年轻英武的皇帝兴奋喝彩着。朝廷的改变百姓们可是看在眼里,他们也是感触最深的人,朱慈煊登基以后带来了立竿见影的效果,这是他们都清楚的。

朱慈煊没想到自己会如此受百姓们欢迎,倒是没有着急开口,而是静静聆听着百姓们的欢呼声。

待到百姓们的欢呼声逐渐消散下去,朱慈煊才终于开了口,“朕是朱慈煊,是你们的皇帝!也是大明朝的皇帝!”

“今天叫大家来,其实很简单。朝廷要兴王师北伐清廷,要夺回失去的江山和土地!”朱慈煊掷地有声,一副霸气十足的自信模样,“朕跟你们一样,远离故土,远离亲眷来到此处。”

“朕知道,你们之中有人吃了很多苦,有的亲人被清军杀死了,有的跟家人走散了,还有的不愿割断自己的头发……朝廷养精蓄锐这么久,终于积攒够了北伐清廷的力量。”

“朕就是要告诉你们,朕要带你们回去,回到故土,去寻找自己的亲人,回到自己世代居住的地方。朕还要带你们一起,带这些大明儿郎们,将清人赶出中原,让他们滚回自己的老家去.……”

朱慈煊的大白话一说,百姓们显然一下明白了其中的意思。许多人疯狂叫喊起来,为皇帝的话而亢奋起来!

他们没有一日不想回到自己的故土,可他们不过是平民百姓,一两个人的力量实在有限!但现在不一样了,皇帝亲率大军出征,只要击退清廷,大军便能夺回失去的地盘,而他们,也可以回到世代居住的家乡。

“万岁!”

“万岁!”

“北伐!”

“北伐!”

群情激奋,城楼下方陷入一阵疯狂之中。文武官员们站在一旁,也为皇帝的发言而振奋着。

这里的人无一例外,全都是背井离乡一路漂泊过来的,本以为今生再也无望回到故土,却不曾想,朝廷终于出了一个年轻有为的皇帝带领他们去夺回失去的一切!

北伐檄文讲完了,接下来则轮到阅兵的队伍。这是朱慈煊特地安排的,为的就是给百姓们更多的信心,否则的话,朝廷光是空口白话任谁也会心中生疑!

咚。

咚咚。

城楼上的战鼓赫然响起,随着鼓声节奏逐渐变得急切,城楼右侧的空地上,早已经准备好的精锐方阵也终于出现。

此番列阵的是朱慈煊手底下的宣威军。之所以选他们,一是武胜军和武威军需要驻守边关,二是皇帝的部队从铠甲到武器都是最优的,方阵也是训练得最好的。

相较于武胜军和武威军来说,不仅没有减少战场上的血勇之气,反而还多出了一丝严厉与威武。

“杀!”

领队的正是沐忠显,他领着第一方阵缓缓经过皇城面前,这一刻,百姓们与文武官员们的目光全部集中到了他的身上。只听他大喊一声,而后站在前方用力踏步前行。

“杀!杀!”

身后宣威军声势震天,跟着一同呐喊,所有将士身披统一制式的玄色精制棉甲,人手一把装有刺刀的燧发枪,皆目视前方,面色肃然。每踏出一步,整片大地仿佛都要震颤起来。

百姓们有欢呼的,有流泪的,更有一脸惊骇的。宣威军方阵的出现,显然在第一时间就征服了他们!

李定国与白文选看完下方的方阵,皆是一脸震惊,互相对视一眼,都从彼此的眼神之中看出了敬畏。

不过,这才仅仅只是开始,其后的炮兵方阵也终于出现。炮兵们相较于步卒而言皆身着轻甲,不过,在他们身旁推着的小型战车上,皆架着一尊又一尊的新式大炮。

一连十二门大炮,排成老长的队伍,从皇城面前缓缓经过。城头上的文武官员们,此时早已经是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大明有此威武之师,何愁不能驱散清军?”

“此去北伐一役,我大明断然可以将清军击溃,届时,吾等便不止是这几千兵马,而是数以万计的精锐之师.……”

“老臣今日有幸见此局面,纵使死也了无遗憾。只望大明可以一雪前耻,将清人彻底赶出中原故地.……”

誓师大会终于结束。

朝廷亮出了自己的武力,不仅给予了百姓们足够的信心,也大大振奋了永光小朝廷的文武官员。

待到大军检阅结束之后,朱慈煊也开始安排起后续工作。

他将之前吩咐好的事情告知丁继善三人,命令丁继善临时负责光武城的政务,张煌言则作为后勤总指挥为大军提供粮草辎重,文安国则保护好朝廷的钱袋子,一旦大军需要后方可立即调度。

为了打清军一个措手不及,明军打算趁夜出发。此番李定国为主将,白文选则为副将,两人此前虽是伙伴,却也是上下级,彼此之间的配合都已经十分默契。

又有朱慈煊来亲自安排,白文选倒是没有任何意见。

武胜军与武威军暂时兵合一处,一共一万零五百一十三人,有步卒与骑兵,更有朱慈煊调拨过去的炮营。这些人打着朱慈煊的龙旗,在李定国的率领下出发前往平马关。

此地乃明廷进击昆明城的第一处前哨,只要打下此地,明军便可借此机会稳住局势,也可利用平马关防备粮道被清军偷袭。

因而,夜袭进击正是李定国多番思虑后的考量!

对于李定国的战术指挥,朱慈煊是十分相信的。不仅将大权全部交到李定国手中,还让他一切见机行事,不必处处汇报。

光武城北侧的关城外,明军一万精锐已然出发,白文选领前军探路,李定国居于中军调度指挥,此时的他还未离开,正在与朱慈煊作最后告别。

“晋王,此去昆明城一路凶险,朕希望你旗开得胜!不如你我约定,来日在昆明城会合吧!”

朱慈煊一脸笑意,李定国的脸上却尽是担忧。

“皇上,您真要带宣威军从东侧奇袭昆明城吗?臣知道宣威军乃威武之师,可奇袭这种事情风险太大,您可是九五之尊,万一出了什么问题的话怎么办?”

“不如让巩昌王来指挥大军,由臣带领骑兵绕道东侧奇袭昆明城如何?皇上您就在光武城呆着,万一有了战事也可带兵支援吾等……”

李定国劝道。

朱慈煊只是摇了摇头,一副坚决的样子,“昔日太祖建立大明的时候,不也是跟着士卒们一起上阵杀敌吗?成祖五次征伐漠北,不也是一样领兵扫荡漠北的蛮子吗?”

“朕身为朱家儿郎,今日也当跟士卒们一起上阵杀敌!将士们都是娘生爹养,都是血肉之躯,都会痛都会死,朕虽为天子,也当与他们一起.……否则,朕不配做这个天子!”

见朱慈煊如此坚决,李定国也无法再劝下去。不过,他仍是不放心地对朱慈煊叮嘱道,“皇上,不论如何,臣希望战事一旦过于冒险的话,您千万不要冲动!臣与巩昌王可以为大明死,但皇上绝对不可以出事……”

说着,又朝一旁的沐忠显踹了一脚,“沐小公爷,出征在外,若是皇上冲动了你可得护住皇上,听到了吗?”

“晋王请放心,即便您不说,末将也清楚的。就算末将战死沙场,也绝不会让皇上伤到一根毫毛的!”

沐忠显与李定国关系也算不错,自然不在意他这一脚,反倒是笑嘻嘻对着李定国回应。

该叮嘱的都叮嘱了,李定国也确实无话可说,冲着朱慈煊极为隆重地叩拜行礼喊了一声万岁,而后便翻身上马朝着远方驰骋而去。

身后,朱慈煊望着他远去的身影不由得感慨起来,“大明的战事终于要开始了!只是不知此战之后,天下又会是何种局面?”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大明:开局爹没了 亮剑:选择龙小云 大明好圣孙 抗战:从被服厂绣花开始崛起 满城尽是黄巾军 大明朝的叔父摄政王 大明:我竟是大明战神朱祁镇 首席军师 大秦开局向秦始皇索要秦王之位 三国:貂蝉我先扛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