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没有异议,当即回屋收拾东西,准备连夜出发。
马车出了院子,张桂说:“你们先走,我在后面压阵。”
王文腾和刘家三兄弟也不矫情,骑上马,赶着马车上路。
张桂目送他们远去后,返回老屋里,见老头坐在火炉旁抽烟。
“多谢前辈指点。今日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再见。”张桂弯腰鞠躬,感谢尚鹏前辈刚才传音指点他破敌之策。
“孺子可教也!你在剑法一道上天赋很高,老夫有一套自创的剑法叫《大鹏九式》,不想它随老夫埋骨荒野,想要传授给你,不知你是否愿意跟我学?”尚鹏前辈对张桂甚是喜欢,起了爱才之心,想要让他继承自己衣钵。
张桂心里大喜,感激涕零地说:“前辈,你对晚辈太好了,我一定会好好学习这套剑法,绝不辜负前辈威名。”
“前辈,晚辈愿意拜你为师,求你传我这套《大鹏九式》”张桂诚恳地说。
张桂赶紧跪下磕头,高兴地喊:“师傅,弟子给你磕头。”
尚鹏乐呵呵点点头,等张桂磕完头,他拉起张桂,说:“好,不错,你小子是块学武的好材料。今日我便将《大鹏九式》传你。”
说罢,起身,师徒二人来到屋外,站在雪地里,一人教,一人学,大约一个时辰后,一套剑法便演练完成。
“八十一招剑法传授于你,其中细节和奥妙你日后自行琢磨,为师就不留你了。临别前,师傅有一事相托,师傅有一子,名叫陆辰维,三十岁,两年前出去历练,一直没有消息,如果你以后在外面遇到他,还望你们是兄弟二人互相帮助。”尚鹏只有这一个独子,心里牵挂也实属正常。
张桂说:“晚辈谨记,一定会找到辰维师兄,让他早点回来。”
“好,去吧,去吧,万事小心,要懂得隐忍。”
“师傅再见。”
张桂骑上马,绝尘而去,在雪地上留下一连窜马蹄印。
“师兄,你就这么看好这小子吗?竟然将你自创的《大鹏九式》传给他?”
“你见过年轻一辈中有他这等天赋和悟性的吗?而且,据我观察,这小子颇有侠义心肠,兴许他将来能成为我们一大助力。”
“哎!华夏武林已经日薄西山,就算他能突破到地阶武者,那也只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
“地阶,你小瞧他了,他或许能达到地阶大圆满,甚至更上一层楼。”
“你是说他有可能成为天阶武者?不可能吧!天阶武者都几百年没有出现过了,如果真有那么好突破,师傅也不至于闭关数十年而无法突破。”
“师妹,我知道很难,但也不是不可能。目前华夏危机,除了天阶武者能力挽狂澜,再也没有其他办法。”
两位老人聊了一会,便相互搀扶着回到屋里。
张桂沿着地上的马蹄印追赶王文腾等人,策马狂奔到天亮总算追上了。
临近傍晚,他们来到山东聊城,找了一家客栈住下,安心养伤,不着急赶路。
张桂伤势不重,加上他修炼的《葵花宝典》有护体之效,两三日后便行动自如,康复如初。
这一日,他正在街上闲逛,见一辆军绿色吉普车从前面驶来,车上有一个倭寇,腰间佩戴者一把明晃晃的宝剑,一看就不是凡品,他被这把剑深深吸引,便跟了上去。
汽车径直驶进了位于城中心的一个大院子里,张桂在墙角处仔细查看。
过了半个时辰,有三个华夏人骑马进入院子里。半个时辰后,身负重伤出来,鲜血染红了衣服,显然刚刚经历了一场恶战。
张桂尾随这三人而去。
三人骑马来到东城门附近,进入一家名叫“猛虎堂”的武馆。
刚进入武馆,就被一群人包围起来,一个麻衣圆脸壮汉凶巴巴地问张桂:“小子,你是不是倭寇派来的?”他们以为张桂是倭寇派来杀人灭口的。
“不是,我来是想问问那三位大哥是不是倭寇打伤的,因为看见他们进了倭寇居住的院子,出来后就成这个样子了。我想了解一下情况,好替你们出这口气。在咱们的地盘,怎么还能让倭寇给欺负了?”张桂说得振振有辞,果然没白在御书房看了六年书。
“倭寇给给武馆都下了战书,每天挑战一家武馆,我们是最后一家。你连收到战书的资格都没有,凭什么挑战倭寇?”听这语气,很是瞧不起张桂。
张桂也懒得计较,说:“好吧!我知道了。既然倭寇没有给我下战书,那我就给他们下战书,三天后,中央广场,我要挑战倭寇,扬我华夏威名。到时候欢迎各位前来观战。”
张桂从武馆出来,请人写了一幅很长很长对联:
拳打东海倭寇。
脚踢岛国懦夫。
他拿着对联来到聊城中央广场,贴在广场中央高高耸立的那块石碑上,并署名和日期。
此联一出,瞬间炸锅。
广场上闹翻了天。
“谁啊!这是谁啊!好大的口气。”
“是啊,据说最近几天,聊城大小武馆都被倭寇打败了,这是聊城武林发起的复仇之战吗?”
“到底是谁?”
……
“张桂是谁啊?”
“没有听过啊。”
“你听过没有?”
“华夏武林何时出了这样一个人?”
“该不会是化名吧。”
……
张桂听着下面的议论,真替他们的智商捉急。
猛虎堂负责跟踪张桂那人回到武馆,把事情和武馆的人一说,引起了阵阵骚动。
“广而告之,广而告之,一定要帮他广而告之,只有他才能替我们背黑锅,到时候他输了,我们所有的耻辱都会转移到他身上。”
“把这个消息扩散出去,山东、河北、江苏、河南甚至京城,都要让他们知道这个消息,要让所有武林中人都知晓此事,快快快,快去印刷传单,越多越好,见人就发。”
猛虎武馆的人行动起来了,他们联合了聊城其他武馆一起做这件事情,其他武馆的人听了聊城武馆的分析,知道这是一个千载难逢帅锅的好机会,他们立即全身心投到宣传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