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我在宋朝建设盛世 > 第259章 一厢情愿

第259章 一厢情愿(1 / 1)

事情议罢,众人各回各家。

大臣们离开了皇宫,忽然之间,都觉得有点不安心。

毕竟,这留下来得规矩忽然被人给破坏了,大家都有一种被挑战了权威的感觉。

眼看着走在前边的宋方,那一脸得意的样子,大家都有些沉默了。

那赵宗蔺回到了府上,看到父亲赵允良之后,忍不住笑了起来。

“怎么了?有什么事如此开心?”

赵允良也是颇为意外。

说起来,自己装疯卖傻这么多年,现在终于也有机会争一争那个位置了,这可是好事儿啊。

赵宗蔺笑着说道:“密县那边出现了灾民,然后……咱们朝中的大臣都建议,按照老规矩,编入厢军。不过宋方这家伙居然出言阻挠。”

“说什么编入湘军不好,还说不如就地赈灾,让这些人原地安置。”

赵允良一听,顿时乐了:“哈哈,这家伙,脑子是不是被驴踢了?老祖宗干嘛要留下来这个规矩,就是因为担心这些灾民造反啊。这个宋方……”

“居然连老祖宗的规矩都不顾了,那些大臣能同意吗?”

“同不同意,这事儿都这么定了!陛下开的口。”赵宗蔺说道。

赵允良一听,笑着点了点头:“嗯……既然这样,那对咱们就好了。这要是密县真的有人造反的话,这个宋方,肯定难逃其咎!”

赵宗蔺也点头说道:“以前那些灾民,每次在等到处置的时候,都会闹事。想来这一次,肯定也不会例外的。哈哈,父亲,这一会宋方是真的要完蛋了。”

赵允良点了点头,跟着一起哈哈大笑起来。

……

“哎,这个宋方,怎么如此鲁莽啊?”

赵宗实叹了一口气,然后拧着眉头说道:“这做事是不是有点着急了?不顾后果了?要知道,这灾难之后,必有大乱,他怎么能这么不懂事呢?”

赵允让在旁边也是一脸的着急:“这个小子……”

赵仲针倒是挺放心的,他在旁边开口说道:“我觉得光复兄做的没有错,他说得也没错啊。这厢军,本来就是大宋的毒瘤。现在不想办法解决……”

“将来这毒瘤发了,肯定会出大乱子的!”

赵允让再旁边吹胡子瞪眼的:“你懂个屁啊,老祖宗当年没有想到这些吗?这都传了多少年了,什么时候乱过啊?”

赵仲针被骂的缩了缩脖子,不过……想想平日里宋方对自己的教导,他还是开口说道:“爷爷,那是因为以前的规矩,适合当时的模式,但是现在不一样了。”

“什么叫时过境迁啊?一直抱着那些陈腐的老规矩,肯定是要倒大霉的!”

“小兔崽子,反了你了!”

啪!

“哎呦……爷爷你又不讲理了!”

“我还就不讲理了,你给我站住了!”

……

老包带着众人火急火燎得赶到了密县,然后……

他看看到了那些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灾民。

老包也是杀气腾腾,直接揪住了旁边的一个官员吼道:“为何还不赈灾?地方官都是干什么吃的?”

那官员一脸讪讪:“嗯……上边还没有发话,我们不敢轻易放粮啊……”

“混账东西,狗屁不通!给我开仓,放粮!”

这特么都要饿死人了,你们还等着上边的命令,守着那粮仓能发财吗?

一群尸位素餐的家伙。

宋方在旁边也是无语得很。

有这么多的蛀虫在这里,老百姓不反才怪了。

当灾民们听到了放粮的消息之后,大家顿时都沸腾了。

“多谢包大人,包大人真是青天大老爷啊!”

“青天大老爷,我们有救了……”

灾民们的欢呼声,也让包拯有点飘飘然了,不过……

宋方马上出言说道:“这是陛下的意思!”

没错!包拯感觉冷汗从后背渗了出来。

差点搞错顺序了。

很多的官员,在下边做事的时候,都喜欢留个好名声,而留名的时候,往往会忽略了皇帝。

这种习惯,可不是一个人两个人有的,老包也没有能够免俗啊。

不过……这离得这么近,你还抢皇帝陛下的功劳,那就是有点作死了。

幸亏宋方提醒及时啊。

“陛下万岁!”

旁边的官员马上调转口风,开始歌功颂德,然后下边灾民也开始高呼陛下仁慈。

骆泷现在倒是没有睁着眼睛睡觉。他在看宋方。八壹中文網

然后看到了宋方居然走进了灾民中间,跟那些灾民打成一片,挨个的嘘寒问暖。

骆泷就有点不屑了。

你这家伙,还挺会做样子的嘛。你又不是朝中大臣,现在摆出这种姿态,给谁看啊?

宋方身边围了不少人,大家都在那说话议论着什么。那声音有点大,老包忍不住带人走了过去。

那骆泷也跟着凑了上前,想要听听,大家都在聊什么。

宋方从一个妇人得怀中,把一个哭闹不止的孩子接了过来,然后抱在怀中逗弄了一番,把孩子逗得不哭了。

“你们这边的事儿,传到宫里,陛下就着急了,然后马上就让包大人带人带粮赶过来了,生怕让大家饿着冻着。你们啊,别想着陛下不关心你们,他想着你们呢。”

“来,笑一个,哈哈,这孩子,倒是壮实。”

妇道人家不知道宋方口中的陛下,距离自己有多遥远。她关心的只是自家的孩子。

看着宋方逗弄孩子,她笑道:“这家里有吃的,都是先紧着孩子吃,大人……都是能活着就成了。”

宋方叹了一口气,然后看着周围的人,开口说道:“要是……让你们在这里重新把家建起来,你们是愿意留在这里,还是去当厢兵?”

老包在旁边一听,顿时心里一紧,然后跟着上前走了几步。

他想听到,这些人真正的想法。

至于说那骆泷,也是一脸紧张得凑上前。

他恨不得能听到那些人说去当厢兵,这样的话,他就有理由反对宋方了。

到时候,宋方的所谓推陈出新,所谓的改革,这些都统统成为了他作茧自缚的理由。

到时候,以宋方为代表的,赵宗实那一杆子人,基本上也就退出了帝王之位的争夺了,而自己……

这叫什么啊?这叫从龙之功啊。

骆泷此时已经想到了自己将来成为首辅大臣的那一天了,一时间,骆泷热泪盈眶了。

除了这两个人,一起随行的人也都身份各异。包括那皇城司殿前司甚至各个大臣的心腹等等,大家都等待着这边的答案。

有个老农站了出来,开口说道:“大人,厢军这事儿,我听说过,好像是每次闹事完之后,那些闹事得汉子都要被编入厢军,以后……”

“以后就吃喝不愁了,这种事儿……确实挺好的。”

嗯……这话刚说完,骆泷已经快激动得跳起来了。

太好了!他们还是希望被编入厢军的,你宋方完了,你错了,你错的厉害啊。

回头这消息只要传回去,保证一群人都会认为,你这个家伙做事不靠谱,所有的人,以后再也不会相信你的话了。

大家都会觉得,变革什么啊?还是以前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好啊。

将来该怎么办,一切照旧好了。

宋方没有说什么,只是用那鼓励的眼神继续看着眼前这位老农。

继续说就是了。很多人说话,都喜欢加但是,他就等着这老农说但是呢。

果然,老农犹豫了一会儿,最后又说道:“可是……我们毕竟还是想要在家里啊。落叶归根,故土难离。真要是可以在家里吃得饱穿得暖,谁愿意离开呢?”

“毕竟,这里就是我们的根啊,这里有我们认识了一辈子的老伙计,老朋友,甚至,我们的祖坟都在这里啊。谁也不想,将来死了以后,魂儿都找不到家啊。”

抬起头,老农的脸上已经满是泪水了:“大人,要是大人可以见到陛下的话,求求大人,帮我们和陛下说说,我们真的……真的不愿意离开这里啊。”

“哪怕是能吃上一口饭,只要不饿死,我们都愿意在这里啊!”

包拯的脸色变得阴沉起来了,就连呼吸也变得粗重起来。

他感觉,自己的心脏好像被人突然之间攥紧了一样。

至于说那骆泷,嘴巴张了张,想要喘口气,但是他发现,自己就好像死鱼一样,不管怎么张嘴,好像都呼吸不到新鲜的空气了。

看着眼前的这些人,骆泷好像感觉,有些陌生,有些……不认识了。

这是自己印象中对那些百姓吗?

是那些没有自己思想的百姓吗?

“是啊,再繁华的世界,终究是别人的。再好的风景,也是别人的。在百姓的眼里,最好的地方,永远都是自己的家啊。”

包拯感觉自己的眼眶湿润了:“只要能够有一口饱饭吃着,不饿死,谁愿意离开家乡呢?这……这就是他们所求的,太平盛世啊!”

想不到啊,我们口口声声所谓的太平盛世,不过是我们的一厢情愿,不过是我们画出来的哄骗自己的愿景罢了。

在老百姓的眼中,只要能够不饿肚子,不离开家乡,不受那战争的影响,这就是太平盛世了。

想不到啊,这些百姓,要求居然如此之低,而他们,却自以为是得认为,自己给了百姓他们想要的,给了百姓,他们最好的!

旁边有一个官员终于忍不住了,开口问道:“那你们之前闹事……”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大太监Summer晴空 平原 陆谦郦妃Summer晴空 大太监陆谦郦妃 押子 我在宋朝建设盛世 大明望族 百年壶间醉 战隋 重返大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