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三月下扬州”
南方的夏日美景,当然不仅体现在清甜可口的瓜果上,所谓南方的温柔,更体现在一个个娇媚温婉的女子身上。
楚人多细腰,婀娜多姿,步步生莲。说的便是这江南美景好风光,令人沉醉在这温柔乡之中,但愿长醉不愿醒。
白楠辞所在的岭南,最出名的便是都江南城。
两匹骏马一路狂奔,将卷起的风沙都抛在了身后。潇洒奔走于这天地之间,这正是江湖儿女的一派潇洒。
两人轻轻地拉住了马绳,立于都江南城的城门之下。
庄严古朴的城门,巍峨地立在人们的眼前。“南城”二字也不知是何人书写,将潇洒狂放与温柔和善,巧妙的结合在了一起。朴素的匾额在城墙之上,是在向人们诉说着,这座千年古城的沉淀与厚重。
“白公子,这可是你的地盘儿,今日不如就由你来带着小妹,一起逛逛吧。”
萧落樱笑眯了杏儿圆的眼眸,眼神闪烁着古灵精怪的俏皮与活泼。白南辞无奈的摇了摇头:
“既然是姑娘的要求,白某当然要竭力达成了。”
说罢,白南辞向城墙之上的官兵,打了声招呼:
“麻烦向郡守大人通报一声,领南白南辞携友人来参加南城清谈会。”
岭南相传,白石公子白南辞,诗词歌画,经韬伟略。无一不通,无一不晓。白南辞的盛名早已传遍了渡江岭南的每一个角落。
在学堂先生教导年幼无知的稚子时,都会让他们以白南辞为榜样。此便可间在南城人民的心中,白南辞的才子形象有多么深入人心了。八壹中文網
今日白南辞一袭月牙白的衣袍,大银朝男子好留长发,白南辞一头乌黑的长发,由一根朴素的玉簪,细细的别好。再无其它多余的装饰,不同于其他的男子还要装扮上香囊和玉腰带,这个人无需其他多余的装扮便显得足够清俊逼人,正可谓是浑然天成,如玉如琢。
“陌上人如玉,君子世无双。”用来形容白南辞才叫做相得益彰。
“清谈会?”
萧落樱好奇地看着白南辞,她久居大内皇宫之中,自然不知这世上文人有所为的清谈会一说。辞歌赋,曲水流觞。正可谓是盛世之景。
“几位文人朋友,相聚起来一起随意交流一下想法罢了。”
白南辞随意的解释了一下,便带着萧落樱,走进了这座南城。
十里长街,灯火通明。叫卖声不绝于耳,食物的香气混合着夏夜的晚风,柔柔的在两人身边盘旋。
萧落樱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子的景象。见到好吃的好玩儿的,都忍不住拿起来把玩一番。就这样一路走一路看,手上不知不觉就被糖葫芦,龙须酥,花饼,种种吃食,占据了。
男子笑着摇了摇头。
“你可真是个小吃货。”
萧落樱皱了皱鼻子,古灵精怪地朝他比了个手势。随后,萧落樱眼珠一转,突然想到了个好主意。
“白兄,不如今日,我女扮男装,随你参加那清谈会可好啊?”
话音刚落,萧落樱为了防止。白南辞不同意她的想法,没等他缓过神来,便急忙冲进了一旁的制衣店,点了店里最昂贵的衣料,钻进试衣处,换上了男装。
衣服是冰蓝的丝绸,绣着精致的竹叶纹,墨玉玉簪斜斜地插进发髻,端的是一位清俊公子哥。年少足风流,下巴微微抬起,杏子般的眼眸,竟然是一片星河灿烂的璀璨。
白南辞怔怔地看着眼前的清俊悄佳人,仿佛是被这美好灼伤了双眼,轻轻地低咳了一声。亡羊补牢般说了一声:
“到也未尝不可。”
清谈会的举办地点在郡守府中,南城一年一度的清谈会,并不是所有的文人才子都可以参加。
非得是才貌双全的人,才有可能收到这清谈会的请柬。
而南城清谈会上曾有一桩美谈,曾有一位倨傲的才子,口出狂言。
“以诗词做伴,要这落叶飞花,为诗而来。”
他也真的做到了,一首长诗,道尽了南城盛景,众人接鼓掌言欢,飞花落叶为这掌声所累,竟然像是被那惊艳绝伦的才智吸引一般,缓缓飘落。
而那位才子,便是现如今被称为“白石公子”的白南辞。
清谈会上,众人依次做好。
古人曾有“曲水流觞”被称为盛景,本次的清谈会到和那曲水流觞有些相似。
酒杯顺着河流蜿蜒而下,停到谁身前,谁便要依着主题作诗一首。而其中诗词为众人所称赞的人,便可夺得这清谈会的头名。
而今日的主题,为了契合这海清河晏的省事,便将主题,定为了“山河”,好不大气磅礴。
萧落樱眯了眯眼,歪着脑袋笑了笑:
“山河,好大的口气啊!这不就是在说我的吗?江山都是我现在在打理,如果我不胜出,那不是很没有面子吗?”
身旁的白南辞看了看她这个样子,忍不住问到:
“怎么,萧兄,有这个自信夺得头名嘛?”
萧落樱摇了摇头,笑了一笑,心中已经自有计较。
不过一烟之时,酒杯已来到萧落樱和白南辞的座前。
萧落樱一掌像前一拍,酒杯便来到了掌中。
一口饮完了杯中美酒,用了内力。高声吟出了自己的诗句。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全场一片哗然。
众人皆知,大银朝以文为主,以武为辅,这人这么猖狂。
更何况是在这清明盛世,很少有人公然鼓吹,军营兵事,更何况这是文人的清谈会。
一时间,谈论声不觉与耳,鸦雀无声。
还得等这波讨论过去,下一句便接着上来!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全场哗然,就连座上郡守,都面露惊色。
“无知小儿,岂敢口出狂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