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在老家玩恋了,不爱回家。 在老家多好,好吃好喝伺候,还有奶奶宠着,搁谁都爱待。林燕担心儿子的英语落下,她的担心是多余的,五姐每天都给儿子补课,比幼儿园老师都负责,咋说也是亲侄子。 林燕的单位开始扩大业务,她被调到库房当调度。库房在张士,离家远,每天上下班得两个多小时,儿子不在家她还能省心点儿。跟我说过年的时候她回北票,然后把儿子领回来。 我担心到时候她领不回来。 儿子再有两年上小学,上学的事李哥已经安排好了,他战友的母亲是泰山路小学校长,泰山路小学是重点小学,没有关系进不去,到时候负责拿钱就行了。 我的命挺好,在家的时候有五个姐姐照顾,出来打工遇着个好邻居,啥都帮我想好了。在滨海这三年,家里的事李哥、江润平、李建没少帮忙,有时间真得好好感谢感谢人家。 郑佳琪的熏味小酒馆在省城上半年开的业,生意很好。开业之后她留在省城打理,很少去阜新。下半年和姜姐坐在一起商量了一下,俩人友好的分开了。姜姐在阜新做,她在省城做。虽然不在一起合作了,但俩人还是好姐妹,各赚各的钱。 在家人的介绍下她认识了一个省军区的男人,丧偶,比她大五岁,有一个女儿在念大学。俩人交往了一段时间感觉挺好,彼此之间的关系就算定了下来,她也是找到了归宿。 张丽的婚姻没坚持住,离了。她打电话说以后不找了,就一个人过,自由自在。知道她这是句气话,不可能一个人过,四十一岁,对一个女人来说是好年龄,完全可以再组建一个家庭,走完人生中剩下的路。她最想要个孩子,为了孩子她还得结婚。孩子一个人生不了,除非是豁出去。 一晃儿认识张丽十年了,岁月这把杀猪刀,真快呀。 老四的师父和师叔创建了一个餐饮公司,他现在离开高德在他师父那干。他在那里是厨师长,同时是技术总监。 老四在省城的发展也很好,一提梁师傅没有不知道的,都叫他梁大师。 师父有名,师兄弟就少不了。省城很多大型餐饮的厨师长都是他师兄弟。有时候他也抱怨,说师兄弟们总是在一起聚会,吃吃喝喝,唠些没用的,浪费钱不说还耽误事。 都这样,我经历过,好在没那些师兄弟,不用碍面子陪着参加。 人要想在社会上生存,社交是必不可少的。但有些无畏的社交能免则免,浪费精力不说还容易学会攀比和跟风,整不好忘了自己是干啥的。 人要给自己很好定位,明白自己是干啥的,多大能耐不知道,吃几碗干饭总知道吧。 有些圈子可以进,有些圈子不能进,量力而行。还没混到那个程度就不要打肿脸充胖子,进不去的圈子不要进,勉强进去了也没人瞧得起,再说也玩不起。咱就是个打工的,一个厨子,和炒菜的厨师玩玩还行,老板的圈子就不要进,想进也行,先让自己成为老板。 二零一零年,中国餐饮业蓬勃发展,有几家大型的餐饮企业异军突起,成为全国的明星企业,很多饭店酒楼都争相学习。 最出名的是海底捞,以感动式服务著称。海底捞的服务已经达到了极致,不可复制。行业内流传着一句话——海底捞你学不会。 也确实如此,但学不会也得学呀,人家做得好咱们就得学。学习海底捞的饭店很多,有到人家吃火锅感受现场服务的,有派出服务员到人家应聘打入内部的,还有的更直接——挖人。这些方法无疑都以失败告终。 海底捞董事长张勇先生说的一段很受启发:当我一年赚到二百万的时候觉得够花了,于是给自己定一个标准,每年赚二百万就行,剩下的分给员工和进行企业发展。我做的就一件事,把我的员工服务好。我要让那些大山里的孩子在我这里安心工作,过上和城里孩子一样的生活。 当跟着我干的员工拿到上百万年薪的时候海底捞在自动发展,自动完善,不用我说话,因为海底捞不是我张勇的,是所有员工的。 一个懂得分钱的老板才会赚更多的钱,一个懂得关爱的老板才会拥有更多福报。 海底捞不是学不会,是做人的格局和胸怀上不去。 西贝,这个代表西北的餐饮企业异军突起,以势不可挡之势席卷全国。 西贝打造的是西北菜,以莜面著称,并且把莜面做到了联合国,是中国莜面第一品牌。 西贝以店大、西北民情风俗为特色,着重菜品结构和产品研发。除了把西北地区的莜面做到全国,还把传统的巴盟烩菜做到了家喻户晓,深受老百姓喜爱。 西贝走的路和海底捞几乎一样,当初都是一家不起眼的小店,面积没超过一百平,一点点坚持,一点点发展,最后成为全国知名的餐饮企业。 所以说做什么都需要坚持,坚持就是胜利。但不能盲目坚持,得有清晰地目标和完整可行的计划,要不然是瞎坚持,还不如早点放弃。 西贝董事长贾国龙先生说过:我和老婆开小莜面馆的时候没想到会有今天,那时候就想把莜面做好,把我们的巴盟烩菜做好,别的没想那么多。対莜面和烩菜不断改进、学习、升级、加强,做不下去的时候有人叫我放弃,我没有,为啥?因为喜欢,就想做一笼老百姓爱吃的莜面,焖一锅老百姓喜欢的烩菜。就这样坚持下来,到了今天。 每一个成功的餐饮人都是坚持下来的。 到海底捞学服务,到西贝学什么?学习人家的菜品结构设计和整体的营销模式,这两方面西贝做得非常好,是全国餐饮人学习的地方。 海底捞是四川餐饮业的佼佼者,代表中国的西南,西贝是大西北的代表。在中国的东部,山东济南,静雅是杰出的代表。 静雅把中餐的服务发挥到了极致。它的服务和海底捞有着本质区别。海底捞的服务是贴心、暖心、舒心,叫人感动。静雅的服务是标准,是中餐服务的典范。 流行一句话:“全国交警看济南,中餐服务学静雅。”
静雅确实做到了中餐服务的标杆,东方美食学院在教学的时候和静雅联合,为全国餐饮业输送了许多优秀的职业经理人。 中国东北有没有出名的餐饮? 这得说青花阁和福记饺子了。福记是拥有百年传承的饺子馆,也是世界上时间最长的饺子馆,上过世界吉尼斯纪录,和李连贵全聚德并称三大百年老字号。 青花阁是在临江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临江轩是福记的分支,当年师母是福记的调馅师。 现在福记没有青花阁发展的快,但福记稳,根基厚,依然是中国饺子第一品牌,在全国拥有一百八十多家连锁店。青花阁后来居上,拥有二百三十多家连锁店。 按理说福记和青花阁属于全国连锁品牌,应该很厉害,但是却没有海底捞和西贝有名。 原因很简单,海底捞和西贝是统一标准化管理,走集团化道路。福记和青花阁属于品牌连锁,走的是加盟路子。总部收取加盟费,把饺子技术教会之后啥也不管,加盟店可以自由发展。海底捞和西贝只有一个老板,福记和青花阁一个店一个老板,形成不了统一管理,所以名气不高。 福记和青花阁总店老板赚钱有道,每年收加盟费就高达上千万。两个店的老总年收入不比海底捞和西贝的老总少,甚至超过他们。两个店的老总很轻松,什么事不管,一年四处旅游,想怎么玩就怎么玩,逍遥自在,活得精彩。这个不能眼气,因为人家拥有全国、乃至世界的知名品牌。 羡慕这些做餐饮的老板,羡慕的同时承认自己不具备商业头脑,没有经济眼光,更不是做老板的料。如果稍微有一点经济头脑也不会一直做管理,早做老板了。 人这辈子吃哪碗饭是一定的,有些东西强求不来。 有人能做刘备,有人能做诸葛亮,刘备是刘备,诸葛亮是诸葛亮,他们俩互换不了。 我只能当诸葛亮。 比如说熏味,做的不错,比较拿手,甚至可以说是佼佼者,但没有老板思维。在阜新的时候给姜姐和郑佳琪策划了小酒馆,就想不到自己开一个。是,当时没钱,但没钱不是理由,要是有老板思维借钱也干。郑佳琪都敢干我差啥?何况还是自己策划的。不就是没那个脑袋吗? 母亲说小时候给我算过命,算卦的说我一辈子衣食无忧,年轻的时候受苦,到老了享福,一辈子当不了官也发不了财,但钱不缺,虽然不穷,也绝不是富贵命。 想来这可能是真的。 二零一零年了,也得给自己总结和规划一下。 自己是一个容易满足的人。不是说无欲无求,没达到那种境界,也有欲望,但容易随遇而安,容易知足,对物质类东西欲望不高。有强烈的挣钱欲,却没花钱的欲望,或者说不咋会花钱,包括给女人花钱。 人到啥时候说啥话,过哪河脱哪鞋。还拿小酒馆来说,看到郑佳琪和姜姐开店成功,赚到钱之后不怎么眼热,也不为自己没开店后悔。那时候是真没钱,连一万都没有。姜姐和郑佳琪确实有和我合作的意思,并且是实心实意的,但感觉人家拿四、五万做本钱,咱们一分钱不拿和人家咋合作? 人家赚钱是人家投资了,咱们没投资就不要眼热。打工赚的钱虽然少点,养家糊口没问题,没饿着就行,并且乐在其中。 自己奋斗过没? 奋斗过,一直在奋斗。自从走上厨师这条路,一直没停下来过。从学徒到水案,从水案到厨师,从厨师到厨师长,再到厨务总监,一步步走来,整整十五个春秋。人生中最美好的十五个年华都用在了厨师这个行业上,当初刚当水案的时候跟自己说一定要做到总监位置上,现在已经实现了。 对自己的现状满意不? 满意,有什么不满意的,老婆有了,孩子有了,还有什么不满意的。手里是没多少钱,没当老板,但也是衣食无忧。有时候还挺庆幸,心想要是有钱当老板的话可能不是这样,说不定已经换老婆了。 男人有钱就学坏,这一点一点不假。人一旦有钱了就会滋生欲望,为了满足欲望在金钱的支配下会做出很多叫人唾弃的事,抛弃结发之妻、挥霍无度、纸醉金迷等等,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没吃过肥猪肉还没见过肥猪走吗。 跟自己说别跟人家比,没用,过自己日子就行。都是一日三餐,吃饱肚子为原则,山珍海味是好,粗茶淡饭也一样香。小姐是好,服务周到,可是没钱不行。把钱给老婆能伺候你一辈子,给小姐只是快乐一时。 上万块钱的酒局未必有独斟自饮痛快。 茅台虽好,未必解忧,小烧虽辣,却能开怀。 喝酒不能买醉,懂酒独善其身。 人应该知足,知足才能常乐。 在滨海餐饮界现在也算小有名气,都知道滨海有个青花阁,青花阁有个光头老谭,东北菜做得好,厨房管理到位,厉害。 有人说我是滨海东北菜第一人,这个就名负其实了,没到那个程度,自己知道。 一零年给自己定两个任务,第一是用一年时间打造滨海东北菜第一品牌,第二是突破营业额一个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