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我从老家回来,李爽和郑佳琪喊我一起出去撸串,我问现在老憨山庄怎么样,李爽说老憨山庄被省城的“金豆豆”幼儿园收购了,王总不但没赔钱还赚了不少。 想想老憨山庄那大的地方,加上现有的格局,还真的挺适合开幼儿园的。 餐饮业就是这样,今天你方唱罢我登场,明天就兴许变成别的场所。真正能屹立不倒的是那些经营多年的品牌老店,有雄厚的文化底蕴和品牌效应,人家不是按着商人的模式去做的,而是按着企业的模式去做,一点点的打磨基础,一点点的发展,最后形成了百年企业基业长青。 这回撸串没去老八那,去的是挨着盛美酒店的“品一口”,他家的生意非常火爆,招牌是烤羊排和烤羊腿,都注册专利了。 来的时候几乎全部爆满,老板在外面支起个太阳蓬,摆了一张桌子,我们坐在那吃。 非典对饭店有不少影响,对室外烧烤几乎没什么影响,很多年轻人根本不在乎什么非典不非典,对撸串情有独钟,照吃不误。 我和李爽、郑佳琪坐好,李爽开始点串,对服务员说:“羊腿来一个。”
我说:“就咱们三吃不了一个羊腿。”
“你咋知道就咱们仨,一会儿还来人呢。”
李爽说。 “还有谁?”
我问。 “一会儿张丽和老二过来。”
郑佳琪说。 “哦,那还差不多。”
李爽点了一个烤羊腿,又点了不少烤串,准备点毛豆花生的时候服务员说毛豆花生不用点,赠送。李爽说要是赠送就多赠送点,别抠抠搜搜的。 毛豆花生刚上来,张丽来了,没到五分钟,老二开着他的三轮也来了。 张丽问:“老谭,在家待几天?”
我说:“四天。”
张丽问:“你家老太太挺好的?”
我说:“挺好,体格比我都好。”
老二不知道我回家了,问“老三,你回家了?”
“嗯,回去看看我妈。”
“把你妈接到省城来得了,一个老太太在家也不放心。”
老二说。 “我妈不过来,要是过来我早就接来了,在农村住习惯了,城里头住不惯。”
我说。 老二说:“也是,你家老太太有七十了吧。”
我说:“那可不,过年就七十了。”
老二说:“七十了,是在城里住不惯。”
然后问:“那还自己在家?”
我说:“是,谁家也不去,说再过两年去我五姐家,现在能自己动弹着做着吃,哪也不去。她自己一个人挺好,没人惹她生气,想干啥干啥,肃静惯了。”
张丽说:“老人都这样,就和我家我奶奶似的,这回我回家看我奶奶,我奶奶都七十三了,就自己一个人做着吃,不是我爸不孝顺,我爸接她去我家,至少能有个照应,她说啥也不去,跟我爸说啥时候自己动弹不了了再过去,现在自己能动弹哪也不去。”
我说:“和我妈一样,一个人惯了,人多了还烦,人一老了就和小孩似的,得哄着来,啥都得顺着她,别惹她生气,她愿意咋着就咋着,只要她愿意咋着都行。”
张丽说:“是,都这样,我奶奶就这样。”
老二说:“我爸和我妈也那样,别看没到七十,也是六十多岁的人了,现在就开始啥都不让说,都得依着他们,有时候气的你没法没法的。”
我说:“咱们老的时候也那样。”
老二说:“等咱们老的时候说啥也别在儿女跟前儿待着,到时候咱们几个老头老太太一起找个养老院待着,省的闹心,还有个伴儿。”
张丽说:“你倒是想得挺开。”
李爽说:“等咱们老了还不知道啥样呢,现在想那些还早,来,喝酒。”
大伙喝的都是啤酒,冰镇的,透心凉,喝一口非常爽。感觉好像第一次喝啤酒感觉这么爽,以前喝啤酒都觉得不好喝,没白酒来的痛快。 原来啤酒也挺好喝。 品一口的羊腿烤得很好,人家把烤羊腿和烤羊排研究的非常到位,同时还自己设计了烤羊排的炉子,把烤好的羊排羊腿带着自己设计的炉子一起上桌,炉子里有烧好的木炭,羊排羊腿正好架在炉子上方,可以不断地进行加热,客人一直能吃到热乎乎的羊排羊腿,不会因为凉了有油腻的现象。 人家能火是有理由的。 把什么研究到极致都是专家,都会成功。 这就是所谓的匠人精神。 现在很多厨师都没匠人精神了,觉得会炒菜就行,对菜品不愿意深入挖掘和研究,做出来的菜怎么说呢,就是做熟了,没有能够吃住人的地方。有时候年轻厨师炒菜看不惯就喜欢多说两句,说完了人家也不爱听,倒惹自己一肚子气。 老二说:“他家的烤羊排烤羊腿在三台子有名,不少市里的也打车过来吃。”
李爽正拿着刀叉在羊腿上片肉,边片边说:“他家烤的就是好吃,每个星期我都过来吃一顿,这羊腿是我的最爱,还有他家的肉筋我也爱吃,个大,吃着实惠,不像别人家的,小,还没几块。”
张丽说:“我不愿意吃羊肉,吃他家的牛肉串还行,肉筋也行。”
郑佳琪说:“你们说我在我家那块儿开一个这样的店行不行?”
“行,咋不行呢,但得烤出他家的这个味道来。”
老二说。 “我把他家的烤师挖走不就行了。”
“他家的烤师你可挖不走,人家是老板的亲弟弟,还有个是亲表弟。”
老二说:“这我知道,有不少干烧烤的过来挖都没挖走,你就别想了。”
郑佳琪有点不死心。 “那我过来学习不就得了。”
老二说:“学习行,人家也教,包教包会五千块钱,但开店得离他家至少八公里才行。”
“那贵?五千呢?”
郑佳琪惊呼。 “要不然你以为呢?人家辛辛苦苦研究的方子,还白教你。”
老二打击郑佳琪。 “倒也是,就是学费太贵了。”
郑佳琪道。 老二说:“也赚钱呀,现在干啥不得掏学费,像王总似的,以前开歌厅挺挣钱,觉着开山庄没啥,能开歌厅就能开山庄,结果咋样,不也交不少学费。”
张丽说:“好在兑出去了,听王总说还赚了不少。”
李爽说:“也没赚啥,要是加上大半年时间,也就赚个功夫钱。”
郑佳琪说:“现在这时候就是非典闹的,家家饭店都不好,没赔就算赚了。”
老二说:“非典也控制住了,现在几乎都没啥事,我看饭店生意应该开始好了。”
张丽说:“是,差不多,现在就有一些饭店生意开始好了,我估计再过半个月非典就过去了。”
李爽说:“快点过去吧,再不过去饭店都得黄了。”
我说:“没那么严重,黄不了,到啥时候人都得吃饭。”
民以食为天,从古至今都是如此。衣食住行是人们生活的四大项,到啥时候都离不开,做生意只要围绕着这四大项去做,好好经营,几乎赔不了啥钱。 夏天晚上坐在外面撸串喝啤酒是一大享受,尤其是有小风一吹,那个凉爽痛快劲儿就别提了,简直堪比神仙。 喝了一会儿酒,张丽问我:“老谭,这回从老家回来有啥打算?我们几个可是还靠你吃饭呢。”
“你们也太瞧得起老谭了,我哪有那能耐。”
我说。 “你不是我们老大嘛。”
张丽说。 “就是,你是老大我们就得靠你。”
李爽道。 我说:“我准备去临江轩,我师父过去当出品总监,叫我过去干。”
张丽说:“临江轩饺子馆?好地方,那可是咱们省城最火的饺子馆,他家老有名了。”
“是不是大东门的那家临江轩?”
李爽问。 我说:“是,就是那家。”
李爽说:“他家生意可好,挺大的,好像还带客房。”
“是,四、五、六楼是客房。”
我说。 “他家在三经街好像还有一家。”
李爽说。 “是有一家,那是他家老店。”
“老谭,你过去把我们三个也介绍过去得了,咱们还在一起干。”
张丽说。 我说:“没那大能量,再说他家应该有自己的前台。”
“你师父不是出品总监吗,他说句话还不好使。”
张丽道。 “出品总监也管不到前台去,再说我和我师父刚去,也不能马上就介绍前台经理吧。”
我说。 张丽白了我一眼,说:“谁说叫你一去就介绍了,等你们稳定了再介绍,我们仨都去。”
李爽说:“对,我们仨都去,保证不给你老谭丢面子。”
我说:“到时候看看啥情况,要是能的话就把你们介绍过去,但介绍不过去也别怨我,你们也别就等着我介绍,有合适的工作就上班。”
“不得,就等着你介绍,非得和你在一起工作不可。”
张丽说。 我笑,喝酒,不吱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