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宗的串串香其实也是一种川菜、被人称之为小火锅。实际上、其与火锅也无甚区别。
区别只在于串串香的店家会事先把食材处理好并串在签子上,客户食用时直接把串好的食材放进锅里烫就好、免去了吃火锅时需要在汤底里大海捞针找食材的麻烦。而且最后结账的时候店家会直接按照签子的数量来计价。
不过白术此时说的串串香是指正宗的串串香演变而来的一种街边小吃。
这种小吃一般存在于小吃街上和校门口,店家会事先准备好汤底和串好的食材。等顾客自行挑选完食材以后,店家便会帮其烫好食材后、把食材放入纸杯或快餐盒里。
和正宗的串串香相比,街边的串串香所备的汤底是根据当地人口味而变化的。白术暂且还没有在大烨发现辣椒、自然只能做不那么正宗的串串香。
说是“不正宗”、这种街边小吃却也别有一番风味。白术就很喜欢加班之后,到街边点一份串串香,一口高汤下肚、他便感觉自己整个人都重新活了过来。
这串串香和火锅一样,汤底是最重要的,只要汤底好、烫什么都好吃。
在白术的指挥下,他自己负责熬汤底、师兄们则帮忙收拾食材。
一旁的道童和小太监看着白术他们的动作傻眼。
小太监和道童们有心帮忙,但鹤鸣山的人好像有一个天然的屏障、完全没有他们这些外人插手的余地。不过他们根据这些时日的相处,已经知道这并不是鹤鸣山的人在排挤他们,只是鹤鸣山的弟子之间过于默契。
只见师兄们有的准备竹签、有的洗菜、有的切菜、有的穿签子。他们干活干惯了、手脚非常麻利,串好的串串如小山一样地快速堆积了起来。
另一边白术的汤底也准备地差不多了。他将排骨焯水以后、才重新烧了一锅水熬汤底,这排骨汤中、白术放了不少调料,花椒、盐、香叶、八角、生抽、醋、糖。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海带,海带的鲜味在排骨汤的翻涌中肆意散开,勾得一边的小太监和道童们咽了咽口水。
当那骨汤逐渐浓白之时、师兄们的食材也已经处理好了。
观星楼并没有厨房,白术和师兄们便在观星楼前的空地搭了一个简单的灶台。为了吃这串串香,白术让白逸在另一边又用石子和木头搭了两个个简单的火堆子、等会大家就可以环坐在火堆子的边上、一边热锅一边吃串串。
“让一让啊、让一让。”路恒帮着白术将汤底一分为二、然后把其分别搬到了白逸搭好的火堆子上。
此时空气里都充满了海带排骨汤的鲜美。
师兄们迫不及待地拿了碗筷挑了自己喜欢的食材放入锅中、然后招呼着一边干瞪眼的小太监和道童:“你们不趁热吃么?另一个锅底就是给你们准备的。”
面对师兄们的招呼、小太监和道童们吞了吞口水。自从给观星楼添置了炊具之后、师兄们就照例自己做饭,每次做的时候他们还会顺便把小太监和道童们的份也做了。
但这些小太监和道童每次都誓死不敢与白术他们同桌、每每都要等到白术他们吃完饭以后再吃他们剩下的残羹冷炙。
一开始他们觉得这样子是非常理所当然的,因为白术他们是主子、他们自己是奴才。奴才怎能配和主子一起吃饭呢?
可是他们日复一日地回绝了白术他们的邀请后,每天看着白术他们不分地位地、其乐融融地吃着热腾腾的饭菜,这些太监和小道童的意志力逐渐受到了腐蚀。
在他们吞咽口水的时候、他们的脑中逐渐会开始浮现出一些“大逆不道”的想法——他们为何要如此与自己过意不去、自认卑贱呢?为什么要自己放弃美味的饭菜选择别人吃剩下的冷菜呢。
此时,两个火堆子上、一个火堆子边上已经挤满了人,而一个火堆子边上却空落落的、上面萦绕的热气像一只无形的手勾引着这些小太监和道童。
终于、不知道是谁的肚子里发出了一声巨响,然后开始有人逐渐向那个受到冷落的火堆子靠近。
注意到小太监和道童们的动向,白术他们却不动声色、生怕这些胆小如鼠的小太监因为白术他们一动又乖乖地退回到自己的位置。
看着他们、白术是有些高兴的,他想创造一个人人平等的世界并不容易。对于推进工业革命、推动大烨进入社会主义,说实话、白术并没有几分把握。
因为这个过程中横跨着太多的阻碍,其中最难跨越的一点、就是大烨百姓的思想。
在封建思想统治下的大烨百姓已经跪了太久、跪成了习惯。跪着的人是没有办法往前走的、就算白术将枪放到他们的面前,他们也没有办法拿枪打死压迫他们的人。
但是出于各种原因、白术依然坚持想要试试推进工业革命,若是不试试、那么就永远不可能成功。
看着小心翼翼地围在火堆子边上的小太监和道童们,白术知道他的尝试是有意义的。
就在白术思考的时候,第一批下锅的串串已经好的差不多了。
“师父。”白逸将已经煮的恰到好处、不烂不硬的白萝卜块放到白术的碗中,“最近有些倒春寒,师父多吃点莱菔暖暖身子。”
被体贴的小徒弟唤回神的白术也连忙将自己刚刚给白逸准备的豆泡从锅里拿出来放到白逸的碗里:“我们鹤鸣山好久没有炸豆泡了,你最喜欢、多吃点,就是要小心烫。”
“谢谢师父。”接收到白术的关怀,白逸那叫一个心花怒放。
面对他们师徒两的互动,有的师兄孰若无睹,有的师兄虽然觉得他们腻歪但是忍了,还有的师兄“咦”了一声、只觉得没眼看地埋头、专心吃自己的串串。
白术和白逸却并不在乎师兄们的感受,在袅袅热气中,你给我一筷子、我给你一筷子地互相把对方填饱了。
做串串香和火锅之类的、有一个好处,那便是可以想吃多少就烫多少食材,并不需要担心剩太多的冷菜。那些没有下锅的食材可以放起来,等到次日再处理。
在大家都吃饱喝足后,汤底都被大家瓜分干净了。有师兄挣扎着要起身收拾碗筷的时候,师兄们远远地看到远处有一个身影朝观星楼跑来。
他们下意识握剑剑柄地护在白术身前。
“季公公?”看到来者,警惕的师兄们松了口气。
只听季公公气喘吁吁地喊到:“各位道长,小仙君和殿下呢?大事不好了!”
“怎么了?公公,你慢点说。”师兄们连问,在他们眼中、季公公向来是个沉稳人,办事慢条斯理又细心周到、少有这么急切的时候。
季公公咽了口口水、然后才接着说道:“三朝老臣魏大学士此时正跪在御书房前死谏。”
白逸皱眉:“那与我们又有什么关系?”
季公公叹了口气:“回殿下,魏大学士不知道从哪听说了鹤鸣山有法器,非说、鹤鸣山的法器是妖魔之物,要陛下将鹤鸣山的法器全部缴纳烧毁!”
“什么?”师兄们一听,心中有惊、有怒,但更多的是疑惑,不知道那魏大学士和他们有什么冤仇,要与他们为难?
白术从师兄们身后站出来问道:“季公公你来寻我们,可是奉皇上的旨意。”
季公公连说:“正是正是,小仙君你快随老奴一道走吧,陛下拿魏大学士没有办法,便让老奴来找小仙君你去与魏大学士当堂对峙。”
“小白!”习宸脱口而出,“来者不善。”
白术自然也知道那魏大学士不是个好相与的、但他也不得不去,他想了想对众人说道:“逸逸和大师兄随我一道去,就劳烦其他师兄们在观星楼等等了。”
这魏大学士虽然来势汹汹,却是用“死谏”来威胁皇上,常人看来、他定然是孤勇之人,有勇而势单力薄。此时白术若要对上他、声势浩大地带太多人前去并不是一个好选择。
师兄们虽然担心白术三人,但是还是选择听从白术的指令候守观星楼、看着白术三人跟随季公公离去。
白术下午才刚从御书房回来、没想到这么快就又到了御书房。只是御书房此时的气氛可比白术下午前去时凝重多了。
他们几人还没有走进御书房、就清楚地听到了御书房里一个略显苍老的声音中气十足地喊着:“陛下!农耕乃国之根本,鹤鸣山的那些妖道却引诱陛下和各世家发展工商之流,到时候百姓们都去做工、而无人种田,大烨危矣!老臣恳请陛下立即下令将鹤鸣山的妖器缴纳捣毁!万万不可令这些妖器流入百姓之中、让那些妖道毁了国之根本啊!”
这魏大学士喊着喊着便又开始以死相逼:“若是陛下仍要放纵那些妖道,老臣也不愿苟延馋喘地看着这些妖道蚕食大烨国运,还请陛下赐老臣一段白绫、那老臣早日下去与先皇作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