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饱喝足,马义诚又让人上了些新鲜的水果。
王锦儿看了一下,拿了一个橘子三两下剥开,放在了封舒瑶面前,然后自己也拿起来一个吃。
这橘子长相端端正正,味道也是一点儿都不酸。
若是数量多点,做成果酱或是糖罐头应该很不错!
马义诚笑道:“今日请大家来,我是有事想要请诸位帮忙。今日大家吃这烤鸭感觉如何?若是售卖,可有什么值得改进的地方?
“人多力量大。既然这烤鸭准备做店内的招牌菜,我就想创新一些。可左思右想也没个头绪。”
他这么一说,大家吃着水果陷入了沉思。
王锦儿想了想,举手说道:“马爷爷可以试着做一辆小推车,下面安上可以转一圈的木轮子,上面放烤鸭和切刀,中间挖出一个洞,就可以将废弃物丢下去。”
她说的就是现代在烤鸭店中切鸭子用的小推车,只不过这个时代没有万向轮,她不能直接说出来,便费了番功夫解释,还在纸上用木炭故意画了个笔触稚嫩的推车雏形。
郑纡看了这张图,接过纸笔帮助小孙女完善了图案,再在大家的建议下加以改造,一辆可旋转的三轮小推车就出现在了纸上。
小推车的第一层是一个放置工具的架子,上面可以插上专门片鸭的刀具和盛放鸭肉的盘子。
使用时只需要拧开机关,这样就能旋转将第一层旋转到一旁,拿取东西非常方便。
第二层是一块面积很大的菜板,右下角有一个洞,切下来的废弃物可以直接丢到第三层的垃圾桶里,时刻保持菜板的整洁性。
马义诚拿起郑纡画的草图看了看,转手交给了在外面等候着的伙计,让他去找家中木匠研究。
此时封铭彬提出了一个建议:“诚叔,我是觉得烤鸭可以限量供应。物以稀为贵,这般工艺复杂的食物,若是太容易吃到,怕是很快就没了乐趣。”
马义诚点点头:“那就每日限量供应二十只烤鸭,可以接受预定,但每桌最多只能买一只。”
烤鸭的成本偏高,烤制时需要厨师全程凝聚注意力去盯着火候,稍有偏差,一只烤鸭可能就会废了。
不说别的,就这段时间他们用来实验的鸭子都有上百只了,一些品相还算不错的就分给伙计们吃,大家都要吃腻了。
周禹又说:“既然如此,马掌柜何不弄出一个‘品鸭诗会’,奖品可以是烤鸭免费吃或者是打折。这样一来,既可以拓展烤鸭知名度,又可以售卖出其他食品。”
周禹还是秀才的时候,最喜欢的一件事情就是参加各种诗会,广交朋友也满足自己喜欢写诗的爱好。
而他去明都考试的时候,也看到临近考试时,明都内各大酒店就会举行各种主题人诗会,奖品是免费住宿。
这样既方便了一些家境贫寒的学子,也给了他们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同时是为各大世家提前招揽一些人才。
他在明都为了省钱,就不断去参加诗会,他的恩师就是在那时收他为弟子,教会了他许多东西。
除了这三个建议外,大家议论纷纭,提出了一些角度不同的建议,马义诚一一记在纸上,准备之后和马东家的夫人纪韶秀商量一番,再决定如何实施。
马家的事情办完了,大家吃饱喝足,准备各回各家。
而此时,宁慧玥也向周禹说明了自己和母亲的情况,想要报案将母亲从林家救出。
周禹抿唇思索一番道:“此案由你来报实在不妥,还是和宁家主、宁夫人说一下再做打算。”
因着前朝末年手足相残,子弑父夺位,弟杀兄夺权,所以大晟国尤为看重孝道。
律法中有规定,凡是子女告亲生父母,无论过错方是谁,先打二十大板再受理此事。
宁慧玥本就身体孱弱,现在又有不定时发作的胎毒,就算周禹能够放水,这二十大板也不是那么容易承受的。
更何况林仕海是她的亲生父亲,纵使此人有大错,宁慧玥将他告上衙门,怕也是会落人口舌。
但若是能由于悠的爹娘,也就是林仕海的岳父和岳母来报官,则肯定是完全不同的结果,她们的胜算也会大很多。
还有一点周禹不方便和宁慧玥说,他得将那件事情的重要性亲自告知给宁家家主和夫人,不然怕是会对宁家的名誉有损。
宁慧玥细想一下,也知道自己是有些急躁了,于是微微行礼:“是慧玥心急了。那今日就麻烦周爷爷了。”
这边,封舒瑶一把抱住王锦儿撒娇:“瑞瑞和玉儿姐姐,我们一起去外祖家吧?瑶瑶想把你们介绍给他们。去嘛去嘛~”
二人本想拒绝,但是封舒瑶盛情难却,两姐妹便在得到奶奶和娘亲允许之后,和郑纡、周禹一起坐上了宁家的马车。
而郑家其他人则是由马家的马车送了回去。
原本封舒瑶想请郑家所有人一起去宁家玩,但乌氏担心打扰,便柔声拒绝了。
毕竟宁家家主和夫人都已经是年过半百的长者,虽然喜欢小孩子,但更喜静。
尤其现在是下午,一下子这么多人去,难免有些讨嫌。
宁家距离这里并不远,马车颠颠簸簸一炷香的时间便从专门进车的后门走进,安稳停下。
车帘掀开,早就听到消息的宁家二叔宁戎宾笑着迎了过来,向着郑纡和周禹行礼:“郑秀才好,周县令安,在下宁戎宾,是宁家酒坊现任掌管者。”
说完,他动作轻柔地将封舒瑶和王锦儿接了下来,又扶着宁慧玥走下了马车。
宁戎宾在外八面玲珑,在家十分温柔。
当年在冯氏得知林仁海苛待于悠母女之后,便在和宁戎宾与他的妻子商量之后,将宁慧玥记在了他们二人名下。
但虽说是寄养,因着宁慧玥的血脉亲人尚且在世,所以她只是暂时改了一个名字罢了,并未改户籍。
也就是说,若是现在林仕海给宁慧玥相看了一户人家,宁慧玥纵使再不愿意,也得嫁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