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臣安静了下来。
钦天监监正突然失踪又突然现身,皇城以及大雍各州城闹得沸沸扬扬的流言,近两月里雪片般席卷而来的各种消息……文武百官早已经过了起初震惊不安的时刻,亦早就有了心理准备。
此时听说司元到了,仿佛预感到了一种尘埃落定或者大势已去的征兆,所有人都安静地等着,等司元这个最具说话分量的钦天监监正进来宣布皇帝的末路。
司元带着一身浓重严肃的气息缓缓走进大殿,沉寂没有起伏的声音在殿上响起:“陛下气数已尽,大雍江山需易主以求生路。”
众臣沉默,大殿上弥漫着不安的气息。
“荒唐!”率先开口的竟是陈国舅,语气激烈愤怒,“就算皇上龙体欠安,那也是被长公主三番两次气的,晏倾是个煞神,她天生就是个克父克母克亲人的煞神!自古以来从未有过煞神可以称帝,她若成了真名帝皇,满朝文武都得死在她的手里!”
此番话一出,众臣尽皆无声。
无人再像以前那般跟着附和讨伐,也无人会在这个节骨眼上极力抗争。
近日来皇上龙体屡屡欠安,不知道还能支撑多久。
近日来太后屡屡失控,无法应对眼前的局面。
近日来关于朱雀城祥瑞的消息如雪片纷飞,几乎整个大雍臣民都知道了长公主是祥瑞,而不是煞星。
近日来朝中人心惶惶……最使人心惶惶的几日已经过去,他们已能更理智地分析局势,认清事实。
长公主晏倾是得先帝和太后厌恶的人,被放逐朱雀城十年之久,可如今她凭着一己之力搅得大雍天翻地覆。
户部尚书和胡御史的儿子还在她手里为奴。
她敢给皇帝和太后下毒。
四方藩王宣布效忠长公主。
连钦天监监正司元也靠向了长公主,心甘情愿让长公主成为“天命所归”,不管所谓的天命有几分真几分假。
太后母子已无回天之力。
一桩桩,一件件,无不昭示着长公主的勃勃野心和心狠手辣。
朝中不是没有忠臣,也不是没有敢于以死相谏的忠臣,可他们无比清晰地意识到,以死相谏这一招对长公主不管用。
何况长公主现在并不在眼前。
“钦天监应该不会助纣为虐。”殿上不知是谁开口说了这么一句,“我相信监正大人的占卜结果,只是大雍史上从未开过女帝的先例,长公主——”
“这个预言十八年前就已出现。”司元打断了对方的话,同时接到了他心中的疑惑,“天煞孤星的真正结果应该是天煞孤皇,当年我与先帝说过此事,先帝起初亦是震惊,后考虑到女子本弱,容易心软,不适合为帝,是以才在长公主八岁那年把她放逐去了朱雀城,目的就是为了让长公主断绝血缘亲情,铸造强大意志心性,知道她有资格问鼎天下,做大雍之主。”
什么?
满朝文武面上浮现震惊,“先帝早就知道此事?”
“是。”司元点头,“如今长公主确实做到了断绝血缘亲情,不过她心怀天下,数年前开始就开医馆,办私学,行善积德,帮助穷苦百姓,出钱供养寒门子弟……如今天下读书人皆感念长公主恩德,她若称帝,不但是天命所归,更是民心所向!”
说到这里,他抬头望向眼前文武朝臣,“各位大人还望细细思量,是以温和的方式迎长公主为帝,还是撞柱抗议,以鲜血给长公主铺路?”
众臣一凛。
“本监正言尽于此,望各位三思。”司元转身离开,深深喟叹,“天意如此,天意如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