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小月哪里能不给她娘家村里这边里正的面子?反正不管苏里正说什么,苏小月都是好好好、是是是。
但她心里拎得清,孔家村那么多个手脚麻利的媳妇,为什么这个活儿就偏偏能落在她头上还,还是得托了苏小翠的福,要不是她俩这关系摆在这,这第一批招工也轮不上她。
至于第二批、第三批人家打算要谁去,那也不是她能说了算的。她就本本分分的干好自己份内的活,拿自己该拿的钱就行了。
苏慕宁家里后山脚下的房子,很快就起来了,速度嗖嗖的,不是一般的快。她也本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院子,盖房子找的都是孔家村里的青壮年。
苏慕宁给的钱多,加上管饭净做些好吃的,小伙子们一个个都充满了干劲。
虽然说并不是他们所有人的家里,都有人被选中来粉条作坊干活,但是,苏慕宁也在村里放出话了,等到粉条作坊正式开工以后,作坊那边也会收购土豆的,到时候肯定是优先本村人。
本村人家里的土豆地瓜都收完了,她才会考虑去收周边村里的。
种出来这么多土豆,他们是不愁饿肚子了,但是人的欲望总是会一点点增加的。从前饥一顿饱一顿的时候,就盼着能够顿顿吃饱,现在填饱肚子没有问题了,人又会去想要赚点钱。这也无可厚非,都是人之常情。
现在就有些村里的人就会隔三差五的背着背篓、挎着小筐子的上镇上去卖家里的土豆、地瓜。这东西味道不错,虽然卖的人很多,但是还是能卖出一部分的。
官府也收了一部分,等着下批继续推广种植。
总之,这一波土豆、地瓜的种植还是挺成功的,不仅解决了一部分人的温饱问题,还推动了安县及其周边村庄的经济发展。
苏慕宁开出的价格也很合理公道,镇上也有一些人会收购,但是基本上都会给压价,老百姓也没有法子,要么就这样贱卖出去,要么就拉回家自己吃。
一些缺钱的也只能这样卖掉一些,而这些二道贩子转手就高价倒卖到周边的几个县去。
苏慕宁也不打算惯着他们,他们想要赚差价没有毛病,但是也不能这样死命的压老百姓价,她改变不了太多,只能从孔家村开始,尽可能的建立一个合理的价格秩序,争取良币逐劣币。
这些小伙们几乎家家户户都种了不少的土豆、地瓜,知道等这边作坊正式开工了,他们家里的那些土豆地瓜也有了好销路,各个都卖力的很。
他们的速度甚至超出了苏慕宁的预料,等到他们盖好了去告诉苏慕宁的时候,苏慕宁差点都没有反应过来。
直到她本人到了后山脚下,亲眼看到那几间板正的房子,才敢相信。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这些年轻的后生,可真不错呀!
这场地也都搞好了,苏慕宁就通知第一批工人第二天过来,先学习技术,学会了以后,就可以开始制作了。
第二天大家都来了之后,苏慕宁先把她的规矩和大家说清楚了。
“大家都是我特别信的过的人,所以我才会把你们给找来。”
苏慕宁也没有和她们再客套什么,开门见山,直接进入主题。
“做粉条的手艺,我会都教给你们,你们除了每天按时来作坊这边做粉条之外,也可以把自己家里的土豆、地瓜按照我教给你们的法子给做成粉条,无论是拿出去自己卖,还是卖到咱们这里来都可以。
当然,如果你们嫌麻烦或是没有时间,也可以把家里的土豆和地瓜卖过来。这些都是可以的。”
苏慕宁的话讲得很清楚,大家的耳朵也都听的很清楚。
除了提前和苏慕宁通过气的苏秋,其他人皆是目瞪口呆,睁着大眼睛或是小眼睛,呆呆的看着苏慕宁。
这还真有这么好的事儿吗?
这么棒的手艺,苏慕宁真就不自己藏着掖着一点,全都教给她们吗?
震惊过后大家就是感动,不得不说这个时候很多人还都是十分朴素单纯的。她们感动苏慕宁竟然这样信任她们,同时也默默的暗下决心,她们一定好好干,绝对不会辜负苏慕宁的期望!
看着大家一个个坚定无比的眼神,苏慕宁突然就get到了什么不得了的东西。
不明觉厉。
不过她也放下心来,第一批工人她倒是没有担心太多,这些都是老实本分的人,基本是不可能出什么乱子的。
苏慕宁单独抽出来这一天的功夫,就是为了把这几人给教会。好在这几人也都不是笨的,一天下来,基本也都掌握了做粉条的诀窍。
于是,苏慕宁就放心的把这边的事情都交给了苏秋。
苏秋虽然年纪不小了,但却是干劲满满,现在她好像找到了自己的新价值了。
等到这边粉条可以稳定出产之后,苏慕宁就带着这个好消息重新回到了镇子上。得知粉条来了后,很多人纷纷涌入民财食肆,争抢着要买。
上次买到的那些客人,他们回家自己也煮了,虽然没有民财食肆做的这么好吃,但是味道也还是不错的。
最关键的是,这粉条也不贵!
对于一部分人来说,就算他们煮的再清淡,也比那啃起来可以把牙齿给硌掉的黑面饼子要香好多倍。
也有很多人冲到民财食肆来点他们的酸辣粉、炒粉来吃。
加上随着天气逐渐炎热,现在赚了不少钱的苏慕宁也不那么吝啬,凡是进店消费的客人,她是二话不说就给送一碗酸梅汤。不过也就一碗,要是还想喝,就要花钱点了。
冬天热水,夏天酸梅汤,就冲着她们家这个服务态度,就算店里的东西卖的再贵一些,很多客人也都是愿意进来吃饭的。
这一下子让原本就生意十分火爆的民财食肆,生意变得更加火爆了。
有时候来吃饭的人,排队都要在街上排上一大支队伍。看着这样的情形,苏慕宁知道,民财食肆的招待能力差不多就到了一个极限值了。
若是这样无休止的扩大经营的产品,却不能把店铺扩张的速度同步,长此以往,对于民财食肆的发展是没有多少好处的。
虽然短期看起来生意很不错,但是时间久了这些人也不可能天天在这里排队。
苏慕宁知道,是时候改变发展模式了。
现在这样子,不仅是客人们等的累,在民财食肆里忙活的大丫、二丫她们,也都累的够呛。